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析明星代言品牌的“粉丝”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时代,“粉丝”这一群体因其高度相近的消费特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充分利用“粉丝”的消费力量,通过有效的市场引导和营销策略,可以把“粉丝”对明星的崇拜与追捧转化为对品牌的信仰与忠诚,利用粉丝俱乐部、粉丝社区等团体性组织的高集中性、高互动性进行品牌平台的构建与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2.
"追星"一词来源于红极一时的小虎队。1989年小虎队开始巡回演出,当他们从台北巡演到高雄时,疯狂的粉丝们成群结队地骑着自行车一路追踪,大呼其名,这种跟在后面追明星的现象被当时的报纸称为"追星"。也正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用追星一词来形容粉丝对明星的崇拜行为。后来人们把追星的人们称为追星族。追逐明星,梦想成名,这是一部分初中生挥之不去的梦幻。面对现实,初中生朋友应该怎样看待追星这件事呢?本刊特别策划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明星崇拜对人们的情感和行为产生了广泛影响。通常,明星崇拜表现为社会认同和行为模仿两个方面,而明星既是粉丝情感投射的对象,也是其获得情感慰藉与补偿的有效途径。从粉丝的角度而言,粉丝的参与性、过度性和区隔性最终都将呈现为各种消费行为,并以符号消费与情感消费为主要特征。再具体到大众媒介、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功能论主张明星崇拜有助于维持粉丝群体内部的团结以及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冲突论则认为粉丝与粉丝以及粉丝与明星之间的冲突无可避免,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明星与粉丝更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谐的幻象并不能掩盖其差异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红领巾》2012,(4)
有一只名忠“泰山”的熊猫,它是全球拥有“粉丝”最我的超级大熊猫明星,讲它的故事,要从它的爸爸妈妈开始。  相似文献   

5.
一、崇拜对象多元,明星抢占头筹 时下,中学生的崇拜对象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据笔者与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科研课题《中小学生责任行为研究》课题小组成员对乡镇50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他们崇拜的对象有各类明星、教师、父母、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名人、自己等。其中崇拜各类明星者占58%;崇拜父母者占17.4%;崇拜老师者占7%等等。从这些数字中不难发现农村乡镇中学生的崇拜对象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并且与时代发展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6.
<正>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我是爱追星的粉丝妹,耶耶耶!话说粉丝妹最近被一本书迷住了,那就是《我的旅行日记》。要知道粉丝妹的最大愿望就是周游世界,像歌里唱的那样,“飞到那遥远地方看一看”。而写这本书的王雪纯姐姐因为工作的缘故,去过许多地方:奥地利、丹麦、南非、津巴布韦、古巴……真让人羡慕啊!有意思的是,一向对粉丝妹喜欢明星不以为然的爸爸妈妈,这回居然毫无异议。因为妈妈爱看王雪纯姐姐主持的“正大综艺”,而爸爸呢,对最近几年她主持转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赞不绝口。哈,我们全家都是王雪纯的“粉丝”呢。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人问:你的学生喜欢你吗?你的学生会像喜欢明星一样的喜欢你吗?秦老师就是这样的“明星”,她的身后可有一大群“粉丝”呢。提起秦老师,学生的眼睛放光、闪亮,情绪激动、兴奋,脸上满是笑意。秦老师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着他们呢?这群粉丝是这样评价明星老师的:我们有一个幽默风趣的秦老师,她带我们科学课,一上课我们的快乐气氛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8.
“发考卷喽!”班长杜家玮拿着一叠已经批阅过的英语试卷神气十足地走进教室,好似明星踏着红地毯。他的身旁早已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翘首以待的“粉丝们”。“杜家玮,我考几分啊?”“杜家玮,有没有看到我的考卷啊?”“杜家玮……”“粉丝们”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一旁围观的我只能眼巴巴地“望卷兴叹”,唉,什么时候才能发我的啊?上帝保佑,一定要及格,这样我就能拿到五块钱的奖金了,嘻嘻……  相似文献   

9.
小天 《少年月刊》2010,(6):16-17
“粉丝”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应该绝不陌生,它是英语“FANS”的音译,引申为影迷、追星等意思。 小天哥哥曾经是一支乐队的铁杆“粉丝”,那是一段多么令人难忘的回忆啊!不过,前两天我和一个五年级同学聊天,一路上她说的所有话题都和她喜爱的明星有关,从唱片到电影,从兴趣爱好到爱情八卦,这位明星的一切她都如数家珍。这位“粉丝”的狂热真是“吓住”小天哥哥了。  相似文献   

