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黄中 《世界发明》1997,(12):21-21
今年5月中旬,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测中心,根据设在赤道太平洋的浮标系统传回的有关温度、洋流和风力等多种数据分析后认为,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形成之中。  相似文献   

2.
<正>从2014年开始,"厄尔尼诺"现象就已经在全球大展身手,让我们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异常气候。就在前不久,"厄尔尼诺"现象还有减弱的迹象。可是,自今年3月份以来,它似乎又增强了,而且威力可能比去年还要强。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甚至声称,2015年可能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今年的夏天可就不好过了。  相似文献   

3.
厄尔尼诺/拉尼娜并非是孤立的海洋现象,它们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太平洋洋面,大气低层风驱动着表层海水的流动,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得水  相似文献   

4.
提起"气象怪物"厄尔尼诺,可谓妇孺皆知。拉尼娜,可能知道的就相对少了。其实,大家记得1998年6月至7月,中国的江南、华南降雨频繁,长江流域、两湖盆地均出现严重洪涝,一些江河的水位长时间超过警戒线,两广及云南部分地区雨量也偏多五成以上,华北和东北局部地区也出现涝情。这次主要是厄尔尼诺使气候变得十分异常。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为"上帝之子"或"圣婴"之意。用在气象上表示一系列的海洋与大气反常现象,一般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大规模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而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圣女"的意思,她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学家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增加和气候变暖,已削弱了热带太平洋上空的正常大气循环,使热带太平洋的气候更趋于“厄尔尼诺化”。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加布里埃尔·维奇等人进行的这一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研究人员发现,如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7日发布报告说,被称为"地球冰箱"的北极今年继续以世界其他地区两倍的速度变暖,这一持续30年之久的"北极放大效应"显著改变了北极的生态系统,有更多证据表明北极熊数量因此下降。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苑》2014,(12):24-25
在8月、9月和10月连续3个月创下自1880年有气温记录以来同期最热月后,全球11月的气温略微“止烧”。但美国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说,地球仍在迈向最热的一年。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5日发布的月度报告说,今年11月,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综合平均气温比20世纪同期的平均值高出0.65摄氏度,与2008年11月并列为有气温记录以来第七热。  相似文献   

8.
(据科技日报报道)通过在太阳活动周期与地球全球气候之间建立起的重要关联,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学家领导的一项科学研究发现,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和活动的余波能够影响地球,导致地球太平洋热带出现类似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现象。这项新的研究成果有望为人类预测气温和降雨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候科学家3月12日在最新一期的科技公报上正式宣布,厄尔尼诺事件将再次到来,2015年可能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科学家在热带太平洋观察到了史上最高的平均海平面温度.观察的对象包括尼诺3.4区的海平面温度——这被认为是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一个指标.季节性的尼诺3.4指数自去年9月以来升高了0.5℃以上.最近几周,尼诺3.4指数升高了0.6℃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分析1971-2020年嘉善县降水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关系可知,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嘉善县降水较常年偏少的概率更高,冬、夏季降水距平变化较春季更加明显,其中秋季降水正距平变化最明显.厄尔尼诺年时,冬季降水变化具有年代际特征,2000年以前降水较常年基本上偏少,之后则偏多.当发生拉尼娜事件时,嘉善县秋冬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的概率更高,春夏季则相反,且冬、夏、秋季降水距平变化较春季更加明显.同时,嘉善县降水偏少的概率基本上集中在40%~60%,其中拉尼娜年春季嘉善降水偏少的概率稍高.通过皮尔逊xx2拟合方法检验可知,嘉善县降水与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即二者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1.
对“厄尔尼诺”、“拉尼娜”发展的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认为厄尔尼诺是起源于赤道东太平洋的暖水事件,近年来的资料分析表明,厄尔尼诺的暖水及拉尼娜的冷水其源头均在热带西太平洋次表层的温跃层附近,在那里加强后沿着气候的温跃层向东、向上传输,到赤道东太平洋表层后形成通常认为的厄尔尼诺或拉尼娜事件.当厄尔尼诺的暖水沿赤道向东传输时,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冷水同时向北传输到北纬10.附近北赤道洋流所在的位置,并向西传输,在西太平洋向南传到暖池,形成一次拉尼娜的冷水源头.即在热带太平洋的次表层海洋中存在冷暖水相间的一个运动环路,使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相间出现.  相似文献   

