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邮博览》编辑同志:您们好! 我想向贵刊请教一个问题:包裹单上的许多投递戳已改为电脑打印戳,这种戳与实际日戳有一定的差别。请问这种  相似文献   

2.
读者的希望     
订阅《上海集邮》已有一段时间了,觉得贵刊的内容和形式都不错,就是有一个“缺点”(我认为是缺点),作为她的忠实读者,我很想说一说。 我一般在每月月底收到当月的《上海集邮》,有  相似文献   

3.
陈保芳 《集邮博览》2011,(11):M0002-M0002
《集邮博览》先后主办了“第一次……”和“集邮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等等征文活动,现在又发出了“我与博览的故事”征稿启事。笔者以为征文举措很好,能让多方受益。它可以加强编、作、读互动,既为读者提供写作指导与契机,提高作者的参与积极性、写作兴趣和水平,同时又能丰富贵刊稿源(虽然如今贵刊稿源蓄水丰满,但办刊需稿尤如韩信点兵一多多益善),活跃办刊氛围,提高广大集邮者对《集邮博览》的关注。期盼今后继续“征”下去。  相似文献   

4.
文化与集邮     
有“集邮文化”的说法,也有“集邮长知识”的主张。不管这些说法的科学性如何,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集邮属于文化范畴,集邮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想结合我的集邮经历和见闻来分析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2年的邮票年册,在集邮公司买要152元,在“游商”手里买要130元,在邮市上买竟只有120元!年册,年册,买你究竟要花多少钱! 岁末年关,又该到取“年册”的时候了。我满怀欣喜,来到集邮公司,买到属于我的那本2002年“年册”。这时,一位“游商”漫不经心地走过来,他看了看我手上的年册,小声说:“想买便宜的吗?”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本人从《北京集邮》创刊以来,一直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后来改名为《集邮博览》,也从未间断订阅。近年来《集邮博览》大规模扩容,从原来的每期48页扩大到96页,刊费也相应增加。现在的杂志把原来“集邮研究”的内容都加了进去。“研究”、  相似文献   

7.
居言 《集邮博览》2003,(5):12-12
“我国是集邮大国,但不是集邮强国”,这是自中国’99世界邮展后,不时从报刊中传出的一种观点和信息,这对我国的集邮者,乃至国家的集邮事业,都是一种激励:要做集邮强国。我国集邮者有1000多万,在册的会员有300多万。“集邮大国”之称,我想可能由此而得名,因为这两项绝对数字,其他国家暂时无法攀比,尚可为尊,交代过去。  相似文献   

8.
轻轻一“E”     
3月5日参加上海集邮节开幕式,遇到《上海集邮》编辑罗琳,问我:“5月号的稿件写好了吗?”哦,杂志发稿要提前一个多月,我还没想过呢!身边是热热闹闹的集邮节景象。天公并不作美,细雨濛濛,以致开幕式不能在广场举行。市邮协副秘书长羌陆明一个劲地招呼:“请大家晚点上电梯,会场里挤不下!”  相似文献   

9.
集邮界有句名言: “惠我以邮票,不如惠我以邮识。”倘若没有集邮文献资料的搜集,倘若没有集邮报刊供阅览,倘若没有集邮图书出版,要进行邮学研究,将会收效甚微。由此, “惠我以邮识”的说法日益为邮人所接受。集邮文献的范围较广,大体可分为:集邮学术专著、集邮工具书、邮票目录和图鉴、邮政和集邮史料、集邮普及知识读物和专题邮票图集、图册等。笔者对集邮学术  相似文献   

10.
《上海集邮》2007,(4):2-3
贺信 尊敬的各位集邮同仁、各位来宾: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2007年上海集邮节隆重开幕,我代表上海市集邮协会、上海市邮政公司,向关心和支持上海集邮事业的领导和朋友们,向为上海集邮事业辛勤耕耘、积极奉献的集邮工作者、爱好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1.
丁夫 《集邮博览》2013,(4):56-56
看了贵刊2012年12期何忠先生的《北京的“纪念邮戳卡”》一文,不禁引起了我的一次回忆,那是1981年的事。我虽然集邮多年,但对纪念邮戳卡还一直未曾涉及。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为维护贵刊的声誉,为维护广大集邮文献爱好者的权益,本人愿以亲身经历,揭露山东临沂罗庄区的王××和孙××伪造贵刊的恶行,他们在《集邮报》的“联谊会员交流园地”栏中,以及他们的使许多邮友上当受骗。赝品的特点:①纸面光洁白净,吸墨性较差,纸质较脆,韧性差;②印刷粗糙,同一页上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差别很大,如刊头上红色的“海”字、“集”字和大号的“会”字,以及第4、16页上的文字,模糊不清尤为自办小报上刊登广告,以80—150元的价格出让或交换原版《上海集邮》创刊号(《上海市集邮协会会刊》),明显。制作者还在每本的刊头盖上…  相似文献   

