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班级讲台很少有干净整洁的时候,要么就是物品乱摆乱放.要么就是面目全“灰”,让老师无立“书”之地。本学期我为讲台设了个专职——台长。  相似文献   

2.
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班级讲台很少有干净整洁的时候,要么就是物品乱摆乱放,要么就是面目全“灰”,让老师无立“书”之地。本学期我为讲台设了个专职——台长。“台长”上任的第一天,就组织几个同学将讲台油漆一新,给全班同学来了一个惊喜,我当即就肯定了“台长”的工作。“台长”每天安排一个同学值日,值日生每节课后将讲台擦得干干净净。课堂上,科任老师看到干净整洁的讲台,都情不自禁地赞扬。于是同学们主动擦讲台的积极性更高了“,台长”的干劲也更足了。此后“,台长”便时时关注讲台,随时指导擦讲台的工作,班级的讲台每次被擦得油光发亮…  相似文献   

3.
刚开学不久,班级的卫生值日工作又被学校德育处“黄牌”警告!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在班级实施“人人有‘岗’,‘岗’‘岗’有人,竞争上‘岗’”的十二字方针。具体做法是:先把班级室内外卫生包干区按工作量大小、辛苦程度分成若干个小卫生值日岗,再由全班同学自愿“竞争”上“岗”。很快,“岗位”就在同学们自愿“竞争”中只剩下一个——整理讲台!讲台,一般很少有干净整洁的时候,要么就是物品乱摆乱放,要么就是面目全“灰”,粉笔头满台皆是,时常让老师们无立“书”之地,是全校各班卫生共同存在的“难题”,以往整理讲台的值日生常常是出力不讨…  相似文献   

4.
“不做‘教书匠’,要做研究者。”真的行吗?记得在我上中学时。有一位代数老师。要论他的著作、文笔。那简直是没得说,可是一站到三尺讲台上,他就懵了,两眼要么盯着天花板,要么盯着水泥地,要么四处张望,背自己写的教案……当时,我们班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代数老师哪儿都看,就是不看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也是“什么书都看,就是不看代数书”。同事很是替他惋惜。都说他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相似文献   

5.
近来报纸上登出了某些学校的些“创新做法”,包括拆除“三尺台”,美其名曰:“缩小了教师和学间的距离。”对此,笔者却感到无法同。三尺讲台产生于何时,未得考证只是连环画上孔夫子论道在树阴下学生们席地而坐不见讲台,那时有有教室、有没有课桌、有没有讲台是不得而知了。但是古往今来,讲就是教师的舞台,是教师的道具,使国内外的高等学府、成人学校也有讲台。即使诸如此类不论,拆“三尺讲台”的重大意义也难让人解,很难看出拆除“三尺讲台”“缩小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假有个讲台就拉大了教师和学生间的离,这么小心眼、这么…  相似文献   

6.
最近,教育界的“民主平等”气氛可谓越来越浓,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砸掉讲台”的学校越来越多,君不见各个媒体对各地第一个砸掉讲台的学校作为“民主平等”的典型报道已让人数不胜数。仅砸掉一个讲台,就成为改革的先行者,成为民主平等的典范,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只是笔者愚昧:不知讲台何罪之有?  相似文献   

7.
在我听过的一些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现象(一):当教学环节进行到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先是提出问题,然后就说“现在开始讨论”!此时,教室里立刻发出一阵阵“嗡嗡”的讨论声,让人感觉到好像每个学生都在小声发言。但教师大多在宣布“开始讨论”后仍把自己限制在讲台前,要么是一味站立等待,要么是借学生讨论的时间看自己的教案,要么急急忙忙准备下一步教学环节的内容,不下讲台,更不到学生中间去听一听讨论的内容,使教师与学生严重脱节。  相似文献   

8.
作文课上,学生作文,我在讲台前沉思,有个学生上来问“麻痹大意”的“痹”怎么写,我迟疑了一会,动笔写下了“痹”。再细想感觉好像不对,赶紧让学生拿《现代汉语词典》过来,查过之后确定了,才跟学生说就是这样写。前前后后折腾了三四分钟。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课堂上,众多教师不再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了讲台。应该说,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是件好事。至少,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以讲台作“阵地”、以讲桌作“扶手”的呈现“师道尊严”的教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当我们在看过了许多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情景之后,就会觉得,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令人称道,也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让人忧虑。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不懂得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法。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就是“弄巧成拙”。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既灵活又  相似文献   

