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官要先做人,做人要先修身。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校长,又该如何修身养气呢?笔者认为,应该去“六气”,养“六气”。 一、去邪气,养正气 当前,一些校长邪气太重。有些校长俨然是一所学校的“霸主”,话如“圣旨”,说一不二,不可更改,做出的事情不容置疑,错误地把自己凌驾于广大师生之上;  相似文献   

2.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校长,又该如何养气修身呢?笔者认为,应该根治“六气”,涵养“六气”。  相似文献   

3.
一.会做人校长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必须“会做人”。应该怎样做人?校长要做严于律己的明白人;校长要做事业、工作上的带头人;校长要做教师、学生的贴心人。二会用人了解教师是用人的基础。校长对每位教师的长处和个性、爱好、特长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使其在恰当的位置上施展才华,发展才干。理解教师是用好人的保证。当校长就是要设身处地把自已摆在教师的位置上,去体验、感受教师劳动的艰辛,从而为用人提供保证。三.会容人当校长要以大海的胸怀来宽容待人。容不得人的领导不是好领导。要容得人,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团结同志。要敢于坚持真  相似文献   

4.
周达子 《职教论坛》2002,(21):51-52
人们常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可见校长在治校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具有一定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校长,决不是靠上级赋予的权力发号施令,而是注重言传身教和自身形象的塑造,通过人格魅力去启迪人、引导人、感召人。校长要堂堂正正做人、公道正派办事校长的工作对象是高文化素质群体。校长工作的首要条件是要得到教职工的信赖和认可。因此,校长首先要解决好自身如何做人的问题。笔者认为:其一,校长应该是一个是非分明、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校长要有刚直不阿的品质,不为权势所左右,不为金钱美色…  相似文献   

5.
要想教好书,必须先育人。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盘锦市各中小学校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使特色教育成为校长们共同倡导和坚持的共识。辛勤的耕耘浇灌,换来的是春色满园。一、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做人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一个好校长,必须不断修炼,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像武学修炼一样,校长也要"修身手、修眼力、修情感、修心境。"修身手校长应该是师德的模范、教学的能手、科研的标兵、管理的行家。即使达不到这一层次,也  相似文献   

7.
最近读了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其中《教师要有静气》一篇尤其给人以启发。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自己体会到,践行科学发展观,对教师而言,就是祛除三种邪气,树立三种正气,即:祛除匠气、俗气和躁气,树立新气、雅气和静气。  相似文献   

8.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陶行知中国向来是一个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而儒家文化非常注重"修身"伦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身正,其谁不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种种格言警语无不警戒着我们要注重自身修养。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校长,又该如何提高自身修身呢?  相似文献   

9.
一名好校长应该是智慧型的校长,校长的智慧体现在管理学校的各个方面,文章就校长要提升高度、能谋善断,要拓展宽度、变通和谐,要挖掘深度、培养潜力,要延伸长度、学养修身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德育第一课     
德育从哪里讲起?这个问题是不是值得讨论一下了?这个问题也可以是:道德的起点在哪里?从前的艺人当中,有很多人说“学艺先学做人”。许多科学家说,“做学问首先要会做人”。做校长,首先是不是要做人?一个连做人还没有做得像个样子的人,怎么做校长?做官的人,很少说首先做人,这是因为做官的人的觉悟并不比艺人高,并不比科学家高。在所有的生命中,唯有人有一个使命:人要学会做人。人本是人,却还要学做人,而且还要努力学。羊没有学会做羊的使命,猪也没有要学会做猪的事,只有人需要学会做人,并且一辈子要学。一辈子要学的事是不是可以不着急,尤其,…  相似文献   

11.
孔子说:“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这就告诉我们修身做人的学问。教书育人实际上深刻地渗透了德教为先的理念,强调了受教育者先学会做人,而后再去做学问,受教育者如何做人,极大程度影射了教育对其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者的复制。这就说明教师的品德影响着下一代,对创建一个环境优化有序、公共关系状态良好,人际关系和谐,文明向上的社会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2.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让人们满意的校长?应该泄掉六"气"补充六"气"。一、泄掉官僚气,补充公仆气目前,一些校长官僚气太重。有些校长俨然是一所学校的"土皇帝",自己的话似乎就是"金口玉言"不可更改,自己做的事似乎就是"圣意"不容置疑,错误地把自己凌驾于广大师生员工之上;有些校长自以为是,闭目塞听,严重脱离教师和学生,不愿接近教师,不愿接触学生,不愿深入课堂;有些校长大权独揽,独断专行,任人唯亲,呼风唤雨,八面威风,神气十足;有些校长多吃多占,贪污腐败、腐化堕落。  相似文献   

13.
一、修身修心孟子把“修其身”看作是治天下的开始,在孟子看来,要解决任何问题,都从事物的内部寻求原因,内部原因解决了,其余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孟子所谓“修身”主要是指道德主体的修为,是提高和完善自我价值的一种个体的主观能动行为,这一行为包括修心、修行两个方面。先有“心”之所思,而后有具体之行为,故修身之要重在“修心”,修身又是齐家、治国的根本。修身做人必须培养和保护“四端”,坚持人性本善。孟子主张人性善,所谓性善,在孟子看来,不是说人生下来就具有完美无缺的道德品行,而是说在人的本性中存在着一定的善的因素或成分、善…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素养之优劣,关系着学生培养的质量.为了促进学校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高校需要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理论.文章分别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六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三严三实"理论对提高教师素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过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儒家思想一直延传至今。而作为儒家的修身思想,由先秦时期到至今不断发展和发扬,为人们提供了行为规范,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生活和谐安定。古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可以直接看出,修身所处的地位,是以后做事做人的基础,故而现今的一些学者说到:先学做人,后学做事。文章阐述了儒家思想关于自身修养的问题,为读者解释了修身的重要性以及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促进社会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好校长发展着好学校,引领学校走向成功.要做一个好校长,必须养"三心",育"三气",提"三力",立"三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包括文明礼貌在内的高素质跨世纪一代新人,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这既是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21世纪急切的呼唤,而修身立德则是当代青年的立身之本.做人先修身,立业先立德.近年来,我校青年学生围绕“建‘八无’校园,做文明学生”这一主题,开展了修身自律活动,在师生中引起了共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身处跨世纪前夜的当代师范生,思维的兴奋点何以落到修身上?他们的回答是:“祖国21世纪的宏图大业正等待我们去实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已落在我们两肩,大任降身当修身立德以承担.”  相似文献   

18.
荀子非常重视个人的修身做人,认为个人修身做人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又有利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他认为修身做人最重要的是养成"诚"的品德,具有宽容厚道的心胸和谦让不骄的作风,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细致的修养方法。荀子的修身做人理论特别重视个人言行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注重外力他律的同时,亦很重视向内修养的工夫。  相似文献   

19.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无非是做人、做事两个方面。办学校、兴教育、做校长,说到底也是做人、做事。所不同的是,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做人、做事去影响全体师生思考、学会如何更好地做人和做事。  相似文献   

20.
一、从自身做起,练好基本功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讲过一句话:“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若要评价一所学校,须先评价这个学校的校长”。这句话既阐明了校长在一所学校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更指出了校长身上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作为一名校长,要想有一番作为,创一番成就,就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从自身做起,练好过硬的本领。首先,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作为领导教师的一校之长,更是要做德育的典范。常言道:“做人先立德,万事德为首”。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修养是做一名好校长,具备较高的感召力和人格魅力,团结和带领教职工搞好学校各项工作并获得成功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