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今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评论。从7月7日《众志成城战洪灾》开始,到9月29日《学习抗洪英模 弘扬抗洪精神》止,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人民日报共发表评论36篇(不含“今日谈”、“人民论坛”专栏评论),其中社论2篇,任仲平文章1篇,短评1篇,其余32篇均为评论员文章。尤其是,从8月9日到9月8目,也就是在抗洪抢险斗争最为紧要的时刻,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评论,每日一篇,有时两篇,篇篇掷地有声。这组评论经过报纸转载,广播电视转播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读  相似文献   

2.
党报评论主要是指: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及编者按、专栏评论。就权威性而言,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居于前位。社论最重要,往往直接传达中央声音;评论员文章次之,通常是阐述本报编辑部观点。两者没有本质区别,之所以分为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是考虑“格”。特别重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界有人把社论、评论员文章等称为大言论;把短评、编者按、编后和一些署名的专栏评论称之为小言论。大多数读者是喜欢阅读报刊上的新闻评论的,其中受欢迎的大都是小言论,尤以《人民日报》一版上的《今日谈》这类专栏署名小言论最受青睐。而爱读社论这类大言论的却只占被调查者中的很少数。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大言论”的一些思考。我以为,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或当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所发表的带有倾向性的言论。它在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社论这类大言论在这方面的作用尤其明  相似文献   

4.
评论员文章针对社会发展中既重大又较具体的现实问题,代表编辑部或同级党委发表评论。其规格介乎于社论与短评之间,形式也比较活泼,既可以以独立形式发表,又可以依托有关典型或配合重要报道而刊发;既可以单独成篇,又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等,它是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的总称。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则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达媒体意见的一种方式,它代表了媒介的态度、水平和风格。那么,如何写出好的的评论作品,发挥其深化认识、匡正时弊、引导舆论的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每逢元旦、国庆等重大节日、纪念日,报纸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社论或评论员文章,以示重视和祝贺。“节日评论”是新闻评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它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众多读者这样认为:每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都代表党中央新一年的路线、方针,事实也如此。不少人至今未忘,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这篇社论产生  相似文献   

7.
谭健 《军事记者》2006,(9):24-25
(二)文章合为时而著(杂文的新闻性特征)报刊是杂文诞生的母腹。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工具,起着负载和传播信息的作用。它及时地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以及人们对它的看法和评论告诉读者。人们的看法和评论在这里包括两类:一类属于集团组织,比如社论、本报评论员、短评等;一类属于个体,杂文就属于这一类。随着报纸这个大众传播媒介的运转,附丽其中的杂文也像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一样,包孕着新闻特征。新闻特征种种,在杂文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信息素质和涉世性素质。传播信息是新闻的一大特征,杂文也具有这种传播信息的功能。虽然它在…  相似文献   

8.
以4月1日头版头条评论员文章《肃清“左”的流毒和纠正软弱涣散状态》打头,到4月底,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二十二篇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平均每篇八百多字,除几篇千字以上外,一般只有五六百、六七百字。4月1日那篇就是七百来字。人民日报头版评论这么明显地一短,使人们看到了报纸评论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天津日报从2月10日至23日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工作,结合天津实际情况,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为主题,连续发表了社论和评论员文章达11篇之多。社论和评论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党的基本路线,强调必须从天津的实际出发,加大改革分量。该报2月10日发表的题为《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的社论,是系列评论的首篇。社论一开始就阐明了天津市1992年工作基本方针是“解放思想、大胆实  相似文献   

10.
湖北日报改版备受关注,评论堪称亮点之一。我梳理了一下,大致有四个特点:一是评论总量增多,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品种的党报评论体系。前十天社论总共发了两篇,评论员文章7篇,三版发时评22篇,时评分快评、锐评、热评、大家谈等,其他版面的编后短评等评论8篇。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信息     
人民日报评论数据库建成人民日报评论数据库6月份建成。该库目前存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日报发表的全部社论和评论员、特约评论员、观察家文章及短评。该数据库可按年、月、日、版,也可按类、主题和各种专指名称(人名、地名、机构名、文件法规等)检索近10年来的评论。今后发表的评论,可以后续,也可溯补。  相似文献   

12.
观察家评论和述评同本报评论员文章性质相近的,还有观察家评论、工作述评。观察家评论是“文革”前人民日报发表国际评论的一种形式,其重要性介于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之间。这种评论发表时只用《观察家评论》的栏目名称,既无“本报”字样,也没有作者署名,加上选题精慎,决不用于送往迎来之类礼宾应酬,也不用于一  相似文献   

