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经济学原理,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实施资源替代战略应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建立要素配置的正常秩序;二是调整价格政策,促进要素配置的合理替代;三是改革产权制度,防止自然资源的滥用和流失。  相似文献   

2.
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初中地理教材配置了各类地图:有反映地理事物面目的素描图;有说明地理事物成因的示意图。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着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优化生产力要素配置的角度并结合西部实际,对我国西部地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路径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西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应当是:降低发展成本,这是基础;培植产业集群,这是重点;加快原始积累,这是是核心;吸纳技术要素,这是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略论教育投入要素替代蒋同甫刘志成当前,在教育领域采用电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比例越来越大,教育投入要素替代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对教育投入要素的替代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全面地认识广播电视大学办学规律和办学模式。一、教育投入要素替代的意义教育...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实施,高校的教学质量系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从人力资源管理上看,高校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从物力资源管理上看,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物力资源的要素组成也相应庞大而复杂;从教学活动管理上看,课堂教学管理、教务管理、教学实习管理、学生工作等比原来要宽广得多。要适应发展了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就必须建立多维动态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在发展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要素的效能;实现物力资源管理要素的优化配置;规范教育教学活动管理要素体系。在注重横向结构的同时,注重纵向结构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全要素生产率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从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其衡量指标应是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特别强调投入要素的质量,而在我国投入要素质量最差的是人力资本,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应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抓紧培养和造就企业家;全要素生产率还要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此,要解决我国产业结构的“超稳定性”问题,而结构性矛盾要由资本配置的结构性调整来解决,对亏损企业不是在现有结构上扭亏,而应在结构调整上找出路;要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应由政策推动转向体制推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16个省域的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的二维分析框架,将内容分析法作为编码、统计和分析的方式,探究各省域地方政府的注意力配置差异。研究发现:在政策工具上,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整体与中央趋同,偏向使用环境型工具,缺乏对需求型工具的使用;此外,各类政策工具内部子工具的使用比例差异悬殊。在政策内容要素上,地方政府对建设目标的注意力分配不够优化,偏向满足儿童物质层面的需求,缺乏对儿童权利实现的保障。建议地方政府平衡使用政策工具,优化政策工具配置,协调内容要素覆盖,形成地方特色,加强对儿童权利的关注,保障儿童基本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农地资源配置的宏观、中观、微观主体在配置农地资源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配置目标、决策方式、调控手段以及关注的要素等方面均有显著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个层面的农地资源配置主体,配置农地资源时都应避免规模效益偏差、时序效益偏差、布局效益偏差。  相似文献   

9.
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是实行市场化配置,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如果窒息了劳动力要素市场的配置,其他要素的合理使用以及新要素市场的创造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0.
单个商品生产要实现价值产出最大化,面临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但任何一种方法的价值效应都是有限的,在单一要素变动的情况下,边际价值成本应当等于边际价值收益,在多种要素同时变动并优化配置的条件下,如果价值收益不变,应采取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如果价值成本不变,则应采取收益最大的要素组合,这一组合实际上就是等价值成本曲线和等价值收益曲线的相切点。  相似文献   

11.
政府在西部开发中应具备和履行的职能有: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功能;经济要素宏观配置的功能;制度安排的功能;政策与机制创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怀君 《天津教育》2014,(17):20-20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均衡配置。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均衡配置教育要素资源,在教育要素资源中,人力资源,即干部、教师资源的配置是最关键的,配置的难度也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3.
拥有同样治理体系、结构或制度的大学在治理绩效水平上存在天壤之别,往往源自于差别化的治理能力。当前发展新征程下,转向治理能力的研究,不仅能突破和弥补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壁障和“能力不在场”的缺憾,也是我国大学治理现代化改革往“下半场”转进的现实需要。基于要素-资源的视角,大学治理能力作为大学实现治理目标的综合性力量,就其本质而言是大学对其拥有的各种要素进行配置过程中的影响力、控制力及其效果的综合体现,表现为所能生产的资源的多少。在大学治理能力生产中,院校作为行动者和要素配置的平台,承担着从“潜能”(要素)到“显能”(资源)现实转化的中介角色。院校对相关要素的配置,不是简单的要素加总,而是现有时空条件下最大治理成效获取的配置,并形成对要素利用、探索、再利用、再探索的良性治理循环。在具体的配置方式上,院校要根据要素在不同维度上所具有的时效性、流动性、离散性和稀缺性,相机采用或综合采用研判、响应、转移、联结、转换、延展等配置方式,从而将大学发展所需的资源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出来。  相似文献   

14.
主要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途径和资源合理使用途径的问题。关于前者,文章提出:环境保护需要伦理规;保障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环境、经济等要素需从此消彼长归于相互促进。关于后者,文章提出:面对资源的相对缺乏,可以借鉴“静态经济”的构想;对再生与非再生资源实行合理的效益配置;科斯定理与庇古税二者各有千秋,其中,产权途径在中国的应用既受到诸多制约,同时也有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领域的效率变革强调的是在“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理念下提高教育系统的整体产出。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发展出现了“为效率而牺牲公平”“为公平而牺牲效率”“为效率而效率”的效率误区,走出基础教育发展的效率误区需要拓展效率视野,提升效率层次,追求效益优先。进而要选择适宜的效率变革路径来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即:以治理现代化推动“要素配置效率”;以深化学校改革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大教育科研力度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效率;构建效率/效能评价体系以保障基础教育领域的效率变革。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视角,对2016年以来中国研究生院高校136份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发现:中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政策在使用命令性工具的同时伴有激励性工具,但能力建设、系统变革、劝告三种工具使用频次较低;政策内容要素侧重对建设内容、建设路径、建设结果使用的规定,关于建设原则和建设目的的规定频次较低;初步形成了依据政策内容要素特性配置基本政策工具的原则。这些特征反映出中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政策坚持约束与激励相结合、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日益明确等,但也存在如下问题:命令性工具使用过溢导致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系统变革工具和能力建设工具使用不足导致师德师风建设缺乏长期规划;政策内容规定过于细化致使教师难以形成师德自律;政策内容要素与政策工具匹配性不足致使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有待提升等。未来需要促进政策工具选择的多元化,在政策内容要素中强调师德自律之养成,注重提升政策内容要素与政策工具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实现劳动力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关键。因为劳动力是全部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如果窒息了劳动力要大的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难以充满活力的。只有把劳动力要素配置市场化,并且把它放在与生产资料、资金市场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教材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各类地图:有反映地理事物面目的素描图;有说明地理事物成因的示意图。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古人的很多咏萤作品中,萤火虫和园林诸多要素紧密相连,囊括了古代园林萤景营造与观赏的渊源,其中蕴含宫苑放萤、仙庄飞萤、宅院赏萤等园林萤文化。《全唐诗》中记载了丰富多样的园林萤景,耙梳《全唐诗》可管窥古代萤火虫景观与植物造景、水景、石景配置的丰富景观构成;古代园林萤文化与《全唐诗》中园林萤景配置可以为现代园林萤景营造提供新思路,有利于推动萤火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作为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本研究选择29份省级“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作为样本,基于政策要素与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对其中关于“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描述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各省级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均清晰呈现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内容,但存在政策工具内部组合失衡、政策要素指标分布不均、政策要素与政策工具配置存在差异等问题。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协调政策工具比例,完善政策工具组合,精准政策要素定位,强化政策内容供给,优化政策要素与政策工具配置并增强二者协同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