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知识》,是我从事业余通讯工作的行动指南。近几年来.它成了我必读的刊物。当然,我要感谢西安华山机械厂党委宣传部,就在我退休之后.仍然每月发一份让我学习,让我阅读。我之所以喜欢阅读《新闻知识》,这是因为它不失为一本好期刊。在今日古城西安的一些单位,甚至公园里.只要您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从事宣传工作与业余通讯工作者中,有不少同志只要一有时间一就会不约而同地翻阅这本装帧清新、朴实的刊物。作为全国新闻学核心期刊,陕西省一缓期刊—一《新闻知识》,无疑,是编辑、记者的摇篮,是通讯员、业余写作爱好者写作的…  相似文献   

2.
浙江日报原总编辑、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江坪的新闻论文、通讯选集《心向读者情系万家》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江坪同志历任浙江日报记者、编辑、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这本新闻论文、通讯选集,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他走过的新闻之路。《心向读者情系万家》分新闻论文、时评随笔、名家风采、序跋书札等四个部分。汇集文章99篇,共28万字。《心向读者 情系万家》出版@小祝  相似文献   

3.
我搞业余写作只有二年多时间。1989年,我去河南日报记者处刘传钦那里探友,他送给我一些《新闻爱好者》月刊,并说:“看看这刊物,业余想写点东西很有好处。”从比读《新闻爱好者》成为我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这有力地增强了我学写新闻报道的念头。1989年,北京发生政治风波,我在学习写作上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由业余通讯员走上企业报编辑岗位的新兵。由通讯员变为企业报一版编辑,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两三个月的编辑工作实践,使我深感自己基础知识的薄弱,更感到专业知识的匮乏。我从主编那里搬来了《当代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书籍,像饥饿的人见到面包,拼命“吃”起来。可读过之后,又有远水不解近渴之感,对自己的编辑工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县电台编辑室内,看见《新闻与写作》这本刊物,便顺手翻了几页,感到这本刊物不错,并要了一本。回家后,细细阅读,真有点爱不释手。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从事业余报道工作已有8年历史,也曾订阅过不少有关新闻业务知识杂志。虽说这些杂志办得也不错,但相比之下,《新闻与写作》却有自己的特点。我虽然已经打电话到邮电局补订了下半年的《新闻与写作》,但心里非常遗憾与《新闻与写作》见面太迟。我热爱新闻报道工作,并将大部分所得稿酬用以订阅报刊杂志,其中多属新闻业务知识。我很愿长期订阅《新闻与写  相似文献   

6.
《寻找品牌基因》(大众日报2010年9月1 6日一版),获得第二届青年新闻创新奖二等奖,我感到十分荣幸,青年新闻创新奖以鼓励年轻编辑记者锐意创新为宗旨,我们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近些年也在评论写作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探索,这篇稿件可以算是评论创新的一个小小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新闻爱好者,在单位搞文字工作。1969年上山下乡期间,我边参加生产劳动,边搞业余通讯报道。由于新闻写作水平低,稿子采用率也很低。1979年招工回城后,继续业余搞新闻报道。有一次,我到市广播站送稿件,发现编辑桌上有一本《新闻与写作》,我信手翻阅,竟被刊物丰富的内容所吸引。因此,1985年我订阅了全年的《新闻与写作》,刊物中的“通讯讲座”、“散文讲座”、“当好通讯员浅谈”等栏目以其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文章深深吸引着我,对我帮  相似文献   

8.
徐勤 《新闻实践》2012,(1):76-76
一位业余诗人——浙江日报退休高级记者严元俭的诗集《心迹》,2011年5月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后就两次印刷了7000册,迅速销售一空,2011年10月再版。在诗歌不怎么景气的今天,《心迹》为何受读者青睐?因为这是一本很有特色、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诗集,是一位从事新闻工作数+年的记者的心迹。  相似文献   

9.
浙江日报主任编辑林永年撰写的《新闻写作百例谈》一书,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者针对当前新闻写作中实际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自己比较丰富的新闻理论知识和采编实践经验,逐一剖析了100多个实例,采用问答式的写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新闻写作的实用理论和表达技巧,并  相似文献   