13.
金手指点评     
嗨——大家好!“金手指点评”时间又到了!是不是心里早就盼着我来了——哈, 看我真没把自己当外人吧!看看又有哪些“自己人”给我们来信了! 四川成都的李复蝉女士说:“我阅读贵刊有3年了,最初是我们单位的同事、老朋  相似文献   

14.
集邮百科     
江苏读者沈奚来信说,最近收到广州邮局寄出的新式包裹签条比较特别。尤其是在收寄局和寄达局的邮政编码后面的“17”、“01”和最后的“07”不知代表何意。请求解答。答:这枚在部分省市邮局试用的新型条码是根据国家邮政局标准化指导性文件《国内给据邮件条码签》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集邮,集邮为什么的问题,这是每个集邮者必须回答的问题。什么是集邮,比较容易回答:集邮就是收集与邮政有关的票、封、片、戳的活动。集邮为什么?回答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人而异:有人集邮求知,有人集邮求美,有人集邮怡情,有人集邮延寿,有人集邮求财;我集邮求快乐。最近,龙岩市刻制一枚宣传戳“一人集邮,全家快乐”,把集邮宣传到点子上了,引起许多集邮爱好者  相似文献   

16.
金手指点评     
嗨!我来了!“金手指点评”时间又到了!又有好朋友来信了!贵州省毕节地区的李炳连先生来信说:“每期中老年《健身科学》我几乎都一字不漏地读完,这本刊物对我们全家的养生保健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如在饮食方面,我们基本遵照洪昭光教授提出的‘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来安排,可见贵刊给我知识,给我经验,给我实践操作技能,它是我案头必备的读物,我已不能缺少她。明年,我还准备给两个亲家也各订一份,使他们也能分享科学的保健知识。与同类型刊物相比,贵刊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办《健康宝典》是个创举,是特色,也很实用,内容集中,资料性强;2、贵刊…  相似文献   

17.
在《集邮博览》第4期上,刊登了笔者一篇文章,本意是想对“没用说”一文涉及邮政部门使用“标签”问题,作一些业务方面的介绍。要介绍,就不免要涉及具体问题。于是写了《北京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还要先说明的是,发给《集邮博览》时所用的标题是《北京是否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的探讨》,因为内容是“探讨”,所以是文最后写道:“北京在邮政快件开办之始有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北京6支局在开办邮政快件之时,是否用过5位数的邮政快件标签?这一点,(北京集邮者、)北京邮局(和《集邮博览》)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8.
本人是徽章收藏爱好者,平日也爱阅读《集邮博览》,自贵刊开了“收藏”栏目,成了我增长各方面收藏知识的一个渠道。看到2012年11期有介绍抗美援朝纪念章的文章,本十分高兴,但认真阅读后却非常失望,  相似文献   

19.
拜读了施慧中先生的《试论文献集邮》(参见本刊2002年第8期)之后,也想说说我对“文献集邮”定义的一些看法,供同好参考。首先看《中国集邮大辞典》给“文献集邮”下的定义是“收集、研究与邮票、集邮、邮政史有关的文献资料的集邮类别。”同时,该《辞典》还对“集邮文献”做出了如下的注释:  相似文献   

20.
谈起“集邮”,使我常常想起半个世纪前的一桩往事——因集邮而飞来的横祸,至今还有惶惶不安之感!真是应了一句老话:“闭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记得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的单位西撤大后方,而老父患病在床,只得留在孤岛上海。虽心系国家之安危,但一介书生无退敌之力,只得以集邮消磨时光,继续和新光邮票会的会友们一起钻研方寸之中的学问。 1943年年初十的下午,家人还在新春的气氛之中,突然有一男一女闯入我家。男的面目狰狞,我以为是强盗,便招呼邻居报警,结果得罪了来者,闯下大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