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对2021年中外数百篇有关新闻创新实践与理念的论文、报告和文章进行系统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创新实验室研究团队对2021年全球新闻创新现象进行了综合评述.这一理论报告以"新闻环境—新闻主体—新闻创新行动"为分析框架,通过"新闻行动者网络"和"新闻创新行动类型"这两个分析工具,报告了新冠疫情、技术制...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编工作涉及诸多环节,需要不同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使整个新闻采编流程轻松高效.在媒介融合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新闻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新闻采编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快速寻找问题,还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制作高质量新闻稿件.本文通...  相似文献   

3.
庄育平 《新闻实践》2013,(7):39-40,41
比尔·盖茨说: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在新闻竞争愈趋激烈的当下,媒体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取得制高点,在市场博弈中取得新成效,团队的精神风貌是关键.近年来,处州晚报致力团队管理,从新闻实践、社会活动、机制激励、环境培育等方面着手,力求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培育出采编队伍的活力,激发出潜在的创造力,培养了一支敬业奉献的采编队伍,体现了团队崇高的新闻理想.  相似文献   

4.
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背景下顺势而生的.与传统新闻相比,数据新闻更加注重事实本身的深度挖掘,从而获得隐藏于背后的深层含义.在数据报道中,新闻叙事主体发生了诸多变化,数据源和新闻团队共同构成叙事主体,又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财新网"数字说"为例,分析数据新闻叙事主体的演变,并基于叙事主体的变化对数据新闻现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平衡,涉及新闻采访工作者与新闻团队之间的人际关系平衡、新闻采访工作者与新闻线索提供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平衡、新闻采访工作者与新闻当事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平衡等.其中,新闻采访工作者与新闻当事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平衡,直接影响着新闻采访效率与效果.本文针对新闻采访工作者与新闻当事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平衡,在对人际关系平衡的重要性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闻采访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平衡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周薇 《采.写.编》2016,(3):102-102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新闻采编工作也需要“众人拾柴”,加强新闻采编团队的团队精神建设,有助于每位队员发挥聪明才智,提高新闻采编效率,制作出更优秀的新闻作品。新闻采编工作是一项重复且复杂的系统工作,它的完成需要充分依靠新闻团队通力配合。而队员间的团队精神对于新闻采编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只有加强团队精神的构建,才能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罗娟 《采.写.编》2018,(2):170-171
本文以习近平新闻人才培养思想为纲领,以广东独立学院为研究基地,引入"ISMAS法则"教学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团队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推动传统新闻教育与新媒体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新闻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群  谢明荣 《今传媒》2016,(7):21-22
大数据时代,网易新闻、搜狐新闻、澎湃新闻等国内的新闻客户端都在努力尝试用大数据思维经营.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是未来新闻发展的趋势.可视化呈现方式是数据新闻的最大特征.可视化形式增加了内容立体感,能够更完美地讲述故事,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受众需求,以澎湃新闻为代表的新闻客户端需要打造个性化内容、建设并完善数据新闻团队、注重专长人才分工合作、努力实现跨组织资源合作、权衡核心产品和经营风险间的矛盾,以求在新媒体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吴荣彬 《传媒》2016,(20):84-86
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爆炸式传递至世界各个地方.在图片、影像为主的读图时代以及移动媒体碎片式阅读的背景下,人们更容易接受图形图像的传播形式.而新闻的报道形式也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生和流行起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近几年,数据新闻作为新闻分支或独立频道进入到各大媒体,纷纷建立数据新闻工作团队,本文结合当下我国数据新闻的现状和困境,尝试从理论层面探讨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闻事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新闻媒体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活力和较高的关注度,就需要提高新闻采编的质量,新闻采编工作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团队内的记者、摄像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只有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最后高质量新闻的完成,而这些工作一个人是很难独当的。一、团队精神在新闻采编中的重要性1.凝聚团队力量在一个团队中,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力量能够  相似文献   

11.
江宇 《视听》2022,(5):173-175
培育新媒体环境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需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基础.作为融合新闻系列课程之一的"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可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挖掘课程内容思政元素、建设经典教学案例库、树立优秀数据新闻团队榜样、反思不良数据新闻应用、灵活巧设教学环节、提升教师思政能力等方式,使思政元素内化于课堂教学,外显于学...  相似文献   

12.
数据新闻不同于传统的新闻模式,其具有鲜明的可视化特征,这种新型的新闻模式弥补了传统模式内容上的不足,使得新闻的表现手法更加形象,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要想实现数据新闻模式的时效性,就必须从新闻的基础内容抓起,建设完善的数据新闻团队,实施合理性的团队规划,尽可能拓展数据新闻的领域,实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提升新闻采编技巧的途径主要有,学习优秀的新闻采编技巧,比如敏锐地发现潜在新闻、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培养灵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新闻采编中合理运用采编技巧,巧设新闻标题、与团队紧密合作、当机立断的进行新闻报道;反思自己的新闻采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澎湃新闻客户端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托《东方早报》的采编团队,打造的媒介融合典范之作。本文以澎湃新闻客户端社评栏目为例,分析新闻评论弱化的原因。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探究新闻评论边缘化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卫报》在2009年期间数据新闻报道的实践后,《纽约时报》等国外传媒机构也组建了专门的数据新闻报道团队,使得数据新闻报道这一新的报道形式得以开创。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现一种新型报道形态——数据新闻,它的出现使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使新闻的发现、报道、呈现更迅速精准,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文章从数据新闻本身的优劣势出发,对于数据新闻带来的双重影响进行论述,提出了数据新闻和传统新闻的博弈关系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闻采编是指对新闻信息进行认定、采集、加工、编辑以及制作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既要求新闻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也要求获取信息的合法性,这给新闻采编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拥有一定的政治基础,此外还要有丰富的知识与科学技术,最重要的是新闻采编人员要充分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并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团队合作,从而促进工作的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是中国新闻的教育的开端,本文主要考察了该时期新闻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背景,从新闻教育的实践理念出发,根据其具体的实践设计,归纳出民国新闻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学课程的设置、师资团队的设计、实践平台的搭建和教学模式,以分析民国新闻教育的实践设计特色,还原民国新闻教育的实践教学之貌。  相似文献   

18.
程栋 《当代传播》2011,(1):66-68
某些学者指出,"公共新闻"是民生新闻走出被人诟病窘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面.这不仅没有可靠的社会语境的支持,也缺乏新闻范畴体系的逻辑学依据.民生新闻是依报道对象所划分的与"吏治新闻"相对的一种新闻类型,与"公共新闻"、"公民新闻"(参与式新闻)逻辑划分标准不同,都应作为成员,共同完成新闻范畴的增量革命.三者也不是新闻史线...  相似文献   

19.
2007年3月29日,一条社会新闻登上了许多大众化报纸的要闻版头版及娱乐版.传媒不惜用浓重的标题和整版的篇幅向公众讲述这样一条新闻:3月26日凌晨时分,兰州一名退休高级教师因为女儿没能单独与苦追了13年的偶像刘德华见面,在香港跳海自杀.紧接着,从3月30日至4月6日,许多传媒派出庞大的记者团队,对这条社会新闻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追踪报道.随后,"杨丽娟疯狂追星,老父跳海自尽"系列报道,再次占据各大众化报纸要闻版、社会新闻版及娱乐新闻版的重要位置,引导公众去关注.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新闻?这是新闻学教育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本文从这一问题入手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文章认为,将新闻定义为一种仪式更符合数字媒体互动性、参与性的特点,文章在借鉴国外新媒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闻教育,尤其是地方新闻院校的情况,提出了基于伦理教育的团队合作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