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吃”得科学“吃”得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吃得方便又营养,不见得每个父母都明白。比如说方便面显然不能算健康食品。但是很多孩子爱吃,有时由于时间关系,家长也会让孩子吃。其实方便面如果不常吃,而且做法得当,也是可以吃得既方便又不会缺乏营养的。我们给大家推荐《我家孩子最健康》一书,里边有很多营养知识和实例操作。  相似文献   

2.
当贫困地区的家长还在为孩子吃不饱而愁眉不展时,城市家长却在为不知如何让孩子吃得好而大犯其难。面对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餐饮食品,究竟该让孩子吃什么?如何吃?  相似文献   

3.
很多家长都认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孩子学习好,与之相配套的就是吃得好。“孩子正在长身体,吃多好都不为过,等将来一长个儿,自然就会瘦了”。家长们常常陷入这个误区。  相似文献   

4.
家长的话 我,王岩的妈妈,身高1.70米。爱人,身高1.75米。女儿5岁,长得又瘦又小,那个头比同龄孩子整整差肩膀上那一截,我们很焦急,到处寻找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其一让孩子吃得好,只要女儿喜欢吃的东西,无论价格多高,我们都乐意买。我在税务局工作,爱人在银行工作,工资都不低,让孩子挑着吃足足有余。可几个月过去了,一点进展都没有。  相似文献   

5.
正有些孩子在家不好好吃饭,要么边吃边看电视,要么边吃边玩玩具,吃一顿饭要两个小时。但若是问起老师在幼儿园吃饭怎样,老师居然说他(她)吃饭很好,有时还得第一名。孩子为何会判若两人?究其原因,是家园教育不一致。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平衡膳食,利于消化器官的吸收,因此幼儿园很注重幼儿饮食习惯的养成。有的幼儿通过老师的帮助自己能好好吃饭,可一回到家家长却不重视这方面教育,孩子难免又犯。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家在园吃饭一样好呢?幼儿园的一些做法值得家长借鉴,同时还要做到家园配合保持一致才好。  相似文献   

6.
因孩子不好好吃饭而焦虑的家长并不少见,很多家长在让孩子吃饭这件事上头疼不已,常常要闹得鸡飞狗跳.关于孩子的吃饭问题,很多父母真是操碎了心,不是担心孩子吃得太少,烦恼孩子挑食的坏毛病,就是头疼孩子吃饭不能乖乖坐着吃,这些问题弄得家长时常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7.
搭好家园桥     
丛明 《山东教育》2002,(36):41-41
孩子是家长心中的宝,送进幼儿园牵肠挂肚少不了。睡得是否香?吃的是否饱?老师喜欢他吗?和小朋友关系好不好?尤其是不大不小的病痛,能否按时服药?做为老师,家长的心事我知道。除了把每个孩子照顾好,及时与家长沟通也很必要。早晨见面把孩子抱,询问在家情绪好不好?生病带药的幼儿需记录好,全天观察护理细致周到。傍晚时分家长到,抓紧时间把情况通报。孩子在园吃得挺好,睡觉不错,也按时服了药。游戏、上课时老师格外关照。对于孩子的不足之处,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把状告。分析情况,采取对策,家园联手,帮助孩子纠正提高。碰…  相似文献   

8.
不少家长只偏重于孩子如何吃好穿好,而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睡眠。有的家长夜晚带孩子串门聊天、打牌,甚至玩到深夜;有的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大人看多久,孩子跟着看多  相似文献   

9.
<正>每到吃饭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为孩子的吃饭问题而伤脑筋。有的孩子吃饭时东张西望,有的食欲不振,有的挑食偏食……那么怎样帮助家长们摆脱这些"烦恼",让孩子吃得好、吃得饱、吃得健康呢?镜头一妈妈把饭菜端到桌子上后,喊龙龙洗手吃饭,但是龙龙仍然在摆弄新买的小汽  相似文献   

10.
家长:家长大概都记得孩子最初上幼儿园时那张满是泪水的小脸,也注意到一段时间后,小家伙在幼儿园竟然乐而忘返。这以后,家长们关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快乐,是否吃得好睡得好,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等等。总之,让孩子在幼儿园愉快地生活是家长的最大愿望。老师:我们理解家长的愿望,也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我们从家长那  相似文献   