10.
我从1997年开始写作新闻以来,一晃就是十年了。作为一名从基层业余通讯报道员成长起来的新闻人,在边学习边实践的编采工作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当好一名基层通讯员的艰辛和光荣,再回头看看自己在从事业余新闻稿件撰写时曾陷入的误区,以及在担任编辑期间的工作体会,我总想把自己的亲身感悟写出来,希望能对通讯员朋友们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编的新闻作品《浙江贫困农民依法享有最低生活保障》(载浙江日报2001年12月18日一版),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回顾这一新闻稿件的采写和编辑过程,最深切的体会是,对重要新闻必须努力开掘它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2.
8月5日,浙江日报召开洪加祥新闻作品研讨会。这表明浙报集团对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视,鼓励记者编辑多写多编新闻精品,不断提高办报质量和舆论引导能力。集团总编辑杨大进到会并讲话,副总编辑陆熙、徐峻参加了会议。浙江日报采编部门负责人及部分采编人员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副总编辑冯卫民主持。会上,大家对洪加祥的新闻作品和他深入基层、努力实践“三贴近”的采访作风等作了充分的研讨和肯定。  相似文献   

13.
吕恰然,<新闻记者>杂志前主编.1988年至1998年,先后在<新民晚报>任新闻版编辑,言论专栏编辑,大特写版编辑.1998年至2010年,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在<新民晚报>新闻编辑部工作期间,由他策划和主持的.不妨一议"专栏,被评为中国新闻好专栏.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编辑、记者等最重要的业务工作,从多年的新闻采写、新闻实践来看,我认为,从事新闻采访与写作必须遵循基本的规则。一、增强新闻敏感是记者的基本功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一些新鲜事,但是不是都能构成新闻,就看记者是否具有新闻敏感性,即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传媒良师     
我坚持业余新闻写作50余年,与全国30多家报刊的编辑记者有过交往,自称"半个传媒人".老年人爱回忆过去,想为两位传媒界从相识到相知的良师益友写点文字,以表感恩之情,并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青年业余作者。前年在朋友的指点下,我订阅了《新闻与写作》杂志,每期每篇必读,受益非浅。我原来只潜心业余文学创作,忽视了新闻写作,路子狭窄.进步不快。读了贵刊以后,我开始注意到一手抓文学、一手抓新闻,互相促进,相得益彰。1985年,我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学作品120余篇,相当于前几年的总和;  相似文献   

17.
扬州市郊区宣传部,从1986年开始,坚持每年春、秋两季举办业余通讯员培训班。到现在已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业余通讯员550多人次,每年在新闻单位用稿千篇左右。他们举办培训班,每期都请报社的编辑、记者和大学教授前来授课,讲解《怎样写新闻》、《怎样写通讯》、《报纸言论的写作》、《报告文学的写作》等等,有时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教师讲课后,便安排一段时间,让通讯员实地采访  相似文献   

18.
我从事业余新闻采访13年,专职新闻采访一年来,先后在各级新闻单位发表各类新闻作品千余篇,其中20多篇作品获奖,多次被新闻单位和有关部门评为优秀通讯员。在新闻采访写作中,我有几点体会。 一、充实理论营养,提高写作水平。1986年,我开始向报刊电台投稿。可是,当118篇稿件被编辑老师退了回来时,我真傻眼了,真想停笔不写。但是,编辑老师给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鼓励信,并指出我写稿失败的原因是理论知识不足。从此,我加强了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的学习。我不仅参加了中央党校本科班学习取得了本科文凭,而且还参加了《…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您好 !  我是洛玻集团青岛太阳玻璃实业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也是一名业余通讯员,从事公司新闻报道工作已两年多了,《新闻爱好者》伴随我也两年多了,它不仅给我了写作知识和方法,并提高了我的新闻写作水平和兴趣,而且也给我了写作的勇气。   那是一九九九年四月,公司内部公开招聘业余通讯员,我有幸被聘用。说实话,高中三年我学的是理科,大学二年我学的是英语,写一篇小作文就头晕,写新闻谈何容易。开始,公司党委主办的《简报》上刊登的我的稿件,被编辑改动很大,好像不是自己写的,心里有点灰心丧气。幸好,…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语旨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记者在写作广播电视新闻稿时要有对象感.从语旨角度看,广播电视新闻稿的写作者——编辑记者在写作新闻稿必须要面对两种不同的新闻稿件的使用者,一是新闻稿件的传播者——主播,二是新闻稿件的终极接受对象——受众.因此编辑记者在写作时就应该结合广播电视的媒介特点来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