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和地区对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建设国家及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都予以高度重视。本文结合技术科学思想、新巴斯德象限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借鉴英美E-科学与CDI创造的关于网络环境下推进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一体化的新鲜经验,深化和拓宽目前国家及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考虑到"知识发现对创新系统的支持"、"知识源公开和计算思维对知识发现的支持",以及"技术创新对知识发现的需求"三个方面,将"国家/区域创新体系"改革重建为基于互联网的国家/区域"发现-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激烈竞争中,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把提升本国决策竞争力作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大战略性措施。本文用时代发展的战略眼光,较为深入地分析和阐述了领导决策咨询工作改革与创新对决策竞争力提供的意义与导向作用,提出了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建设领导决策咨询体系的方法与步骤。[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知识竞争力概念的提出,将21世纪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本文从罗伯特·哈金斯协会对知识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出发,通过分析国际三大竞争力评价体系、国家创新体系中有关知识竞争力的相关要素,确定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与模型.  相似文献   

4.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丽丽 《情报科学》2005,23(9):1429-1431
本文首先通过数字揭示了我国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缺乏核心竞争力,然后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和创新三者的关系,指出知识管理和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笔者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最终目标,着重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大模块剖析了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知识网络动态与政策控制(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铮  马翠芳  王露  杨妍  朱斌 《科研管理》2001,22(3):126-133
知识网络是新近被认识到现象,随着各国提倡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网络科学界所重视。本基于知识由节点产生,节点间存在信息交流的事实,建立了一个能够反映知识网络动力学特性的基本模型,为了与公共政策分析联系,本参考神经网络的物理模型,发展了一个政策参与调控的知识网络模型,它将作为分析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投资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知识管理与文献信息数据挖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金中仁  陈振宇 《情报杂志》2004,23(12):89-90
介绍了知识管理和数据挖掘常用技术及应用,并就如何通过数据挖掘实现图书馆信息价值最大化,保持图书馆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论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不断发展,就必须打造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阐述图书馆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提出知识管理是构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8.
郭雯  张宏云 《科研管理》2015,36(4):22-29
设计已成为全球各国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获取产业竞争力,赢得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焦点。设计通过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为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创新过程中研发活动的重要补充。本研究基于互补性资产理论,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试图探究研发与设计的互补性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研发与设计的互补性资产关系总体上并不明显,但因行业差异、创新的新颖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且,研发与设计的采用并不具备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知识管理的本质,探讨了知识管理和创新的关系,指出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和知识管理战略,并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剖析高校科技创新的有关因素,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0.
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目标。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被视为“国家科技经济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重点评价了湖北省科技创新体系的知识技术流动状况,进而提出了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竞争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国际竞争的趋势和特点,揭示了当今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不再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而是知识和知识产权。基于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是当代国际竞争的本质特征。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不仅充分利用知识生产优势,依托知识产权、品牌和标准,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牢牢掌控高附加值产业或生产环节,而且还通过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国际贸易体制,竭力维护其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和地位。因此,为顺应国际竞争趋势,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不仅是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保证,更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12.
霍明远 《资源科学》2001,23(4):92-96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起源及发展研究入手,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系统+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补联动,从而成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引擎。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中可以发展,其中关键的一环:“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的未建设,它将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在21世纪初,组织和实施“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制造业创新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提出了迎接这一挑战的发展战略——即制造业创新战略。这一战略主要包括我国制造业创新的战略目标、获得先进制造技术的战略措施以及如何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霍明远 《资源科学》2001,23(4):86-91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而且由于中国的国情,它还应该包括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和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该文就是专论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观念与文化落后,必定导致经济落后,要想超前发展,第一就是观念与文化创新。舍此就很难在中国发展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5.
二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体制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明远 《资源科学》2001,23(4):79-85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而且由于中国的国情,它还应该包括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和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该文就是专论体制与制度创新在建设中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其更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并以企业、科技、土地、财政和户籍等5个体制与制度创新为例进行了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及知识管理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关键要素,知识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正确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以及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构建了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杨建超  尹洁  吴洁 《情报杂志》2012,31(8):182-187
增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时于提高组织学习能力、促进组织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来自于江苏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的136份有效问卷调查,从知识特性、情境特征、知识源特征、知识接收者特征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经过统计检验,验证了知识因果模糊性、学习文化、制度支持、知识源沟通编码能力、知识接收者沟通解码能力、吸收能力、团队规模、团队结构对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的显著性影响.通过识别关键影响因素,提供管理策略,以促进知识转移绩效和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背景下中美国家实验室信息公开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公众对国家实验室的关注度、实验室网站的影响力,以及实验室信息公开化内容的绩效评价三个方面,对比分析美国部分国家实验室信息公开化程度,研究发现,中国国家实验室在信息公开化的程度、影响力以及公开内容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科技将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如何从规模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型,进而以可持续创新引领区域均衡发展,是保障城市和谐良治的关键所在。本文以首都构建可持续创新的首善之区为实证案例,从经济运行、社会运行与环境运行的互动影响入手,阐述了可持续创新的首都城市运行理念、格局与路径,系统梳理了首都城市运行的政策体系、管理体系和科技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城市运行与发展进行了战略审视。  相似文献   

20.
隐性知识管理及基于网络的交流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KM(Knowledge Management,知识管理)尤其是KM中的隐性知识的管理对企业提高创新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隐性知识管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首先阐明KM必须同时兼顾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着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内隐性知识的转化历程及隐性知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提出了企业进行隐性知识管理的框架,并基于该框架模型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隐性知识交流共享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