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环境危机对人类造成的生存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类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重新思考和定位的结果.生态学既是人类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工具,又客观地反映了人类认识环境的成果;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阐述,使它成为现代环境意识的理论基础.因而,生态学知识教育应作为环境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2.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环境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而体育环境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体育环境初探,建立体育环境学科体系,以营造良好的体育自然环境和体育社会环境氛围,提高认识,树立体育系统意识,合理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全球的环境危机促使人类倡导环境教育,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高环境意识。化学贯穿于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依靠化学。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原则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良性环境意识是人类对环境本质、环境系统科学、整体的认识。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是构成环境的要素主体,地理学知识是人类环境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在知识和方法论层面对人类确立良性环境意识。做好环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系统培养从事环境工作专门人才,还是培训在岗从事环境工作人员以及对公民进行环境意识培养,地理教育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许伟泽 《教书育人》2000,(15):24-25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空间。20世纪以来,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忽视了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以致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环境问题愈来愈成为全球性问题,环境保护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环保事业的兴衰,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鼓励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一项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认为人类与环境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这对正确处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以及解决当代环境问题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闫增利 《考试周刊》2012,(13):195-195
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与环境是辩证统一的。人类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环境与发展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时带给人类不期而遇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环境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教育是改变人类传统价值观、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和理论起点。环境教育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时刻以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为核心、以后代对环境的永续利用为己任。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青少年作为21世纪的主人,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让他们行动起来,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必须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初中教育的整个过程、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环境保护政策已经被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学历史教材中包含了一定的与环境问题有关的素材,历史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环境观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知识经济在许多方面改变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并由此丰富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推动了人类环境观的新发展。新的环境观不仅包括环境系统观、环境承载力观、人地协调观、环境道德观,而且包括环境产业观、环境效益观、环境开放观和环境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环境危机催生了环境运动,环境运动孕育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环境伦理。非人类中心主义之生态伦理观正在向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发起全面挑战。在非人类中心主义之生态伦理观影响日盛的情况下,现代环境法之哲学基础应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法律观向生态中心主义法律观的转变,调整对象应实现从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向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转变,法律主体应实现从人到非人类存在物的扩张。将法律权利主体从人类扩展至动物、非人类生命体、乃至自然物是法律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去。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社会影响环境,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5.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事实证明,环境问题的缘由主要是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破坏,而人们对环境的损害行为从根本上说缘于其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SARS呼唤环境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病毒的流行和对人类的威胁,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物质贪欲疯狂掠夺和破坏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一种必然反馈.人类从此又多了一种时刻需要付出代价去应对的敌人--制约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或降低人类面临的类似负面影响所付出的代价,达到和实现人类与生存环境共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人类必须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度上,普遍培育、树立、提高环境道德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7.
环境问题是个全球性的紧迫问题,它也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人类要创造舒适的生存条件,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就必须通晓环境演变规律,认识环境对人类的价值,提高自身的环境意识。本文基于这种考虑,集中论述了环境的特性,并就如何加强环境管理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失衡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类在贪欲本能作用下,受资本逻辑制导,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盲目扩大向人类自然生存环境索取,导致自然生存环境结构失衡和运行机构紊乱的一种表现;社会环境的恶化;金融危机,战乱,性乱,毒品,雅教,政治腐败,贫困等也直接加剧了人类生境系统的全面恶化。要在21世纪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就是要在全人类中确立普遍的(公共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抑制人类的贪欲本能,遵循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实现人性回归,善待环境,建立一个低熵社会。  相似文献   

19.
蒙本曼 《华章》2007,(11):42
环境道德建设的本质是人类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问题.要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需要在思想层面上创设环境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在现实层面上以实际行动开展环境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全球的环境危机促使人类倡导环境教育,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高环境意识.化学贯穿于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依靠化学.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原则与途径.高中化学环境教育环境危机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工业的迅猛发展,从而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作为赖以生存的环境却受到了无情的污染和破坏——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