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展阅读的研究和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展开的,其基本做法是就语文教学中某一阅读素材相关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3.
《辽宁教育》2022,(16):94-96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到,语文课程要“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确保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提到,语文课程要“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语文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对学生的阅读量要求也更高。群文阅读是符合新课改趋势和新课标要求的阅读教学实践。近年来,研究者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整本书的阅读越来越被重视。然而传统的整本书阅读模式不免让学生觉得过于枯燥无味,不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更高效地整本书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6.
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也规定了“每个小学生小学六年的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校“儿童课内外阅读实践并行发展研究”课题组的教师经过几年的实践与跟踪,针对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8.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不但要搞好课堂阅读教学,更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阅读。用真情去拨动学生的情弦,点燃学生的阅读火苗。  相似文献   

12.
问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为什么明确提出“1~ 2年级要多认少写”?答 :老师们知道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 ,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 2 1世纪是信息社会 ,一个人获取信息的快慢多寡 ,与个人、与社会至关重要。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为了使小学生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 ,所以 ,从修订版教学大纲到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低年级识字 ,要认写分开 ,多认少写。《课标》提出 ,1~ 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 1 6 0 0~ 1 80 0个”。人教版课…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国家教育部分别颁布了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义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1~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一识字策略的改变,大大加快了学生认字的速度,为学生及早进入阅读奠定了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也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是小学一二年级,即8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  相似文献   

15.
孙向阳 《贵州教育》2022,(10):12-15
<正>2001年7月,教育部制定出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此再次进行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阅读主要由课内和课外两部分组成。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各个年级段的阅读量。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的建构文本意义”,文学阅读评价要做到“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地解读”。可见,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书的积极意义是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要求:“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要重视阅读方式方法的实践”。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