11.
王健 《学子》2013,(9):91-91
我们是爱孩子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衣、食、住、行,只要孩子提出来,会尽量得到满足。相反,孩子对我们的要求却很少做到。家长不解,"我是为了孩子好,才让他……"现在,有的名人写书,也会说上一句:"当时不能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长大以后才明白。"而我们也要做让孩子长大以后才明白的家长吗?可见,问题就出在了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不能理解。家长就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但依然吃着力,做着不讨好的事。心里想着:不讨好也要做,我可是为了孩子好。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您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2.
"这么小的孩子有什么烦恼?他们吃得好,穿得好,我们做家长的,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星星都摘下来给他们,他们还烦恼什么呢?"在家长的心目中,孩子总是"年幼不知愁滋味"的,可是,在我们小朋友的心目中,却有着数不清的烦恼:没有小伙伴和我一起玩;妈妈总让我吃我不喜欢的东西;妈妈又加班了,又不能给我讲故事了……我们的小孩,他们会比我们更容易感到孤单,他们会比我们更容易感觉缺少爱,他们也有着许多我们未曾想到过的"烦恼",就让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去看看他们心目中的烦恼与忧愁吧!  相似文献   

13.
推行"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目的在于让孩子多点睡眠,吃好早餐,同时避开交通拥堵高峰,缩短路途时间。但与此同时,它又不能与家长上下班同步,使接送孩子成了问题。更有人担心,推迟早晨的上课时间,孩子或许不必早起了,但可能睡得也晚,  相似文献   

14.
王健 《学子》2013,(11):91
我们是爱孩子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衣、食、住、行,只要孩子提出来,会尽量得到满足。相反,孩子对我们的要求却很少做到。家长不解,"我是为了孩子好,才让他……"现在,有的名人写书,也会说上一句:"当时不能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长大以后才明白。"而我们也要做让孩子长大以后才明白的家长吗?可见,问题就出在了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不能理解。家长就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但依然吃着力,做着不讨好的事。心里想着:不讨好也要做,我可是为了孩子好。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您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5.
正一、原因探析1.恐惧、缺乏安全感使然。旺旺吐口水的行为有可能是教师、家长过分强化的结果。若老师、家长在孩子每次绘画、游戏时都特别强调:不能把笔含在嘴里、不能把玩具放嘴里咬,吃了会有毒,会生病的……如此反复的提醒会让孩子产生紧张感。而当孩子一不小心把东西吃进嘴里时,他会很恐惧,不由自主地吐起口水来。2.习惯性动作。敏感型的孩子会很在意成人的评价,某一次孩子吃了这些东西后,成人会提醒他:赶紧吐出来。于是便出现吐口水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习惯,即便是没有吃任何东西也会有此行为。3.模仿。一些孩子注意到成人或其他孩子的吐口  相似文献   

16.
张延伟 《新疆教育》2012,(9):178-178
为了让初如园的小班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采用了家长陪同幼儿入园适应的半日活动。该吃饭了,孩子们都坐在小椅子旁准备进餐了。看着香喷喷的饭菜,家长都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真香呀!刚吃了几口,一位孩子的姥姥大声对老师说:老师,再给我们的孩子盛点菜,孩子爱吃菜。话音刚落,一个爷爷也让老师再给孩子盛点菜……没几分钟,又有一些家长要求给孩子添菜,由于老师对孩子们的进食量不是很熟悉,转眼间孩子们的盘子里又都添上了不少的菜。老师,我吃不了。老师我不想吃了。有的幼儿索性在家长的带领下主动将剩下的倒进了垃圾箱。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12,(8):147-147
小婴儿一出生,就有了不同的个性。有的孩子睡得多、吃得次数少,总是很安静还能自己玩;有的孩子则对环境十分挑剔,睡得也少,吃得次数还多。不能说这两种孩子谁好谁坏,他们的性格十分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有家长反映,孩子一感冒就流鼻涕,然后就会得鼻炎。有时吃了药刚好,不久——感冒又犯了,可总不能老吃药呀,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云南大理的罗先生来信说:他的儿子犯了错误被批评时,总是不肯认错,该怎么办呢? 只谈眼前,不翻旧账 孩子正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动不动就翻老账,这样很伤孩子幼稚的心,让孩子觉得他在父母面前永远无法翻身。 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处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可以先对孩子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家长并不是光把眼睛盯住他的错处,他做得好的地方同样看得见。  相似文献   

20.
笔者发现不少孩子早晨入园时,常常一手拿着牛奶,一手拿着茶叶蛋,家长将幼儿交给老师便匆忙去上班。如今的父母,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谁不企盼孩子健健康康的?他们总是想让孩子吃得更好,甚至不惜重金买补品。孰不知一日三餐中,早餐的质量对幼儿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据观察统计,有80%的家长认为,早上的时间紧张,随便给孩子对付一点儿,午餐、晚餐吃得好点儿、饱点儿就可以满足幼儿一天的营养了。其实,幼儿的早餐如果没有谷类食品,像馒头、面条、稀饭等,就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幼儿的早餐不够合理,还会使幼儿在学习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