11.
吴薇 《师道》2003,(1):60-61
我没有想到,孩子们会有这么多的苦恼和困惑。当我合起这本《和“巨人”对话》,崭新的墨香还在萦绕着我,我却早已陷入了深深的感动和沉思之中。柯岩老师的作品是从小就开始接触的,特别是那一首饱含着深情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每次读起都让我动容。怀着那样的敬重翻开这本《和“巨人”对话》,说实在的,起初,我并没有把这些被柯岩老师尊称为“巨人”的孩子们太放在眼里。我是一个高中一年级的班主任,虽然只有短短两年的教龄,可接触到的学生还不少,他们要么就是努力学习;要么就是过于贪玩没有端正心态,来来回回也就是那样的几个…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好地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原则,笔者做了让学生走上讲台的教改尝试.教改两年,成效显著.-.开课让学生上讲台说每堂课的开始五分钟,是我留给学生上讲台说的时间.教改伊始.只是让学生上讲台去说“上一节课学的主要内容”.目的也只是为了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和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后来,学生胆大了,演讲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让学生上讲台说逐渐发展起来:可以让学生提出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障碍,也可以让学生提出前学内容中仍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说教材的结构和知识体系、说教材的…  相似文献   

13.
多值逻辑就是承认命题有三种以上的逻辑值。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曾认为并非一切命题就是要么真要么假,譬如,“明天将有海战”,它述说未来可能事件,便是既不真也不假,而只是“可能的”。后来卢卡西维茨(1878-1956波兰人的后旅居美国)继承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大力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众多教师不再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了讲台。从一定程度上说,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是件好事。至少,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便于进行交流和合作。相对于以讲台作“阵地”,以讲桌作“扶手”的呈现“师道尊严”的教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当我们在听课时看过了许多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之后,就会觉得,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令人称道,也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让人忧虑。因此,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的是,教师走下讲台做什么?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从2001起,高考作文中就增加了“感情真挚”的写作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有思想、有内容的好文章来,而不是虚无、空洞的文章。可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不少同学的文章反映的思想内容,要么是“矫情”,要么就是“假情”。  相似文献   

16.
玩网络游戏的朋友都会有这种感觉,玩来玩击简直陷入了一种乏味的循环,睡觉、练级、PK、睡觉……如此日复一日。而所选的游戏,要么是千篇一律的韩国“泡菜”,要么就是生涩难懂的欧美作品……现在,《荣耀》即将登场,这是由国人制怍的第一款3D网络游戏,她的到来将给网络游戏的玩法与理念带来一场革命,也许会让你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7.
我叫颜妍。妈妈说,“妍”是美丽的意思,“颜妍”这个名字又顺口,又好听。可是,就是因为这个名字,让我在高中开学第一天里头,遭遇了一次“撞车”事件。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新班主任在讲台上点名:“Yanyan!”我应声答“到”,同时起立的还有一个高个子男生。  相似文献   

18.
“驱动之家”听说过吧,一个提供全面权威驱动程序下载更新的名网站,说不准你还经常去那儿下载新的驱动程序呢。“驱动精灵”的老家就是驱动之家,它是驱动之家推出的备份、更新驱动程序的软件,虽然现在也有其他一些备份驱动的软件,但是要么是英版,要么有时间或功能限制,但驱动精灵却是真正免费的……哎,先别急,要下载也得让我告诉你下载地址吧?再说啦,听我说过它到底有哪些功能、怎样使用,你才好拉下来就用啊!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文学课的教学,有一个根本宗旨是不能偏离的,即把文学课上得具有文学味。长期以来,中学课堂上的文学课没有将“文”和“道”的关系处理好,要么上成了“语文版”的政治课,成为“时代的传声简”;要么上成了生活课,成为“自然主义”的代言人,长此以往,让中学生鉴赏能力偏低,审美趣味偏淡,文学在学生心中卷不起波澜。  相似文献   

20.
惩罚与奖励一样作为教育管理的一种基本方式,往往是育人者手中经常用来规范孩子的‘法宝’:孩子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要惩罚、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某种要求要惩罚、孩子的言行不规范要惩罚……反正,惩罚就是育人者手中一张老面孔的“通行证”,但是这副面孔却过于呆板。过于冷酷,缺乏新意,没有一丝温情:要么抄作业,要么罚站,要么叫家长……可结果呢,孩子们的积极性并没有罚出来不说,逆反心理反而被‘惩罚。得格外分明。最近读到一则小故事,猛然悟出教育的惩罚原来也有自己的“体温计”。只有用好这支“温度计”,让惩罚充满暖意,富有情趣,才能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