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朗读,是语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之一,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我国著名教育家、语文教学专家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训练,最重要的是语感训练."而朗读训练又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由之路.因此,小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应注意如下"五个要":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教学中关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浩润 《考试周刊》2007,(32):62-63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语感的培养应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笔者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点做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训练朗读着手,让学生积淀语感;从揣摩、品味语言着眼,让学生丰富语感;从整体感知课文着力,让学生体味语感;从读、说、写结合着意,让学生提升语感。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文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无从下手,找不到解题思路,致使许多学生放弃了对现代文阅读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有效地教学方法,引导、带动学生学习。语感教学法注重学生平时对现代文的朗读和解题思路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现代文语言语感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学习能力。一、现代文朗读训练中语感教学法的应用(一)扩大现代文朗读的范围在现代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认为许多现代文并不适合学生朗读,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许多不同文体的现代文都能通过朗读来培养语感。例如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朗读科技文章,可提高学生对结构复杂的长句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让学生朗读抒情散文,可提高学生对文章语言语速、语调、语气的感悟能力,分清语言的轻重缓急;让学生朗读说明文,可提高学生对形象说明风  相似文献   

4.
李袁峰 《教师》2010,(20):41-4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是最为重要,同时也是最容易忽略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朗读作为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充分发挥朗读对语言感知、理解、运用、积累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5.
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化学生的朗读训练,感受语感;指导督促学生背诵,强化语感;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训练语感;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深化语感。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1996年《中学语文》第11期第10页)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感能力呢?一、强化朗读训练朗读是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用普通话朗读是培养初中生语感能力最重要的一环。朗读训练有两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学英语靠语感,学语文也是如此。就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就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而对语感的训练主要是朗读。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很多的时间都是用来讲解提问,读的时间很少,甚至是没有读的时间,忽视了朗读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它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8.
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是传统阅读教学的精华,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形成良好语感."学生语感能力的最直观表现就是其朗读水平的高低,它的形成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运用多种有效的措施,经过长期的训练来培养.笔者拟就当前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谈点想法及做法.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而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语感的性质和语言学习的规律也决定了朗读训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不但应该是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缺少的,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教师必须明确朗读教学的特点、要求并掌握一定的朗读训练的技巧,及多种朗读训练的方法,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0.
语感是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不断实践和感悟而产生的.对学生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感训练的主要途径有:加强朗读训练,读中感悟;运用形象感受,境中领悟.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对阅读文本语篇的感悟力即语感的培养。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基于语感训练模式下的阅读教学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采用量化模式、强调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对字词的感受力和掌握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陶冶情操、增强语感的作用。本文先分析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然后探讨如何加强朗读训练,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的语言训练活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是对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最简洁实用的方法。新课标中强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因此,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一.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语文课本中情感型课文,为我们加强朗读训练提供了内容。读前有一定的训练目的,或为理解文章字词,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读;或为  相似文献   

15.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朗读训练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6.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充分重视语感的自觉与训练。从本质上说,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直觉把握能力。阅读教学中将朗读、默读、品读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语感”通达之时,便是他们直达“文心”阅读之始。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训练内容.朗读的好坏直接体现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又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注意引发学生的语感.一、范读课文,引发语感在初读课文阶段,通过范读,引发语感.文章是书面的无声的语言,语言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  相似文献   

18.
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化学生朗读训练,感受语感;指导督促学生背诵,强化语感;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训练语感;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深化语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积累语感;指导学生切身体察,获得语感。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训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阅读基本训练,是眼、口、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由此可见,加强朗读训练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20.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直观的、综合的语言感知能力。为了提高学生顺利交谈和流畅阅读的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而通过直觉思维训练来培养语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强朗读训练,注重语言积累,学会广征博引,积极披文入情,都是对学生进行的直觉思维训练,都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