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考试,是语文课程改革进程中日益受到关注的热门话题。考试的基本属性是一种教学评价。作为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其根本目的是让教师更加有效的教,让学生更加有效的学,让语文课程更为有效的发展。这里,让我们试着审视当前如火如萘的语文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应该在语文考试中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考试理念,让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更多关注如何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试从让试题贴近生活、贴近融合、贴近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小学毕业生质量检测命题探索,力争在考试中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充分发挥考试这一评价手段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正确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那么,作为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让教师更加有效地教,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让语文课程更加有效地发展。因此,语文考试必须坚持开放的理念.引领学生在开放性的语文试题中彰显个性,  相似文献   

4.
李仲武 《教师》2010,(23):38-38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课程评价的改革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实际出发,根据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要求,探索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新思路,是我们中学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发展性课程评价引入语文考试改革中,在发展性教育评价规范性评价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语文课程不断发展为目的,力求发掘发展性教育评价对语文考试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语文课程评价的一些新的理念和变化,论述语文测验、考试和语文课程评价的关系,并尝试提出使用的原则以及注意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课程评价的改革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实际出发,根据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要求,探索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新思路,是我们中学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发展性课程评价引入语文考试改革中,在发展性教育评价规范性评价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语文课程不断发展为目的,力求发掘发展性教育评价对语文考试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今年吉林省语文学科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改革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注重内涵、注重质量的大背景下实施的,坚持把考试评价改革与学科教学改革以及与学科质量评价结合起来,着力在体现中国语文教育传统、母语文教学规律以及探索语文课程改革与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学承载着丰富、深化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的任务。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此时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无论是在知识还是文化涵养层面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是绝大多数教师关注的问题。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却存在一些矛盾,对教学起着阻碍作用。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谈谈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矛盾及解决策略。一、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的矛盾语文教学中课程教学与考试间的矛盾是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最根本的矛盾。语文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认识更为广博的人文知识,让学生在人文素养上有良好积淀。然而,各个时期各种形式的考试却给语文课程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改革存在不少问题,片面追求分数,语文教师整体素质不适应新课程,较多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不适应新教材和新课程。要积极稳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必须改革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让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有个适应新课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是对语文新课程推进进行学业纸笔验收的纲要性文件。其对一线教学的引领意义丝毫不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语文课程标准。制订和颁行新课程考试大纲,是一项创造性工程,经过了多方面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作为整个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特定过渡时期的评价方案,新课程考试大纲在我国语文高考历史上迈出了初具创新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古老的命题考试评价,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仍然是语文学科评价的一种方式。如何改革命题考试评价,让它彰显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近几年来,笔者根据所处的农村学校比例大,农村学校语文阅读资源不足等特点,以“活用教材资源,提升学生素养”为理念,对农村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命题如何用活教材资源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杨裕海 《江苏教育》2007,(24):16-18
考试,是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其目的必然就是:促进师生这一“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引领有效教学的方向,让教师更好地教,让学生更好地学。  相似文献   

13.
许少曼 《文教资料》2013,(12):36-37
语文课程评价得当与否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但当前的课程评价仍把书面考试当做评价的唯一方式,导致评卷场上屡屡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严重制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评卷就是当前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一扇窗口,从中可以窥见课程评价的现状。课程评价改革的关键是机制,是观念。唯其如此,才能远离功利,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考试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应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历来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考试命题要注意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这样,考试作为一种较公正、客观又严格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才会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形式并发挥其特殊的功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考试命题应凸现“五性”——人文性、整体性、工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让考试命题与课程改革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我们对各设区市选送的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小学语文期末试卷进行分析,力图从中总结经验,深入探讨小学语文考试改革的实际问题,通过语文考试改革对我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行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3,(A3):15-16
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实践性教学趋势日益明朗,这种改革思路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一致,也是高职语文自身发展使然和课程改革的必然出路。在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中,应突出实践性教学,从教学思想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按照实践性的要求,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试题命题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双刃剑、是指挥棒。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教学评价手段之一的考试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考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检测环节。它不仅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改进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如何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课标精神为准绳,探索语文考试命题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考纲”)是对语文新课程进行学业纸笔验收的纲要性文件,对一线教学的引领作用丝毫不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与语文课程标准。制订和颁行新课程考试大纲。是一项创造性工程,经过了多方面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作为整个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特定过渡时期的评价方案,新课程考试大纲在我国语文高考历史上迈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一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轰轰烈烈的语文课程评价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评价的功能仍然是甄别和选拔;考试命题的改革在形式上做文章;“语文成长记录袋”、“语文评价表”过于机械繁琐;试图构建全方位评价体系而制作的各种语文评价表流于形式。对此,笔者认为切实转变观念是关键。应对思路是:语文课程评价只有以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发生的影响为立足点,才能演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只有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评价上的主体作用为切入点,才能从根本上打破考试命题改革在形式上做文章的局面;只有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言语智慧为重点,才能克服“语文成长记录袋”过于机械繁琐等现象;只有以寻求到适合语文课程的评价策略为支点,才能摆脱流于形式的各种语文评价表的困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认识的误区和教学操作上的失误:“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多说多讲,让学生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开展“自主、合作、探宛”式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大家共同研究问题;鉴赏课文写作之美只通过反复诵读就可实现;对课程改革与考试的关系认识定位不准确;新课程要淡化语法、修辞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