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我国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8%的背景下,农村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仅为71.4%.这与到2020年,农村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受教育状况达到当地平均教育水平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特殊教育法律体系不完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残疾儿童家庭贫困、家长观念落后是主要原因.建议通过增加特殊教育投入、加快特殊教育立法、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家长观念、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等途径保障农村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一、紧紧抓住农村教育发展的良好契机,把扶残助学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并受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的特殊教育虽然有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面临很多困难。2003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创造了良好契机。为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中央明确规定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把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作为本界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实施了三个重大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农村残疾人及弱势群体体育健身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河南省农村残疾人对全民健身的认知、被调查对象的身体现状、被调查的弱势群体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外部条件、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影响因素、河南省弱势群体的健身宣传、培训工作等现状,找出政策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促进农村残疾人健身、服务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促进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与进步 ,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九五”实施方案》都明确提出 ,到 2 0 0 0年 ,全国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要平均达到80 %左右。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促进全县残疾人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 ,曲沃县大力加强残疾儿童入学问题的解决力度 ,促进了全县残疾人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1999年 ,全县各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 95%以上。归纳起来 ,主要通过四…  相似文献   

5.
早期教育对残疾儿童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4月,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在第三次全国特教会上明确指出:"发展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对于残疾人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十五"期间,国家将"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努力使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有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对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低、质量不高,家长重视不足等状况,建议政府采取完善投入机制,开展专项发展计划,提高师资专业化水平,建构社会服务网络,开展家长培训等途径促进农村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残疾人生活在农村,农村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绝对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许多依靠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政府及整个社会的救助。发展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把非政府组织的救助作为政府救助的重要补充,可以提高农村残疾人的救助效率。结合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调查和近年残联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残疾人救助的实际状况,并对如何提高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残疾人救助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2004年残疾儿童的入学、在学人数是1978年的12倍;我国不仅有残疾儿童的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和高等教育学校,还有大量的残疾儿童或残疾人在普通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随班就读。但是,残疾儿童入学、在学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依然很大。这些成绩和差异与民间文化、执政水平、法律和教育管理措施密切相关,因此,要使我国的残疾儿童教育再上一层楼,就必须关注、研究、改进这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物     
正漳州市首所公办特殊教育幼儿园获批建设据悉,漳州市政府同意市残联关于建设漳州市第一所公办特殊教育幼儿园的建议。该特殊教育幼儿园计划为400名以上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教育服务,为100名以上的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将成为漳州市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和残疾人就业托养示范基地。该幼儿园的建成可让更多的残疾儿童享受发展的成果,进一步缩小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的差距。(摘自漳州新闻网,2014年4月17日)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并且"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听力障碍儿童约有200万名,约占听力残疾人数的9.98%;听障儿童普遍存在听觉、言语和语言问题。为了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明确指出“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发展盲、聋、哑、残疾人和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普及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发展特殊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共有残疾人5164万,其中0-14岁残疾儿童817.64万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不足6%,从残疾儿童学习能力分析,应进普通班学习的占42.8%,但实际上在普通班学习的占54%,比能上普通班学习的多出11.49%,说明有些不适宜读普通班的残疾儿童因无法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班级只得勉强“随大  相似文献   

12.
辅助技术能帮助残疾儿童充分地参与学校活动,能更独立地完成学业.美国残疾人教育法(IDEA)对残疾儿童的影响最大,本文将探讨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中对残疾儿童的辅助技术政策及其实现问题等.笔者主要是对辅助技术的定义、残疾儿童的评估以及如何获得辅助技术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借鉴为国内的残疾儿童身心的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14,(35)
正据了解,目前青岛市已实现城区每个学区片、农村每个乡镇重点建设一个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目标。至此,全市投资400万元完成重点建设残疾儿童资源教室170个。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水平明显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各区  相似文献   

14.
残疾人属于社会中弱势群体,学龄前残疾儿童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社会对他们的发展应予以特别的帮助。本文对广西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有了基本的描述,分析其成因,建议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大力推进学龄前残疾儿童的教育事业,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地方各级党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省特教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使特殊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十一五”期间,我省特殊教育工作要继续以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扩大残疾人教育规模,优化特殊教育结构,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基本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适应残疾人需要的特殊教育体系。“十一五”期间我省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l.大力…  相似文献   

16.
编辑手记     
《中国教师》2009,(7):1-1
<正>为适龄的残疾儿童提供教育的机会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责任,也是残疾儿童所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200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有1667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  相似文献   

17.
切实将残疾人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遏制最近5年出现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持续走低的势头,是"两基"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普残教育燎原计划",印发全国统一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券,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两免一补"的基础上,逐步免除服装费、餐费、寄宿费、为完成学业所必须的康复器具费等全额费用,逐步将残疾人教育受益面向学前、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延伸。  相似文献   

18.
残疾人属于社会中弱势群体,学龄前残疾儿童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社珑会对他们的发展应予以特别的帮助.本文对广西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有了基本的描述,分析其成因,建议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大力推进学龄前残疾儿童的教育事业,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残疾人的教育能否得到有效的改善,儿童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它直接关系到残疾人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要探讨适合我国的残疾儿童教育发展改善办法,首当其冲是要了解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在法律法规方面,残疾人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备、执法不到位,导致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2)在经费方面,残疾儿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并且残疾儿童教育教师薪酬水平比普通儿童教育教师低;(3)在教育管理方面,不仅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而且残疾儿童教育督导不力;(4)在社会、文化方面,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传统文化对残疾人的偏见也对残疾儿童教育存在着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