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扎特维也纳时期的三部喜歌剧中女仆角色作为第三等级的典型代表,人性的真善、虚浮在她们身上都能得到深切地反映,从她们身上透射出的人性特质可以说是集莫扎特人性歌剧之大成。研究这三部喜歌剧中女仆的戏剧形象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莫扎特的喜歌剧作品及塑造这些人物的音乐形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狄亚是希腊神话中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从这两个独特的女性身上,我们看到了同时代的女性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似命运.作为弃妇,她们都是悲剧性的人物.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和丑.  相似文献   

3.
莫扎特在创作的成熟时期完成了《唐璜》这部作品,他在整部歌剧的音乐处理上游刃有余,同时,在歌剧中的人物角色安排等各个环节上,都可以看出莫扎特的独特用心。《唐璜》是一部喜歌剧,喜歌剧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它允许用音乐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亨德尔歌剧中的角色扮演,中止了音乐只反映单一情感的时代,但是,在莫扎特改造过的传统喜歌剧中,音乐与戏剧同时发生,舞台上的动作也可以通过音乐得到补充、增强,甚至是解释。  相似文献   

4.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爱好音乐的人一定都喜欢这部最经典的作品,为着它的经典,也为着这位伟大的作者——莫扎特。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人物,他的早慧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5.
人物是戏剧的主体,而音乐是歌剧的灵魂,在歌剧里,音乐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这个音乐形象的成功塑造,就在于他的音乐表现是成功的。本文分析了费加罗音乐形象的美学价值和费加罗音乐形象成功塑造的重大意义,及莫扎特喜歌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是一部"遄飞逸兴"、"永托旷怀"之书,其鬼魅精怪的形象,包含着作者对于人之性情的见解和体悟。以出现最多的狐精为例,往往具有洞鉴人生的智慧、超越世俗的胆量、美人的外表,她们身上体现出被礼教所压制的人性本真。可以说狐性是人性中的狐性,人性是狐性(动物性)中的人性,二者交织互补。从中可见人性中恶念与善缘的发生。而人性与狐性的交织终究落在弃恶扬善的基调上,实际上是以"志异"的方式对人性地剖析,对传统道德与人格理想的张扬。  相似文献   

7.
女性形象作为活跃在屈赋中的意象,其风格多变,类型多样,是解读屈赋思想主题必不可少的密码.这些女性形象既涵盖天界的神女,也包括下界的凡女,还有连通"神"人"二界的巫女.无论是充满神性和人性光辉的神女,释放幽秘瑰奇气息的巫女,还是具备温婉灵秀特质的凡女,她们都成为了人们观照南楚文化和诗人屈原生命体验的窗口.她们的身上凝结着楚人强烈的神女尊崇、独特的审美取向和诗人深切的生命关怀、高远的政治追求.  相似文献   

8.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喜歌剧广泛吸收了意大利谐歌剧、德奥的歌唱剧、法国喜歌剧和英国的民谣歌剧诸多因素,注重宣叙调与咏叹调的组合与布局,并把重唱作为喜歌剧中戏剧冲突的重头戏,作为推动剧情发展、揭示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莫扎特在喜歌剧中赋予人物以深刻的思想,在质朴与自然中寻求情感表现的深度.他以惊人的天才,总结了歌剧200年的发展,其成就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并对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性和抗争是安娜·西格斯作品里一再凸显的主题,作为西格斯流亡时期巅峰之作的长篇小说《第七个十字架》正是一首人性与抗争的交响曲。西格斯以细腻的笔触和磅礴的视角塑造了第三帝国统治下的诸多女性形象,她们或隐忍自保,或舍身护义,或自觉抗争。本文采取文本内研究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阐释人性在她们身上的沉沦、坚守、觉醒和绽放。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是一部“遄飞逸兴”、“永托旷怀”之书,其鬼魅精怪的形象,包含着作者对于人之性情的见解和体悟.以出现最多的狐精为例,往往具有洞鉴人生的智慧、超越世俗的胆量、美人的外表,她们身上体现出被礼教所压制的人性本真.可以说狐性是人性中的狐性,人性是狐性(动物性)中的人性,二者交织互补.从中可见人性中恶念与善缘的发生.而人性与狐性的交织终究落在弃恶扬善的基调上,实际上是以“志异”的方式对人性地剖析,对传统道德与人格理想的张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