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物新闻是运用消息、通讯、特写、故事、专访等多种体裁,报道一个人或群体的先进事迹,鲜明地告诉受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人物新闻要写得简明扼要,这就要求写人物的主要活动和突出事迹,文章要紧扣主题。 新闻记者在采写先进人物时,写他们的共性是必要的,但更要注意选择具有人物个性的典型材料来深化主题。  相似文献   

2.
怎样运用人物语言?这是写好通讯、特写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原《人民日报》记者、曾被丁玲誉为“非常会写文章的作家”白夜同志,在人物语言的运用上颇有点艺术路数,其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握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的同一性,以强化人物语言的表达效果。运用人物语言要切合人物身份、年龄层次、职业特点、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这些在白夜的通讯、特写中,在他的1981~1986年陆续出版的《剪影》、《侧影》、《留影》、《掠影》四个散文特写集以及长篇报告文学《天桥》中,都有好多典型事例、毋须繁琐赘述。值得提及的是,他运用人物语言,不仅在人物语言本身上下功夫,而且还在人物语言之外的叙述语言上花力气,这是颇有独到眼光的,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长期做新闻工作,终日看稿改稿,深感有些新闻稿件,写人物对话用力不勤:要么不善加选择,信手拈来,滥竽充数;要么话语浅薄,思想不隽永,不能给人启迪;要么缺少锤炼功夫,率意为之,表达平平;要么言谈少个性,不能反映对话人物的性格与职业特征……凡此种种,不禁使人掩卷叹息。写好人物对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功之一。特别是写人物消息、通讯、特写等,都有赖于通过人物对话,画龙点睛,把主题思想写突出,  相似文献   

4.
新闻人物特写,是报纸新闻体裁的一种形式。它的写作特点,主要是用描写的方法,去刻画现实中的正在发生变化的事实。要描写新闻人物所经历的事新闻人物特写,简单地说,就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人物报道,是写新闻人物所经历的事,而不是象文学作品那样主要写人。这就要求所写的事要有新闻价值,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真实对新闻人物特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感人的首先不是文字,而是人物  相似文献   

5.
人物特写和小说都是以塑造人物为其主要任务,但写法不尽相同。人物特写写的是真人真事,作者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构思,任意编排情节,也不能采用集中概括的方法,将别人的所作所为,归到一个人物的身上去,金圣叹曾对这两者作过一番比较:“《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计算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见《读第五才子书法》)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写人物特写比写小说有时还要难一些。但,只要作者所选择的人物真正是具有典型性的,并且在写作上认真地下功夫,也未尝不可以描绘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得好:“一个真正的人可以作为诗的性格的蓝本”.此如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以至鲁迅、聂耳等人物,真是可以作为诗的性格的蓝本的。当然,写真人真事,也仍然要服从典型化的原则,才能把人物写得丰满完整,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6.
人物专访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体裁。这引起人们的兴趣。它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是把三者融为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笔墨春秋20年,我采写了300将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特写。这些人物中,既有省会名流,又有在省会驻足的国内外新闻人物。现将采写过程中的两点体会与同行交流。 一、关于善用眼睛采访人物 观察是记者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写人物专访,观察细致,从人物的服饰、举止神态,到周围的有关事物,都应在记者视线之中,尽管在特定的场合采访,可能会受到不少限制,但是只要记者善用眼睛,还是会获得…  相似文献   

7.
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要写人。写人,就一定得把人物的个性写出来,使读者觉得人物是活生生、具体的人。只有这样,通讯才会有感人的力量。下面是从合众国际社记者戴维·特里写的通讯《快乐的巨人》中摘引的几个片断: 当身高七英尺二英寸(二米二十)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稍有经验的新闻记者除了能够写现场新闻报道之外,还应该具备写特写报道的本领,这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它是已在新闻工作者的实践中被普遍认识了的,毋庸赘述。特写这种形式在新闻写作范畴里,大致可分为新闻特写和一般性特写两类。前者就是用来补充现场新闻报道之不足,记者利用所掌握的材料向读者提供有关某一新闻事件的背景和人物的具体活动以及记者对事件的说明。这就使读者对该新闻事件有较清楚的了解,而且有“立体感”。一般性特写的时间性较小,主要是满足读者各方面的知识和趣味,所叙述的事情可能很细小,但绝对不是枯燥无味,也不是与新闻无关。这两类特写的共同点必须是以叙述人物的行动和  相似文献   

9.
陈琪  陈玲 《青年记者》2008,(14):83-84
通讯的种类,按内容分,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人物通讯,一般被归到报告文学里.人物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也都是以写人物为主.把人物通讯分在报告文学里头,是因为在人物通讯里有文学的成份,但内容却都是真实的,甚至连细节也必须是真实的.我们认为,对于人物通讯采写,应从三方面人手,即深入细致的采访、把握人物的时代特点、注重人物的个性描写等.这里,我们结合2007年获得山东省地市报通讯一等奖、全国地市报通讯一等奖、山东省新闻奖二等奖的<全国第一个硕士村官杨本伦>通讯的系列报道,谈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0.
刊林漫步     
西方通讯社要求记者掌握消息、通讯、述评、特写等各种新闻体栽的写作方法,尤其要精于消息的写作。他们对如何写好消息都有书面的手则,归纳起来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点: 一、标题 要简洁醒目。如美联社记者劳伦斯·戈布赖特的代表作标题:《林肯总统遇刺目击记》;1994年出版的《新闻报道精品选》中还列入了新华社记者写的新闻标题《一曲“凤凰琴”感动亿万人》、  相似文献   

