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霍庆 《教学与管理》2002,(12):18-19
全作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信息化社会使全球日趋经济一体化、生活国际化。任何一项高科技都不可能由某些个体和群体单独完成,而且人际交往日趋开放.相互协作、善于交流与合作、恪守集体纪律、乐群合众等品质成为新一代人的行为特征。作为学校工作基本单位的班级,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已是当前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幼儿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他人,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表现自己,理解他人,相互沟通,建立友谊。并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解决矛盾和解决冲突,逐渐成为社会人的一员。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往往会决定他的才能是否被社会认可,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处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往往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技能,缺少正确的交往经验。幼儿同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那么,如何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呢?笔者在实践活动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愈发紧密与频繁,学校教育必须加强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已为广大教师所共识。本文拟就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作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主要体现在自卑感、孤独感、嫉妒感和社交恐惧症四个方面.校园体育文化能拓展交往空间,加强人际吸引,培养与他人合作或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大学生在体育参与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石。语文合作学习是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真正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合作学习讲究的是和谐共同发展。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法,能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都寻求自我价值.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感受合作学习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学会合作,学会共处"就是培养孩子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与共处的能力。小学教育理应在各科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合作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在综合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支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合作。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雷默博士在其育儿书中介绍到:0—3岁的婴幼儿具有交往行为,他们的人际关系具有普遍的规律,对0~3岁婴幼儿应关注其人际交往智能的培养。这里的人际关系智能是指:有效地理解他人、有效地与人交往的能力,即能够理解和认识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如何才能与他人更好地沟通、交往和合作等。  相似文献   

8.
活动理念: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能力,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而今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不善与人合作,沟通意识淡薄。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群体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活动理念: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能力,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而今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不善与人合作,沟通意识淡薄.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群体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共同任务的素质,已经成为新时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但是,这一素质的形成需要在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中才能较好地具备。而学生的团体合作素质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素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人际交往智能,作为人智能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社会中已日益得到重视。培养儿童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处,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试图就儿童早期人际交往智能在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黄湘 《广西教育》2014,(17):10-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合作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合作学习不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也是现实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而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只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选择有效合作学习的内容,让他们产生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形成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3.
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而交际能力的培养越小抓越见成效。对于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主要有三条途径:1、创设多种多样的交往情境,激活学生交往的心理倾向,提高学生能力;2、推行合作教学,在合作互动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3、针对学生情绪障碍,塑造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里是否具有协作精神,能否与他人合作已成为决定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利于合作的素材,营造合作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能力。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乐于合作合作兴趣是合作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反映,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教学时应努力创设合作情境,培养学生合作兴趣,促使学生乐于合作。如,教学“圆的周长”时,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实物,然后启发学生说:“你们能有办法测量出手中圆的周长吗?试一试…  相似文献   

15.
合作学习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合作学习被教育界认为是近几十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变革。合作学习模式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且改变了学生的人生态度。在当今社会,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已成为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实施体育教学时,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是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课堂合作教学的功能与目标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把合作理念引入教学系统是顺应教育社会化的需要。合作教学模式依据的是社会互动、集体动力、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品格的培养。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合作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学习本学科所必有的观察、想象、预测、推理、验证、体验和探索等过程中发展交流能力和创造才能,培养民主精神和独立人格。二、合作形式与方法(一)师生间的合作1目标把握时的师生合作,例如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2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学生,除了应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人们与社会广泛接触、与他人建立各种各样联系的过程。无论是商业贸易,还是科学研究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个人事业的成功也要靠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小组活动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唯一活动方式,但"它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须"在活动的各个阶段中,引导学生体验与他人平等交流、开展合作探究的乐趣,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小组活动拓展了学生思维,丰富了课堂的情趣,师生在活动实践和问题解决中获得了合作带来的快乐体验。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教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要求人才不仅要有现代科技、文化方面的知识,更要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较强的竞争意识、平等的合作观念;不仅能够在正确认识自身的基础上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改造世界。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去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社会技能包括人际交往能力、顺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自我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能力等。一般情况下,高技能的人才能很快适应环境,能颀利建立人际关系,能理智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不良行为,而低社会技能的人,却不能与环境很好相容,不关心他人利益,行为上有严重的自我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课程在课程标准的“能力培养”中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要落实这些能力要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型学习方法来体现。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能突破学生主体地位与合作精神,有利于形成探究学习的情境,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