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工程师伦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从国内实践看,主要期望通过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工程师伦理道德。这种偏重微观的工程伦理教育,主要围绕工程师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展开,着眼于培养合格的工程师。而影响工程师伦理的核心因素并不是工程师的个人伦理,而是社会对工程师的角色定位,即工程师在社会中的角色。如果能够意味着应当的技术命令大行其道,工程师与雇主的关系只是一种代理关系,那么工程师伦理将难以发挥作用。为此,在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同时,更应着眼于工程整体与社会的关系,明确加强工程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构工程师与雇主的关系,增强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的话语权;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对工程师伦理行为的引导与约束。  相似文献   

2.
中国注册工程师制度和工程社团章程的伦理意识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17个专业的注册工程师制度法规和45个工程社团章程文本的伦理内涵进行解读,并且参照中国工程师学会的《中国工程师信条》历史沿革和国际工程组织联盟的工程伦理规条范本,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可知:中国注册工程师的制度具有明确的伦理意识,但其内涵滞后于当今时代的伦理观念,工程师社团尚缺乏自觉的伦理意识。而中国工程师职业伦理意识的落后现状与当前中国工程实践快速发展的局面严重不适应,应该引起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3.
"工程精英"是活跃在工程领域,对工程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和重要影响的杰出工程人才,其具有六大特质:工程伦理道德、健全体魄人格、系统工程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强大实践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十二五"以来,南京理工大学以"工程精英"人才培养目标为统领,在依托专业学院、基于"通专融合"理念培养通用型工程师的基础上,积极拓展院际、校企、政学、国际多元合作,新建教育实验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体系、知识产权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分别以"本研贯通""学用合一""理工文交融"和"中外会通"为理念,着力培养工程科学家、应用型工程师、复合型工程师和国际工程师,丰富了人才培养类型,健全了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了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代工程师的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现代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与工程能力出发,探讨了科学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内涵、特征、相互关系以及在现代工程师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对工程教育中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培养的途径、模式和机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工程师资格认证出发,深入剖析在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中推行继续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程师资格认证和继续工程教育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以及根据国外开展继续工程教育情况,并提出了对我国进一步开展继续工程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现代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与工程能力出发,探讨了科学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内涵、特征、相互关系以及在现代工程师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对工程教育中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培养的途径、模式和机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美国“2020工程师”计划的《愿景报告》,在评介未来工程实践大背景与工程师关键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新世纪工程教育应予关注的六个方面:工程的社会认可、跨学科与知识融合、工程师的领导力、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工程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对工程教育的研究,以期建立中国工程教育及其改革的愿景。  相似文献   

8.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依据我校卓越计划培养思想,结合我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以面向铁道工程行业、机械行业等相关的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探讨"卓越工程师"班级学生培养的运作模式,提出搭建"工程训练"与"工程创新"的实践教学平台,并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灌输到其他非"卓越工程师"班级学生的实践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安徽教育》2010,(9):20-20
<正>日前,合肥工业大学和合肥学院入选全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共有61所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设立,旨在示范和引导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合肥工业大学和合肥学院将在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工程师的伦理责任问题是科技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研究的一个复杂话题。阻碍工程师伦理责任发挥的因素有工程确定责任和责任追究存在困难,工程师受经营者或政治家的决策和控制致使难以对研究成果的应用后果负责。在现实生活以及工程试验和建设中存在工程师不诚实的现象,在工程实践、工业与商业、工程师与经理、工程师与雇主乃至社会或人类之间常常存在利益冲突。因此,应该加强工程师的工程伦理评价,在技术伦理责任方面尽可能达成共识,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唤起工程师的责任意识,健全工程法制管理,增强全社会的工程伦理意识和素质。  相似文献   

11.
具有高职特色的高分子材料专业模具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分子材料专业模具课程服务的工作岗位和岗位要求,并以此进行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设定,突出高分子材料专业特色,重点分析了课程建设的特点及建设思路,提出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归纳了对应用型课程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教学法、启发引导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分解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研究对象,阐述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与区域社会经济结构及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观点,揭示了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由于模具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当今比较成熟的生产计划技术,如MRP(Ⅱ)、JIT和OPT已经不适应模具企业的生产方式.本文对适用于模具生产的负荷控制(WLC)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就负荷控制在模具企业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模具Pro/E软件应用"课程以工学结合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提出了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具Pro/E软件应用"课程建设方案,分析了"模具Pro/E软件应用"典型工作任务、课程目标、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并进行了"模具Pro/E软件应用"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对模具Pro/E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般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不但理论多,而且缺少岗位分析和针对性,不能很好地适合教学需要。本文在对JAC、荣事达及昌河等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了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开发方法和实施步骤,探讨了适合模具专业的《模具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开发内容。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非常重要,既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又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及其质量的提高。调查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整体良好,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多管齐下,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提供制度保障,创建良好氛围、落实扶持政策,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加大培训力度、优化师资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等途径,最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优化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7.
以IITC(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和影像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情境引导法、天-地一体化对比分析法、多源信息集成法、虚拟实验法和超时空互动分析法,通过动画、视频虚拟实验,创建数字可视化"遥感地质学"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快对其知识理解和技术运用。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高职院校必须正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技术课程化演进轨迹的历史回溯,系统地分析了STS课程的教育内涵及其实践价值,并对当前正在开展的技术通识教育提出了建议。基于STS教育的发展理念,技术通识教育应该走出技能应用教育或单纯技术素养教育的误区,着力加强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的联结统整,突出技术通识教育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20.
提升专业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根本前提,也是保持专业持续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依托柳州模具产业,在课程学习内容、教学团队、实践教学体系、技术研发服务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形成了"依托区域产业办学,反哺产业发展"的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