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3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在人们热情的期待中出炉了.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国剧作家哈洛德·品特(Harold Pinter).据报道,授予哈洛德·品特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的作品在简单的日常絮谈中揭示了暗含的惊心动魄之处、强行打开了被压迫的封闭的内心."瑞典皇家学院还说,"品特让戏剧回归它的最基本元素:一个封闭的空间,不可预测的对话,人物相互之间都可能被对方击败,虚伪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2.
10月13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 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平特(Harold Pinter)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同时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110万欧 元)的奖金。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其颁奖公告中 说,授予哈罗德·平特诺贝尔文学奖的 理由是其作品通过“简单的日常絮叨碎 语,揭示隐含其中的跌宕起伏,并闯入 被压抑者内心深处封闭的空间。”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霍勒斯·恩达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即将揭晓,但即使过了八十四年,瑞典文学院仍然没有搞明白艾尔弗雷德·诺贝尔究竟认为这笔奖金应该授予什么样的作家。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奖金应授予那些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作家。在最近出版的纪念瑞典文学院创建二百周年的一本书中,瑞典诗人、文学院院士克耶尔·埃斯普马克先生说,自1901年第一次颁发文学奖以来已经一再对“理想倾向”这个概念下过定义。有机会看到文学院的机密文件的埃斯普马克先生下结论说,“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似乎就是  相似文献   

4.
1982年5月,阿哈默德·费兹被提名为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对于熟悉这位巴基斯坦诗人作品的人们说来,这毫不足怪,在三十年代中期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进步作家”运动的影响下,费兹的作品广泛反映了人道主义的观点,表达了对独裁主义社会中个人自由的深切关注。1962年他荣获苏联列宁和平奖金。虽然1982年10月瑞典皇家学会把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哥伦比亚小说家马尔克斯,但是文学界仍然称颂费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文学评论》杂志撰稿人卡拉·卡波拉对费兹的成就作了如下的评述: 1943年,费兹第一部诗集《抱怨的形象》一面世就在乌尔都语诗坛上赢得了地位。这部诗集的许多独特风格一直是费兹全部作品的显著特征。例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怀特逝世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于1990年9月30日因病逝世,享年78岁。“毫无疑问,帕特里克·怀特是当代最伟大的澳大利亚人。”新南威尔士的在野党领袖鲍伯·加里在一次广播采访中说,“再没有一个澳大利亚人在自己的领域内赢得过如此显赫的名声。”卧病数周的怀特是在他悉尼的家中去世的。他因创作了长篇小说《风暴眼》而于197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位生于英国的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奖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是瑞典著名的发明家和化学家。他一生主要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共获得无烟火药等85项发明的专利权。诺贝尔热爱和平,希望用自己的发明消灭战争、造福人类,因此于1895年11月27日立下遗嘱,捐献价值920万美元的财产作为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方面“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后来瑞典国家银行在1969年又增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仪式在每年的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纪念日举行,获奖者被授予一份  相似文献   

7.
完全可以预料,瑞典文学院10月份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克塔维奥·帕斯又是一次失职。这绝不是贬低帕斯这位天才的墨西哥诗人和散文家的成就,他至少比近期获奖者卡米洛·何塞·塞拉、雅罗斯洛夫·塞弗特等人的知名度高些。帕斯也许是值得受奖的,然而,只要诺贝尔奖的评委委员们拒绝把该奖授予最应获得它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那么帕斯以及在他以前的获奖者的入选只能被视为草率从事。格林的追随者们多年来,迄今已几十年,沮丧  相似文献   

8.
库切:天生的诺贝尔桂冠作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2日,瑞典文学院郑重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评论家认为,卡夫卡是库切的文学偶像之一,像卡夫卡一样,库切的写作语言达到一种近乎《圣经》式的简洁,他在反思种族隔离的南非社会的同时,深刻地揭露人性。他是一个天生的诺贝尔桂冠作家。获奖——出乎库切本人的意料10月2日,当库切在芝加哥大学获悉自己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时,他立刻在芝大网页上贴了一条消息:“今天上午6点钟,我接到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的电话,对我来说这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今天是宣布文学奖得主的日子。”库切无意…  相似文献   

9.
传奇式英雄拉乌尔·瓦伦贝里的故事李力编译拉乌尔·瓦伦贝里是瑞典商人和外交官,他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努力营救匈牙利的犹太人和被囚禁在苏联时失踪而成为一位传奇式人物。摄影师汤姆·韦赖什在布达佩斯光复前的恐怖日子里曾与这位瑞典英雄密切合作过,他怀着崇敬...  相似文献   

10.
就世界文坛而言,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英国的布克文学奖、美国的国家图书奖、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日本的芥川龙之奖,等等,由于其不言而喻的权威性及左右世界文学市场的力量,往往被全球的作者、读者、批评家和出版人当作世界文学的风向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学大奖中,20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都颁给了女作家,当然联想到英国美女作家安德里亚·利维以其小说《小岛》获得2004年的橙子奖时,我们就不得不对2004年度世界文学视野中的女性写作刮目相看了。这里要说的是2004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获得者莉莉·塔克(LiLiTuc…  相似文献   

