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国元 《教师》2011,(33):122-122
有的学者认为,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发展良好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不仪关注发展,还关注发展过程中的正当性、合理性)……课堂教学由“教”与“学”两大主体组成,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何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使学生在享受和愉悦中学习、进步、成长呢?一位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他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过程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一、坚持“三为主”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共存于教学矛盾的统一体中。教和学是互相依存的。构成教学的基本条件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教师的“教”,教学就变成了“自学”,而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落实教学计划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教”和“学”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是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教学中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起决定作用,这是客观…  相似文献   

3.
陈权 《语文天地》2015,(4):92-93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从“教”向“学”的方向转变,传统教学思想中“以教师为教学主导”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新的教学理念则注重将“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迫学习”转变为“学生探索学习,教师引导诱导”,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主体意识进行科学的引导培养。主体性意识是指每个人具有独立的行为能力和人格,对于事物会进行主观性的探索、思考和学习。而主体性意识在人身上的具体表现主要有兴趣爱好和个性化的思想行为,等等。一  相似文献   

4.
杨得刚 《考试周刊》2011,(47):148-148
过去的体育教学过程基本采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即教技术动作—学技术动作—完成技术动作—巩固与运用技术动作,比较注重技能传授,而不重视创新教育。学生被带到一个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机械的再现教学方法,缺少反馈,缺乏交流,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很少考虑这一技术动作是学生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和怎样的环境中学会的,学生成了接收器。然而现代体育教学提出,不仅要让学生会学,而且要让学生乐学。  相似文献   

5.
孔俊霞 《学周刊C版》2011,(7):181-181
一、转变旧的教学模式,变“教”为“导”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首先弄清楚,那就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可是,在今天的教学中,还是有为数不少的教师采取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讲到底,满堂灌。教师的“教”,只是为了学生能听得懂,而学生的“学”也好像是为了听懂教师的“教”而拼命。这样的教学模式,很显然是把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颠倒了,老师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就像一口知识的大缸,在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没有一点主动的余地。试想一下这样的教学课堂,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何谈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要想在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上述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学会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中的角色。变“教”为“导”,指导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打开心窍。  相似文献   

6.
对“教学生会学”的思索山东泰安县化工学校袁广玲传统教学注重现成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往往只强调教师“抓纲务本”,把书教好,把课上好,因此,教师的教研活动,一般也只研究教师如何教,而很少研究学生如何学,而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要真正搞好教学,不仅要重视...  相似文献   

7.
李达金 《考试周刊》2013,(90):176-176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是连云港市教研室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以学为主”、“以教促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课堂教学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教学生的学:教师由多讲转向少讲,注重学生多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势必带来教师角色的转变和重新定位。教师由原来满堂灌的教书匠、讲解员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的主导作用没能完全发挥,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教学效果不强.那么导致教师角色缺失的原因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8.
教会学生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少年来,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注重现成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往往只强调教师“抓纲务本”,把书教好、把课上好。因此,在教师的教研活动中,一般也只是研究教师如何教,而很少研究学生如何学。事实上,真正要把教学搞好,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法,也要研究学生的学法,要把教法立足于学法研究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收到教学的实效。研究学法,也决不只是让学生学懂、学会了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才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所以,教会学生学习,加强对学生学  相似文献   

9.
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和谐课堂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转变中学物理教学的教学观念应注重教师角色转变;注重教师“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注重教师“演示实验”向“学生实验”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向“生活实际”的转变;注重教师传授知识向学生获取知识方法的转变;注重教师教学知识向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整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说明教师指导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就应该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荣花 《教师》2008,(22):75-75
当前,广大教师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都比较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备课时,教师在教材的理解、例题的选择上花了较大的工夫,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仍会出现一种“上课能听懂、作业做得出、考试考不好”的情况。这恐怕是教师淡化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意识,较少研究学生“学情”的原因所导致的。然而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主要措施。要使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的素质教育转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拓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教师的“教”始终为学生的“学”服务,这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解题能力一条良好途径,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郏宝红 《天中学刊》2002,17(5):117-117
在过去 ,许多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法基本上是传统的讲授法 ,而学生主要是对这些知识的接受、领会、记忆和巩固 ,教学过程中常常重教知识而轻教思维 ,重教“学会”而轻教“会学”,其实质是“以教论学”的教育论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传统的“以教论学”已不适应培养现代人才的需要 ,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要更新教育观念 ,在教学思想上变“以教论学”为“以学论教”,即在教学过程中既重教法 ,又重学法 ,既教学生“学会”,又教学生“会学”的现代教学论 .近几年来 ,我们结合生物化学的特点 ,把“以学论教”,指导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法摆在先于选择教法的位置加以考虑,真正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入,使问题体现时代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学”。分步设置问题情境,分化难点让学生“易学”。开放设置问题情境,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14.
学校中师生的关系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体的“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历来被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如何“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 ,如何“教”会学生进行思维 ,我们对教师“教”的功能的理解也往往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人格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实际上 ,教学过程应该是借助于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教师与学生形成双向的“教”与“学”的过程 ,即教师在向学生施“教”实现上述教学功能的同时 ,也应该是一个向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这种“教”与“学”的活动 ,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高…  相似文献   

15.
夏盛群 《考试周刊》2010,(34):78-79
传统的数学教学仅重视教师怎样教,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学,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从"传授者"向"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转变;要求教师从"教学生学会"向"引导学生会学"转变;要求教师的教学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要求教师从注重"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呼吁教师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误区 (一)过于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 目前,我们评价语文课堂教学重心是语文教师“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水平的一种评估。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发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常出现如下现象:有的教师上课风趣幽默,口若悬河,结果学生在一片笑声之后却感觉什么也没学到。有的教师讲课井井有条,将知识分析得很透彻,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遇到稍微变化的问题却又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讲课设置许多问题,师生、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流,教师将对教学技巧的过分重视,已经导致了教师过分追求表现教学技巧而忽视学生学习效果,从而使一些课成为“作秀”课,好看而不实用。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教学论中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师教学不应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应注重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的精心引导、行为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就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现状而言,应该说在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习的问题上,由于传统教学定式的影响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我们很多时候依然还停留在“教教科书”的状态,习惯于直接把教科书中的知识结论(“是什么”)传授给学生,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定学,让学生盲目地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教师教什么学生记什么。  相似文献   

19.
广大教师历来侧重于对“教”的研究,而较少涉及对“学”的探究。其实,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与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会学”和“学会”。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也将带动教师的“教”,实现教学相长。那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实现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结合专家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教学模式。即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教师过于关注教,而忽视学生是否真正学会词汇的现象,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思路和应用策略,旨在使课堂教学从过多注重教师的“教”转变为充分重视学生的“学”,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