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明全 《历史学习》2003,(12):12-13
1783年英国承认北美殖民地独立。独立后的美利坚合众国长期并存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即北部以雇佣劳动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南部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种植园奴隶制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南部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也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理由有三:第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南部种植园经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是以利润多少为转移。1793年,惠特尼发明轧棉机,机器操作取代手工劳动,效率提高149倍。后来,蒸汽机为动力用在轧棉机上,效率比手工劳动提高1000倍。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展开,纺织工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形成发展的具体过程,简单地说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主线为两条:一条是世界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化。表现在经济方面:经济形态上资本主义经济取代封建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上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政治方面:民主代替专制,  相似文献   

3.
【专题导读】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 ,这个术语指18世纪到19世纪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的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方面均引起了根本变化 ,给人类历史带来了巨大影响。但是 ,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工业革命的标志和它开始的标志是一回事吗?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 ,下面我们分别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5.
蔡权 《新高考》2007,(5):48-51
【考点指津】 1.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时从资本主义生产最基本的因素入手,结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内容归纳。  相似文献   

6.
高中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谈到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工业革命从哪些方面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呢?一、从生产力角度看,工业革命壮大了资产阶级的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的直接结果就是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机器的使用使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1770—1840的7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了20倍,各部门的产量成倍增长。英国1770年生铁产量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4万吨,增长了5.6倍;棉花加工量同期增长了40余倍;煤产量1770年为260…  相似文献   

7.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由它开始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在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开展,就是工业化过程的开始。18世60年代  相似文献   

8.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仅表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趋势,同时也增强了社会主义以和平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的可能性:所有制关系的新变化奠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物质基础;阶级矛盾的缓解以及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的缓和使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9.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工业革命的含义与背景1.含义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厂制的过程.它被称为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二浪潮.  相似文献   

10.
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在西方资产阶级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此实现由手工劳动向机械生产的过渡。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是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状况、爆发于英国的原因、对英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利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学文科》2006,(1):53-56,92-93
识记: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工业革命的含义。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特点。第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 理解:概述历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活动:收集有关报道、资料,证实当代资本主义闰家的性质没有改变,并以此为内容,练写脚本,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在班上展示。收集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仅表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趋势,同时也增强了社会主义以和平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的可能性:所有制关系的新变化奠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物质基础;阶级矛盾的缓解以及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的缓和使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3.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阶级为了谋求更多剩余价值,要求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因此光荣革命是大机器生产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资料梳理】1.近代化的涵义。近代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过程。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核心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其内涵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转变: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政治制度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转变。中国的近代化与世界发展息息相关,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乃至国际关系的变化,都对中国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工业革命的深入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准备了社会经济的前提条件。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I业,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且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同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缓解,而且矛盾更加剧烈。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财富日益增多;另一方面,资本家把机器变成残酷剥削工人的工具,把工人推向贫…  相似文献   

16.
作为技术研究者的马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旨在于讨论马克思的社会变革理论中技术和科学的地位与作用.文中强调了技术与经济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关系,同时驳斥了将马克思当作技术决定论者的粗浅观点.马克思把技术看做人类和外部物质世界之间的媒介.通过对科学与技术的区分,指出机器生产的出现和科学在生产中的运用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大意义.马克思还分析了资本品部门的特殊作用和资本主义趋向大规模生产的必然性,以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创新的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要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优化教学程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努力寻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最佳结合点,以提高课堂效率。我们认为寻求最佳结合点,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新授世界史《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师紧扣工业革命就是不断发明和大量使用新机器的过程这一要点,充分利用学生对机器的新奇感和已有的认识作为加深理解的信息源,列示下列问题:①工业革命发明使用了哪些新机器 ?②在哪一部门首先发明使用了新机器 ?后来被哪些部门改进采用…  相似文献   

18.
刘波  刘丽萍 《新高考》2007,(5):57-60
【考点指津】 1.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产生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封建社会,必须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日益暴露的情况下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破坏陛的深刻分析和认识,马克思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丰义所代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是由工场手工业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其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呢?本文拟从社会环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优越的自然条件、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对外贸易、生产技术已经成熟、自然科学的进步等七个方面做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但是在当代,特别是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不但没有被“否定”,反而发展得更快,社会主义不但没有取代资本主义,反而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那么怎样看待全球化条件下的两制关系?本文试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过程性角度出发,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及冀具体历史进程与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