11.
人物专访既是通讯、特写、访问记三者的融合体,又具有独特的风格,是一种大有可为的文体。正如著名记者柏生所述:“从写作角度看,专访比一般意义上的通讯更自由,它可以象写消息那样简洁明快地表述;可以借用散文、随笔的语言和特点叙事、议论、描写、抒情;也可以采用谈话的形式进行专题记述。所以说,专访不仅内容丰富多采,形式活泼自然,而且写得好思想上具有时代特色,富有战斗性,是一种能够很好地、迅速地反映和揭示时代生活特点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记者通过深入的新闻采访,掌握了真实、具体、丰富的新闻事实材料之后,便要进行新闻写作。新闻报道写作体裁主要是两大类:消息和通讯(包括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当记者必须首先把消息写好。  相似文献   

13.
潘程 《新闻采编》2007,(4):22-24
新闻人物,是备受媒体关注的人物,也是社会上影响较大的人物。及时关注和报道新闻人物的社会活动,也是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写好新闻人物,特别是人物特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深入了解新闻人物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要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因为人物特写的报道客体是人,无论其地位有多高,经历有多么神奇,但毕竟还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性格。  相似文献   

14.
新闻人物.是备受媒体关注的人物。也是社会上影响较大的人物。及时关注和报道新闻人物的社会活动,也是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写好新闻人物,特别是人物特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深入了解新闻人物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要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因为人物特写的报道客体是人,无论其地位有多高,经历有多么神奇,但毕竟还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性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人物专访的特点在于一“访”二“专”,主要记叙被访问者和访问者的现场活动,特别是对话,重点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内容,借以描绘人物形象,反映出被访问者的精神面貌。人物专访既区别于写某一人物某一新闻事实的人物新闻,又区别于记叙某一人物某些事迹的人物通讯,可以说是访专人、记专事、谈专题,属于人物特写的一种。1 专访的对象,往往是与某一新闻有关的新闻人物。如:政治活动家,知名人士,英雄模范,专家学者,等等。因此,写专访首先要注意新闻性、时间性,即要有新闻由  相似文献   

16.
一般说来,记者是吃消息饭的,偶尔写写通讯、特写,也就算是尽职尽责。你要再叫他去写言论,他就有些勉为其难,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我是记者,不会写言论。再说,言论也太难写了!  相似文献   

17.
《古城焰火,百年奇观》(见陕报1990年10月13日1版)这篇消息见报后,我社许多同志都反映写得很出色。一位副总编还专门写了评语张贴在评报栏里。这篇消息是记者亲身观看了焰火表演之后写的,因而可以说是一篇精采的现场新闻;从表现手法上看,也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新闻特写;从笔法技巧上看,又可以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尽览全篇,这篇作品至少有三个特点:优美的散文笔法;独到的布局谋篇;浓郁的现场实感。  相似文献   

18.
每一篇人物通讯,都有它独特的内容和不同的风格。如何开头,从何落笔,要因人因文而宜,要写得有自己的个性。人物或豪迈,或欢快,或悲壮,或沉郁,或愤怒,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人物语言是人物个性的一个部分,只有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了人物的大量语言,才能提炼出个性化的语言。刘禹锡有诗云:“千淘万沥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要淘出有个性特色的人物语言,需要下艰苦的、浩繁的功夫,了解社会上各色人的生活经验、文化教养和性格特征,以及由此形式的不同语言习惯和风格,进而熟悉我们所要报道的对象的生平事迹、爱好憎恶…  相似文献   

19.
人物消息是以消息的形式报道新闻人物、反映其思想和事迹的新闻体裁。近年来,笔者发现众多报纸中,人物消息少得可怜。许多通讯员、记者一涉及写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物通讯、人物特写。这也许是“消息写事,通讯写人”的说法给人们思想上留下的框框。对先进人物,可以用人物通讯来反映,也可以用人物消息来报道。用通讯介绍人物,固然写得生动活泼、具体细腻、富有文采,还可以较深地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但笔者以为,它毕竟不是报道人物的唯一写作形式。采用消息的形式不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有的人通过研究,提出“新闻学是事学”的观点.这些问题都可以讨论.但是,有一点是实践的常理:无论是写事或写人的新闻报道,或者是思想评论,都离不开对人和人群的采访.新闻作品也好,文学作品也好,都总要反映人的思想观念、感情风貌,又都是为人——读者服务的. 人是社会的主体.离开了人,就无所谓社会,无所谓生活,无所谓社会主义,也无所谓文学和新闻报道. 关心人,热爱人,应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在各类采访中,报道人物,历来为中外新闻工作者所重视.人物采访做得好,又写出好的人物新闻、人物通讯、人物特写,产生的社会影响将是非凡的.优秀的人物报道具有示范性强、亲近感浓、思想感染力强等特点.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