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家庭教育环境这个角度,谈到了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方面的原因,对子女在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及价值观等方面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同时,对如何进一步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父母参与可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促进家校合作,促进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的提高。文章对父母参与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主要从父母参与的概念界定、父母参与的作用、父母参与的方式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振松 《文教资料》2007,20(36):224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的家庭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家庭教育环境这个角度,谈到了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方面的原因,对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家教的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家教的内容是什么呢?一说到这个问题,许多入首先想的是教子女识字、学英语、讲道理及为教子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等,这些做法属“显性”家教,容易引起重视。然而家教绝不仅是“显性”的,还有更重要的方面即“隐性”的家教,所谓“隐性”家教主要指三个方面:其一是父母自身素质对子女潜移默比的影响;其二是家庭氛围对子女的熏陶;其三是家庭人际关系对子女的作用。然而,正因为他们是“隐性”的,所以常常被父母忽略了。例如有的父母花大笔的钱为子女购置昂贵乐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与子女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应用家庭环境调查问卷对170名汉族小学生和100名维吾尔族小学生家庭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对学习成绩优良和学习成绩不良学生父母的职业、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收入,家庭心理气氛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一致等进行比较.结果(1)汉族(30.1%)和维族(26%)学习成绩不良率没有差别(P=0.083),汉族和维族学习成绩不良小学生性别比例没有差别(P=0.133).(2)汉族小学生学习成绩与小学生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的心理氛围、教育方式是否一致有关,(3)维吾尔族小学生学习成绩与父亲职业、母亲受教育程度、教育方式是否一致有关.结论家庭环境与子女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子女成绩差主要受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的心理氛围、教养方式不一致等几方面因素的影响,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学习活动,一部分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另一部分是在家里进行的。家庭和父母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方面起着许多正规学校教育和教学所不能起的作用,家庭指导的方法方式得当,就能对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和智力水平产生相当的影响。一、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1、创造良好的学习精神氛围。首先,良好的学习氛围主要表现为家庭成员在学习上不断进取,在事业上不断开拓的精神状态。例如一些家庭中学习空气较浓,父母经常看书看报人真学习,并十分注重自己在技术技能方面的发展,为自己制定了目标并执着地追求等等,这就为子女树立了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影响包括: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不合理的家庭结构和过于优越的家庭经济背景。针对中学生厌学现象,从家庭教育角度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父母多关心子女,多与其沟通;父母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改善,家庭的人文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呢?一、珍惜家庭共同时间父母对子女爱的要素是什么?是一家人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共同时间。有了共同时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就有了沟通、交流的机会,相互之间才能说出欣赏的话语、感谢的话语、期待的话语和道歉的话语;有了共同时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才能围坐在一起,共读一本书共同讨论问题,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开启孩子的心扉。父母与子女共处的时间数量与质量是衡量家庭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孩…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课题。一、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一)家庭教育的不当1.父母教育不得法。虽然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子女也有较高的教育期望,但限于自身外出打工等各方面的原因,民工无法营造出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家庭氛围。他们多用物质满足来补偿  相似文献   

10.
对广西地区一些未成年普通学生与未成年犯的家庭教育状况的比较调查发现,在父母健在、父母离异、父母满足需要、父母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家庭不完整、父母未尊重子女需要、父母教育方法不当,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父母应尽可能给孩子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尊重其合理需要,关心子女学习,激发其兴趣;重视孩子品行,进行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17):153-154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其原生家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其家庭成员的相处方式、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程度、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家庭因素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紧密,家庭、社会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都应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黄三周 《甘肃教育》2014,(17):39-39
正学困生转化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在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改革中,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学困生的成因1.家庭因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大的,部分学生"双差"的原因往往与家庭因素相关。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父母间的关系、家庭教育的取向决定了孩子性格取向。有些家庭中存在着家长对子女管教的态度和要求存在偏差,对子女管理方法存在严重缺陷,本身家庭经济、家庭氛围不和谐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青年初期的子女和父母间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分歧,我们称之为负生活事件。这些负生活事件既会令父母忧伤,又会使子女不快。改变子女和父母之间出现的这种僵局,从心理学角度讲,确实有些方法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A父母拒绝自己的要求怎么办在和父母交往中,子女的要求遭到父母拒绝的事经常发生。子女的要求被父母拒绝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要求过高,超过家庭的消费水平。子女对父母提出的要求,多半属于物质方面的要求。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核心家庭,家里只有一个子女,凡是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子女提出的合理要求父…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那么,家长应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呢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体谅,互相尊重;其次表现在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上,孩子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生活,精神上没有压力。此外,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进行思想沟通,如经常与孩子谈论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父母应找机会带孩子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让他们了解刻苦是生活中应有…  相似文献   

15.
家庭中的人     
朱李平 《家庭教育》2014,(5):M0002-M0002
一个人的最重要的他人,就是父亲和母亲。家庭中的人,是影响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一个家庭,夫妻是核心。有了孩子后,父母与子女,成为家庭最基本的成员。虽然,家庭中还可能会有其他成员,但是父母的能力、态度、时间、精力,直接影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当然,父母的观念、习惯、兴趣、嗜好等,也会潜移默化地在子女的身上打下家庭和家族的印记。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是当前国人热议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仅与社会的政策和制度关系密切,而且与家庭尤其与父母所处的社会阶层密切相关。家庭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父母教育视识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社会地位认同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日常生活实践对子女学习观的全面影响和渗透;家庭资源利用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665名中职生的家庭冲突、父母管理对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进行调查,了解感觉寻求、冲动性在家庭因素与自伤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中职生自伤行为的发生比例为38.8%,有逐渐上升趋势;(2)家庭冲突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自伤行为,父母管理显著负向预测自伤行为;(3)感觉寻求在家庭冲突、父母管理对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冲动性在家庭冲突、父母管理对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应科学认识自伤行为成因,营造和谐家庭氛围,优化管理子女的方式,为子女树立积极行为榜样,培养其感觉寻求、自我控制品质积极发展,有效预防和疏导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18.
吴宁 《教学与管理》2007,(11):36-37
一、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偏差行为形成的影响 1.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对青少年偏差行为形成的影响 个体从出生伊始就浸润在家庭的教育氛围之中,直至青年前期的大部分生活都在家庭中度过。血缘遗传与长期的共同生活影响互动,使父母和子女间建立了最为密切的亲子关系。在此环境中,父母的行为举止、言传身教如细雨润物般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  相似文献   

19.
一、特殊家庭的含义“特殊家庭”是指单亲家庭、父母双亡家庭、父母离异家庭、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父母把子女送到学校后即不闻不问的家庭等。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既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又是终身的教员。家庭教育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进行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但要有恒心、耐心和毅力,更要讲究方式方法。从营造平等的家庭氛围,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注重子女的思想教育和创建共同的学习环境四个方面介绍了家庭教育的几点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