12.
与以往相比,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含量正在加速升高,虽然各国已在努力采取减排措施。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12,(17):68-69
厄尔尼诺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流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了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相似文献   

14.
ENSO事件对西藏夏季降水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69年以来夏季发生ENSO事件与西藏23个站点夏季(5-9月)、初夏(5-6月)、盛夏(7-8月)时段内降水量分别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当年夏季厄尔尼诺事件增强或开始发生当年除藏北一线、南部边缘部分地区的降水接近常年平均值或略多外,其余大部以偏少为主。拉尼娜事件当年,自治区大部地区降水偏多,而北部、南部与之相反。通过旱涝等级指数特征时间函数和23个站点降水距平百分率与ENSO事件的关系分析,在厄尔尼诺发生当年西藏主要农区降水量偏少或甚至为严重干旱,西藏北部和南部降水正常或偏多,强厄尔尼诺年为全区性干旱。拉尼娜发生当年西藏北部和南部降水偏少,而中部以涝为主。由于西藏高原地形复杂,区域降水明显,如果仅用全区降水特征向量时间函数与ENSO的关系,不能完全表达各地区的具体降水状况与ENSO的关系。为此用全区23个站点降水距平百分率与ENSO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其中对西藏主要农区7个代表站(拉萨、日喀则、泽当、江孜、浪卡子、昌都、林芝),夏季(5-9月)降水距平及距平百分率与ENSO事件的关系和两个不同事件中的降水差异体了重点分析。总之西藏地区最严惩干旱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出现的当年,洪涝最严重的也是发生在拉尼娜事件当年,由此推断,ENSO不仅预测西藏地区旱涝发生提供了某些物理依据,而且也可作为西藏中部农区发生旱涝的一种信号。  相似文献   

15.
<正>专家简介:张绍晴,美国气象学领域耦合资料同化研究专家,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因在大气—海洋耦合资料同化和初始化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曾荣获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杰出研究论文奖、美国联邦商业部研究和发展金牌奖。针对大气—海洋耦合资料同化过程中存在的协调性与平衡性问题,以及全球气候耦合资料同化系统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曾在Nature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科技新时代》2009,(5):9-9
“悬浮的微颗粒每漫反射掉1瓦/平方米的太阳光线,地面上的太阳能收集器就会少收集5瓦/平方米的能量。”——针对有些科学家提出向大气平流层撒播名为浮质的微粒、部分阻挡太阳光以达到冷却地球目的的方案,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大气物理学家丹尼尔&#183;默菲进行了研究后,指出该方案将危及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日前在中国气象局11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监测显示,当前厄尔尼诺现象已达到极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可能将给我国带来"暖冬"现象。自2014年5月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持续偏暖,并一直维持至今。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厄尔尼诺海温升温幅度累计超过了极强厄尔尼诺标准。  相似文献   

18.
气候环境     
<正>全球气温1.5摄氏度增暖稳定后极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频率持续增加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蔡文炬教授、吴立新院士团队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利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多气候模式试验数据研究发现,即使全球增暖控制在1.5摄氏度,极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频率仍持续增加,人类社会依然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重大影响;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厄尔尼诺是对全球气候有重大影响的自然变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80—1983年夏季 ECMRWF 资料,分析了1983年夏季热带大气环流的异常;指出1983年夏季大气对1982—1983ElNino 事件的响应,主要发生在北半球热带夏季风区,并且以东亚季风区最显著;引起1983年亚洲夏季异常减弱的主要因子是赤道印度洋至“海洋陆地”之间的纬向热力对比的异常减弱.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日前表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已于8月进入拉尼娜状态。拉尼娜的出现将搅乱全球气候,我国冬季(尤其是南方)可能会更冷。由此,网络上有关这个冬天将被冷成"狗"的信息甚嚣尘上。但有气象专家表示,拉尼娜会让冬天更冷只是一个概率,今年冬季会有多冷,目前还不好说。拉尼娜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是"小女孩",也称为"反厄尔尼诺",一般以西经120度~西经170度以及南北纬5度之间的赤道太平洋海区的海温距平指数来判定。当该区海温距平拉尼娜出现时一般偏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