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统计》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简单的统计图表回答一些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过程,了解简单的分类: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收集整理数据是这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94-95页。 教材分析: 统计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到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经验,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  相似文献   

3.
数的"合与分"是学生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合与分的初步认识和10以内数的组成."合与分"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教材(冀教版)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没有学习加、减法之前安排这个单元内容,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以内各数的意义;二是通过"几和几合起来是多少"的操作,为学习加法增加一些教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4.
邓光显 《山东教育》2005,(31):46-46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统计”课。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同学生:“学了这节课,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一时间,学生的回答可谓各式各样。有回答贴动物、贴水果、贴纸工的.有回答贴的本领的.更有回答大象过生日的。显然教师的用意是通过提问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可是学生却答不到点子上。于是教师又问:“那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啊?”有的学生立刻回答:“学会了贴的知识。”无奈之下,教师只好放弃了让学生自我小结的本意.自己指着小黑板,小结本课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学了排一排、分一分、数一数,这些都是统计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材和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根据《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材,通过“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组织学生在“数”中学习乘法,在“分”中学习除法,在观察与操作中学习空间和时间的数学知识。一、在数一数中学习乘法教材的第一课是“数一数”,第一图是要求数一数有多少只小熊猫?(没…  相似文献   

6.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教材五(下)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和根据已知的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应该说内容本身是简约的,但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数学背景和教学价值,一方面它是学生前面用"第几""第几排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解读1.教材内容“生活中的数———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数铅笔、数豆子、动物餐厅、小小养殖场等四个小节构成。通过数铅笔的教学,帮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通过数豆子的情境,教学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通过动物餐厅的情境,教学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小小养殖场的情境,教学100以内数的相对大小关系。2.教材地位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数,已经积累了一些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8~69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分一分、排一排和数一数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中抽象出 1— 5各数的过程。2 .能认读写 1— 5各数 ,会用 1— 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选用教材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实验教材 (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 一、观察情境图 ,在交流情境图的内容中抽象出1~ 5。  1.谈话引入  ( 1)你喜欢小动物吗 ?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  ( 2 )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小动物 ,老师就带大家到动物乐园去看一看。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用师生谈话的形式 ,把学生引入情境 ,使学…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1.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载体,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探求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思想的重要资源。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积极性以及对数学的抽象过程的理解,它影响着学生潜能的发展,决定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生动活泼、富有个性。本单元以学生非常喜欢的春游活动为主题创设问题情境。教材中设计了春游活动中需要带食品、水果和饮料这一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成为可能。如,主题图中提供的分面包、分糖块、分橘子、分饮料、分火腿肠等。通过…  相似文献   

11.
胡光锑 《山东教育》2003,(25):37-39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1.关于乘除法的含义第一单元的标题为“数一数与乘法”,第四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教材要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体验乘除法含义的设计思路。在学习乘法之前,安排了“数一数…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94-95页.教材分析: 统计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到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经验,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木节课所教学的"统计"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和排列;在比较、分类、排列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为以后学习复式统计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活动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活动目标1.让学生通过"估一估""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和"说一说"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2.通过上述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其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其节约、环保意识。活动过程一、设疑激趣(课前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一、学具操作的作用1.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数学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操作学具能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丰富感性认识,为建立清晰、正确的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首先以“9只苹果随意分放几排,每排的个数要一样多,有多少种分法”为题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教师根据学生分的情况把整分和分后有余的情况分别板书)。如:苹果的个数每排个数排数9 1 99 3 39 9 1苹果的个数每排个数排数多几个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0-12页。教材简析:“认识整百数”是在学生认识百以内的数并能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日寸间和空间,注意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6.
“1千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千米”是学生在认识了米、分米、厘米、毫米及其进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长度单位。教材通过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会1千米有多长。第一步:通过学生手拉手站成一排,体会10米大约有多长:第二步:通过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和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体会100米有多长;第三...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教材第一册第2—3页教材简析教材中用儿童乐园里部分场景的画面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和数一数了解画面的有关内容。教材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说和数来认识生活中的事物 ,这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场景中的相关物体 ,能分别按某种顺序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是从场景中抽象出数 ,并用点子图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 ,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数一数》这节课意在…  相似文献   

18.
五年制教材在这个活动里安排了用七巧板拼图、自由拼图、摆小棍、对口令、涂色找动物、巧填数字等活动;六年制教材安排了用七巧板拼图、自由拼图、连笔画、向前进、对口令等活动;其中五年制和六年制教材的前两个活动是一样的。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平面图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表内乘法(一)(五年制教材)等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笔者的实践表明,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方法是一条有效途径.1深入研究教材,重视探究学习,切身体会数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学具在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利用学具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操作活动,也是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学具的操作、运用,为学生创设一个感知、探索、思考的环境,让他们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做一做等多种形式,在获得清晰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从而获取知识,掌握规律。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加强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突破教学难点,科学分析数学算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