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玉华 《科协论坛》2005,20(3):41-42
榆林地区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科技发展离不开科协的推动,而科协开展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领导、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这是我们在创新实践中得到的切身体会。近几年来,榆林科协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创新思维,在活跃学术气氛、落实科普法规、普及农村技术教育、创建科普示范基地、推动榆林经济发展、履行桥梁纽带职责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发挥了科普工作社会主要力量、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为开发榆林、建设榆林做出一定的贡献,已成为“科技兴榆”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科协在信息化建设上努力探索,不断创新“互联网+科普”工作新途径,将科普信息化建设作为当前深化科协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抓手,以点带面,全方位推动威海市科普工作转型升级。一、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情况威海市科协加快科普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优势,拓展“互联网+”科普阵地,大力构建数字科普终端、网页端、科普e站、手机端、广  相似文献   

3.
尹文昌 《科协论坛》2008,(11):22-23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镇建设科普惠农“七个一”服务体系(即“建设一个科普宣传栏、一支科普服务队、一个科普惠农便民服务大厅、配备一部科普服务车、一个科普农资放心店、一个科普培训中心、一条科普服务热线”),搭建起科普惠农的大舞台,彰显了服务“三农”的硬效益,让广大农民群众尽享实惠,受到了省科协的高度评价:“为全省农村科普工作创造了宝贵经验,是重大的创新,是伟大的创举”。  相似文献   

4.
田英  郝文俊 《科协论坛》2011,(12):45-45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双南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典型的“村改社区”。作为全市科普益民计划试点社区之一的双南社区,在实施科普益民计划工作中,结合社区实际,提出了“科技、健康、和谐家园”的建设主题,围绕变农村为市区、变村民为市民的科普理念,积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社区科普工作,为筑建科普社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马金路 《科协论坛》2006,21(1):23-23
前不久,正值中央讨论制定“十一五”规划、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际,中国科协召开了全国农村科普工作会议,对在新形势下的农村科普工作进行了新的定位和布署,并赋予了农村科普新的历史使命。笔者以为:进一步搞好农村科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唐山市科协落实“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开展农民素质行动上,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活动“五个一”工程。即:抓好“一站、一栏、一员、一校.一中心”建设,“一站”是农村科普活动站、“一栏”是科普宣传栏、“一员”是科普宣传员,“一校”是科普学校、“一中心”是科普服务中心。活动站是在农村开展科普活动的主阵地,宣传栏是农民身边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宣传员是植根基层,直接面对农村的科普工作者,科普学校是农民培训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7.
《科协论坛》2011,(9):31-32
近年来,哈尔滨市科协农村科普工作中,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科技就是抓发展”的意识,使农村科普进入新农村建设阵地,充分利用中国科协有关“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政策,开展了“科普惠农强县”行动,逐步形成了以“科技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载体,“农民技能学校”、“科技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团”为阵地,“科技惠农信息网站”为平台的科技、科普兴农、惠农服务体系。“科技专业合作社”、“农民技能学校”和“科技专家工作站”等创新性工作连续3年获得市委市政府“振兴哈尔滨优秀创意奖”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加快发展壮大科普人才队伍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现实要求。在数字赋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科普资源平台汇集人才,提高其培养、使用效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市科普人才资源统计数据,发现科普人才开发使用的问题;以重庆市科普资源平台“科普重庆”为例采用个案研究,结合相关问卷调查,总结“科普重庆”建设发展的问题与经验;提出以此平台为基础,优化重庆市科普人才的数字化建设,建议在资源平台功能定位、基础作用、功能项目、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     
《科协论坛》2008,(9):48-48
《全国科普“站栏员”建设的基本标准和管理办法(试行)》颁布,以进一步规范全国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简称“全国科普‘站栏员’”)的建设和管理,共享科普资源,引导“站栏员”为公众提供优质科普服务,切实推进和加强基层科普工作。其内容包括总则、基本标准、责任与任务、指导与管理、附则5大类,共21条。  相似文献   

10.
宋南平 《科协论坛》2006,21(12):19-21
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财政部、中国科协对这项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从今年初开始,联合组织座谈、调研分析农村科普工作情况,在系统总结多年来特别是“十五”时期农村科普工作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部署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我主要讲3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科普报告团是全区科普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长期以来在全区的科普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普报告团推行“公众点菜,专家掌勺”的“菜单式”科普讲座,更是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帮助许多农民掌握了大量实用技术,有利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龙见香 《科协论坛》2010,(12):48-48
贵州省锦屏县果业协会自2007年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以来特别是对获奖后不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一头牵农户、一头连市场”的积极作用,围绕果业产业,抓科普、做示范、促带动、拓市场等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持续做好农村科普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科协论坛》2005,20(12):4-6
按照中国科协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服务“三农”的工作部署,自去年5月以来,我们全面实施了以建设科普宣传栏、配发科普宣传品、拓展农村科普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山东省科普村村通”工作,确定在3年内为全省82859个行政村每村建设一处面积为12平方米的标准科普村村通宣传拦,并每年为全省140个县(市区)、1554个乡镇和所有行政村免费赠送4套(每套8张)科普挂图.以此广泛开展农村科普系列活动.截止10月10日,全省已建成科普村村通宣传栏共33587处,直接编发科普挂图543000套.组织科技培训、咨询、宣传等活动6110余场次。科普村村通构建了科普新平台,成为农村科普工作的激活点种新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科普法治建设是落实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两翼理论”,实施大科普战略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系统回顾,探讨了我国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发展脉络、当前状况和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在“两翼理论”的指导下,文章提出了加强科普法治建设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大科普战略与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实施夯实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吴江市科协根据中国科协“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将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作为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积极争取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成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3年来,本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方针,结合我省的实际和“科普惠农计划”的优势,重点推进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的实施,把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放在了优先位置,带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全面开展。目前已形成“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科110”服务体系建设、“三站合一”工程、“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等5大板块为有机整体的科普惠农服务体系,构架起政府推动、科协主力军领跑,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大联合、大协作,众马一辕实施科普惠农计划,推动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17.
为繁荣科普创作、培育科普精品.推进科学技术普及与创新文化建设,广州市科协于5月30日在广州大厦举行“广州市科普创作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科协论坛》2009,(7):20-22
随着广州市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发展,推进文化广州建设,增强科普与创新文化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科普工作在建设广州“首善之区”,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和谐社会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广州市城区科普工作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努力打造科普活动品牌,推进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和经常化,不断提高科普服务能力,以社会化大科普的理念,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科普工作新体系,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抓手,推进社会化科普平台建设,以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的全面实施,科普工作沿着健康、有序、持续的路子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关键环节,是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红河州“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工作已成为科技战线的重要工作任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红河州科普工作与时俱进,取得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王淼  黄华新 《学会》2006,(7):58-62
“科普进社区”是我国科普工作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来,社区科普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于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科普进社区”应当坚持“三个有”原则,还应当实现两个转变,同时运行“四力合一”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