10.
自从iamwo真我网络开通以后,超过80位明星在里面安家落户,各位粉丝纷纷在“明星大家庭”中占据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更有幸运的粉丝收到了明星的新年大礼。千万别小看iamwo,它不仅仅是集合粉丝的平台,更集合了网站的wo@信箱、明星大家庭、资讯中心等核心功能的专属个人系统。粉丝们在其中畅所欲言,享受网络生活,但是蛙蛙发现,其中有不少都是“真实的谎言”……  相似文献   

11.
<正>Hi!新年好,我们又见面了!咦,怎么有人问我是谁? 啊,是新加入《素质教育博览》大家庭的同学吧?欢迎欢迎! 我嘛,是主持粉丝俱乐部(Fans Club)的粉丝妹。这个栏目呢, 主要是选登明星书,满足大家的追星愿望。比如说,这期“请”到的是“小猪”罗志祥。  相似文献   

12.
读了广州白云师范学校《我看“追星热”》中几位同学的发言,颇有感慨,也想来凑凑热闹。我觉得,对于一名中师生来说:“追崇明星偶象,实在是不可取。因为,我以为,“追星者”其实是为了逃避自己的现实,去虚幻某种“真实”。比如你拜倒在刘德华脚下,一心履其成功之路,难说不是幻想为了放弃神圣的讲坛。过多地崇拜明星而成为“追星族”一员,让明星的光芒遮没自己的生活,把所有的爱与精力全献给某明星,从言行举止上模仿,思想感情上追逐,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特别善于模仿,喜欢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尤其喜欢追“星”,崇拜“偶像”。作为班主任,我积极鼓励并引导他们向真正的明星和偶像学习。  相似文献   

14.
钱小宝班里的女生分为两个界限分明的“追星派”,一个由古灵精怪的莫小雅带队,另一个由胖妞徐婉婉带队。这两个追星小团体全由女生组成,崇拜不同的明星大腕,比如有一段时间,莫小雅她们的偶像是韩国人气组合EXO,而徐婉婉她们则是“火星弟弟”华晨宇的铁杆粉丝。两个小团体的女生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拿彼此的偶像相互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晚上临睡前,儿子跟我聊天。他说:“妈妈,您知道美国中学生最崇拜的人是谁吗?”因为刚陪他看完NBA,我想可能是哪个球星吧。“是不是当年的篮球明星?”“不是乔丹。他排名第三。您知道第一名和第二名是谁吗?”“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谁?我认识吗?”儿子“噗哧”笑了,说:“就是你们这种人。第一名是母亲,第二名是父亲。”  相似文献   

16.
《四川教育》2009,(4):10-11
【链接】有50%的人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34.5%的人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在崇拜的偶像中,99%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明星”,68.3%的学生崇拜活着的“明星”;对值得崇拜的“明星”要具备的条件,有超过六成的青少年渴望与偶像交流,而搜集与偶像有关的信息、图片和实物,  相似文献   

17.
晚上,我家厨房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呼呼”声,原来我和爸爸正在吃粉丝呢!粉丝又细又长,软软的,滑滑的。“这粉丝真是太长了!”我用筷子夹着粉丝,高高地举起手来,还是不见粉丝的尾巴,我又站了起来,粉丝终于被我拖出了碗。  相似文献   

18.
青蛙想飞     
《家教世界》2011,(1):43-43
一只已经成为两栖明星的青蛙,并不满足,它想:“我能在水中游,陆上跳,如果再能在天上飞,就成为一只三栖明星的青蛙了!到那时,我就成了所有青蛙崇拜的偶像。”  相似文献   

19.
许多少男少女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偶像明星就算是被万千"粉丝"崇拜,也会像情窦初开的少年一样偷偷喜欢着影视剧中一闪而过的某个完美形象。只不过身为当红明星的他们见到偶像时,即便想要冲上去扑倒并尖叫,也还是要努力克制住自己的狂热。也许你崇拜的明星,也有偷偷喜欢的人哦!  相似文献   

20.
歌星、球星、影视明星成了广大青少年朋友崇拜的偶像。作家毛志成在《提高“崇拜”质量》一文中强调崇拜对象的自身质量,优选高质量的崇拜对象。这质量当然包括其文化含量,明星们的文化含量如何?是否值得崇拜、膜拜?我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