13.
在人民日报亚运会专版上,开辟了《一句话评论》栏目。栏目占的版面虽小,但它的吸引力颇大。不少人看了《一句话评论》,称赞它:“有看头”! “有看头”的评语,包含了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栏目的名称新鲜奇特,令人耳目一新。在人们的心目中,“评论”不是博大精深的“大块头”,就是短小精悍的“豆腐干”。哪有“一句话”能称得上是“评论”呢?存在这种疑问,并不奇怪。因为人们对“评论”的共识,已写进《辞海》。1989年版《辞海》在“评论”的条目下,是这样解释的:报刊言论的总称。有社论、短评、述评、编后记、编者按和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文  相似文献   

14.
关于“本报评论员文章”的署名问题,首都有几家报纸曾分别在内部酝酿过。前几年,中国青年报曾用过署名评论员文章,去年福建日报也曾用过。可惜,这种做法没有能坚持下去,也没有引起新闻评论界的广泛注意。对“本报评论员文章”,一般认为,它既非个人署名的一般评论文章,又不代表编辑部,只标明是编辑部一位评论员写的文章。其实,这类文章既然不代表编辑部,只是说明编辑部一位评论员写的文章,莫如署上评论员的名字,以表明这篇文章是编辑部某位评论员写的。当然,文章的观点,见解也是属于他个人的。所以,我以为凡“本报评论员文章”皆应署名。报纸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读者发言,使读者能经常地、及时地听到报纸的声音。这种声音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一种是代表编辑部的;一种是编辑部内某个评论员的,一种是读者或社外某个人的。代表编辑部的可以以社论,评论、短评等形式出现,代表编辑部某个评论员的可以用署名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发表;代表某个读者或作者的也可以用个人署名文章的形式出现。既然代表读者或作者意见的文章都署名,那么代表评论员个人意见的评论文章也应署名。现在,评论员文章一律不署名,使读者很难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意见是代表编辑部的,还是代表评论员个人的,而且同报纸的社论、评论,短评等也难以区分,两者之间的界限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这给新闻评论的分类也造成了困难。  相似文献   

15.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政论家。从他1926年接任主编《生活》周刊起到1944年不幸病逝,先后主编过《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全民抗战》等7种报刊,发表了大量的报刊评论,包括社论、时评、小言论、短评、答读者来信、漫笔、杂感等。在抗日斗争和民主运动中,起了竖旗文坛、冲锋陷阵、积极引导舆论的巨大作用,在新闻评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政论家。从他1926年接任主编《生活》周刊起到1944年不幸病逝,先后主编过《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全民抗战》等7种报刊,发表了大量的报刊评论,包括社论、时评、小言论、短评、答读者来信、漫笔、杂感等。在抗日斗争和民主运动中,起了竖旗文坛、冲锋陷阵、积极引导舆论的巨大作用,在新闻评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信息     
人民日报评论数据库建成人民日报评论数据库8月份建成。该库目前存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日报发表的全部社论和评论员、特约评论员、观察家文章及短评。该数据库可按年、月、日、版,也可按类、主题和各种专指名称(人名、地名、机构名、文件法规等)检索近10年来的评论。今后发表的评论,可以后续,也可溯补。目前,该数据库的工作人员正在进一步完善这套系统,以争取早日为社内外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18.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政论家。从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起到1944年不幸病逝,先后主编过《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三日刊、《全民抗战》和《大众生活》(香港版)周刊等七种报刊,发表了大量的报刊评论(包括短评),曾经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影响。也为我们今天学习新闻评论写作提供了优秀的作品和宝贵的经验。本文拟通过具体的短评作品,着重介绍韬奋短评写作的特色和经验,也许对今天加强和改进我们的新闻评论工作特别是短评写作会起到借鉴作用。今年11月  相似文献   

19.
系列评论是一种新兴的评论形式,有系列评论员文章、系列个人署名评论,系列社论亦有,笔者曾读过《人民日报》1982年11月17日至1983年2月10日的连载7篇反对“大锅饭”的系列社论,但在地方报纸上尚不多见。系列评论是针对一些重大问题或事件而刊发的一组评论文章,一般三篇以上,大多连续刊发。笔者在策划和写作系列评论的实践中体会到,一些问题比较重大、涉及面比较广泛的题材,做一篇评论文章势必篇幅长、中心多,使文章重点不突出,影响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在报纸评论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记者点评。 记者点评超越了报纸评论的常见文体,诸如不署名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和编后,署名的专栏评论以及介于新闻与评论之间的新闻述评和新闻分析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