11.
杨锏 《世界文化》2004,(1):31-32
瑞典学术院已经有217年的历史了,去年这个学术院的18名终身委员通过千挑百选终于决定把他们的文学巨奖颁发给南非作家约翰·迈克韦尔·库切,以表彰他对西方文明中的理性主义和伪善道德的无情批判,于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文学之谜也在全世界的猜测中水落石出了。至此,在非洲的文学历史上,终于有了继1986尼日利亚的索因卡,1988埃及的马哈福兹,1991年南非的戈迪默之后第四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从而南非也迎来了她的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相比起中国这个世界文学大国在诺贝尔奖历史上的长期缺席,南非文学似乎是太幸运了。库切的父母是南非…  相似文献   

12.
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意大利戏剧家达利奥·福(Dario Fo)堪称文学界的一位奇人,他的艺术创作和文艺观都很有特色。 出色的演员 达利奥·福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演员。 尽管在西方文艺史上,剧作家同时也是演员的不乏其人,如莎士比亚、莫里哀等,但近世集剧作家与演员(特别是扮演丑角的演员)于一身的却是凤毛麟角。瑞典文学院在宣布诺贝尔文学奖时,称达利奥·福为“剧作家兼演员”,“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演出次数可能比任何当代戏剧家都多,影响巨大”。达利奥·福非常重视戏剧演出的独特…  相似文献   

13.
刘伟 《世界文化》2011,(11):12-15
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会花落谁家?是当今美国极具影响力的小说家麦考克·麦卡锡?还是以《挪威的森林》而闻名于世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或是长时间占据在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榜单上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10月6日,答案终于揭晓,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瑞典文学院在谈到其获奖的理由时称,  相似文献   

14.
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闻学编译美国小说家和散文家托尼·莫里森因其散文《诗歌的光彩》及她对黑人经历的描述于1993年10月7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称赞莫里森说:“她的小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歌般的内涵,反映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5.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泰斗之一、被誉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并因其戏剧创作的成就而荣获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尤金·奥尼尔,一生阅历丰富,交游甚广。他和同时代的许多名人,尤其是文化艺术界的名人都有过交往。在和众多名人的关系中,最具戏剧性的是他与美国名记者约翰·里德和与英国电影巨星查理·卓别林之间的恩怨。约翰·里德(1887~1920)是美国诗人、政论家、记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赴欧洲担任战地记者。1917年在俄国目睹十月革命爆发,写成长篇报告文学《震撼世界的十日》,最早向全世界全面介绍了十月革命的来龙去脉,列宁亲自为之…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新闻记者约瑟夫·普利策创立了“普利策奖金”。这是一种授予美国新闻写作和文学方面优秀作品的年奖。约瑟夫·普利策1847年10月生日生于匈牙利的马科,但长在布达佩斯。他十七岁时来到美国,美国南北战争期间(1861—1865)服役于南方联盟军队中。1867年,他充当圣路易斯的一家德国日报《西方邮报》的记者,从此开始了新闻记者的生涯。同年,他加入美国籍。不久,普利策便在地方新闻业中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当众演说的才能使他于1869年在密西西比州赢得众议员的席位。尽管任这样的职务从法律上讲他太年轻了,但他当选了。  相似文献   

17.
美在和谐     
《“这里·那里”——丁天缺、芳诗·米多芬、德朗诺中法油画联展》初春时节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了。该展于2005年“法国文化年”期间曾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出并受到法国观众的欢迎。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和法国,一边是传统的印象派油画,另一边是“另类”的现代派绘画,两种画作风格迥异,却和谐地陈列同一展厅之内……准确地体现了展览的主题“这里·那里”。  相似文献   

18.
84岁的罗伯特·佩恩·华伦在睡眠中悄然长逝。他是1986年美国正式授予的第一位桂冠诗人。他曾幽默地宣称,如果是由于写了那些用于礼仪上的诗歌,他宁愿不接受这个称号。“天啊,不,”当时他说道,“我不期望人们将会听到我作诗赞美罗纳德·里根夫妇。”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华伦几乎赢得过每一项文学奖。最突出的是,他是唯一的一位普利策小说(《国王供奉的人们》,1947年获奖)奖与诗歌(1958和1979年两次获奖)奖的双奖得主。这位人们称之为“红色的”肯塔基州人,同时还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评论家兼教师,他与克林斯·布鲁克斯合著的《关于诗的理解》和《关于小说的理解》深受几代学生的推崇。  相似文献   

19.
查尔斯王子与卡米拉·帕克·鲍尔斯的关系使英国朝野各界人士议论纷纷,然而,在历代君王中,臭名昭彰的桃色事件屡见不鲜。例如,查理二世(1660—1685年在位)的情妇无数,私生子成群。他的情妇、女演员内尔·格温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因未授予其长子皇家爵位,格温便以把儿子抛向高窗外相威胁。据说,查理立刻声嘶力竭地喊道:“别!内尔,别弄死圣奥尔本斯公爵!”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国王的情妇及其子女可得到国王授予的爵位,其中许多人的后  相似文献   

20.
永恒的微笑     
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被人们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这幅被誉为“永恒的微笑”或“神秘的微笑”的《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年,在他的家乡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据说该画是应他未来的赞助人朱利亚诺·德·梅迪契的要求创作的,此人从1513年开始资助达·芬奇,直到1516年去世。几十年后,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建筑师和作家瓦萨里第一个在书中提到,《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佛罗伦萨人佛朗切斯科·德·乔孔多的妻子。后来,他又考证了创作时间以及此作品的经历,认为《蒙娜·丽莎》曾归法国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