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九年前,初三毕业班女生刘某还在上幼儿园。一次上游戏课滑滑梯,由于带班老师的注意力分散,使其从滑梯高处不慎跌至地面,折断了左手无名指。幼儿园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救治,支付了医疗费、家长护理费、孩子营养费等相关费用,并多次带着礼品到医院及其家中探望,向家长赔礼道歉。家长对幼儿园真诚的态度和善后处理很满意,也十分感激,打消了原来要求幼儿园赔偿的念头,  相似文献   

2.
《宣武教育》2006,(3):6-6
各位专家顾问、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宣武区委区政府和区教工委、区教委向大家问好和致谢!感谢各位能够多次来到宣武,为宣武区特殊教育的发展与繁荣描画蓝图、建言建策、亲自示范指导。特别是高龄的老同志们更是厚爱宣武,在和您们几十年相处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特教情宜,也提升了宣武同仁的社会责任感,至今,您们依然精神矍铄地经常来探望孩子和老师们。  相似文献   

3.
前夫有权剥夺我对子女的监护权吗编辑同志:因夫妻感情破裂,1995年1月,我与前夫协议离婚,所生5岁男孩随前夫共同生活。离婚之后,我经常去前夫处探望儿子。一开始,前夫及其父母态度尚可。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及母子感情的加深,前夫及其家人开始阻挠我探望孩子...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您好!我校现遇到一件离婚父母到校探望子女纠纷的事儿,面对孩子家长,我们也很无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故向贵刊请教,急盼解惑! 管某是我校的五年级学生,她的父母因双方感情确已破裂,于2002年12月经法院判决离婚,判决书确定管某由母亲刘某抚养,父亲管某某每周探望孩子一次。判决离婚后,父亲管某某逢周六、周日探望管某时,母亲刘某以管某有课外学习为由,拒绝管某某探望,管某某思女心切,有时中午跑到学校探望孩子,有时放学要接孩子回家,刘某得知后要求学校配合其拒绝管某某的探望请求。我们学校对管某某十分同情,但学校夹在刘某与管某某之间很为难,希望律师给我们出个主意。江苏某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5.
供师饭     
陈良 《黑龙江教育》2001,(10):42-42
难得有空回老家一趟,就专程去探望了小学时的老师。老师姓尤,走路都带拐杖了,听说我来看望他,很激动。  相似文献   

6.
儿子呱呱坠地,我欣喜之余感到重任在肩、决心做一个称职的母亲。一、孩子优秀品质的形成首先得益于母亲。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最持久、最稳定的教育者。母亲的慈爱与善良,无私与热情,会使孩子受益一生。我的婆母生病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我利用暑假带孩子回家探望,一进门就赶忙为老人家擦洗。以后我与儿子天天伺候在老人身边,老人拉屎拉尿我及时涮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与丈夫因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在协议离婚时,双方对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均无异议,却在如何探望儿子的问题上产生了争议。我同意儿子归男方抚养,但条件是我可以随时探望,可男方不同意,说随时探望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请问,我的要求合法吗? 读者夏青  相似文献   

8.
老师的眼神     
学校教育最令人感念的,不是老师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关爱和启迪下,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一个享誉国际的科学家,在荣归故里后,专程返回山中的故乡,去探望他阔别三四十年的小学老师。  相似文献   

9.
刚回到家,女儿就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不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我说:“为什么忽然想起让妈妈当老师呢?”“妈妈,你不知道,月月的妈妈是老师,她妈妈每天都来看她,给她送好吃的东西。而且,月月与我们玩玩具的时候,总要我们让她,如果谁不让着她,她就会警告我们:我妈妈是老师,我妈妈会帮我的。”带着羡慕、委屈的神情,女儿开始诉说她想让我当幼儿园老师的一大堆理由……确实,幼儿园的老师也是凡人,与普通人一样,她同样担任着教师、母亲、妻子等多重角色。老师去探望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天经地义。但是,过多关注、照顾自己的孩子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每当看到家长风尘仆仆地送孩子到校,我总是十分感动,越发觉得肩上担子的沉重。有这样强烈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不仅是我们学校的幸事,也是孩子的福分,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一次,一个家居仙河镇的孩子病了,我去探望。这么遥远的路途,来来回回折腾,连我都觉得太累。家长的育人观却感染了我,他们说:既然孩子喜欢这所学校,我们再辛苦,也要送到四小读书!回来我跟老师们说:假如我们办出了一种平庸的教育,这位家长居住的楼旁就是一所小学,为什么这么辛苦地跑100多公里送到我们学校,还要花更多的钱?这就是我和老师们的态度:为了孩子幸福的童年和一…  相似文献   

11.
国庆节期间,我带女儿冠旖去美国探望她爸爸。虽然冠旖一年多没看见爸爸了,但她一点儿也没有陌生感,给爸爸讲故事,讲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 孩子的爸爸带我和孩子去了纽约和尼亚加拉大瀑布。对于纽约,冠旖不太喜欢、可是在世贸中心的107层,冠旖感到了新奇事物所带来的快乐。那里脚下是透明的玻璃,人可以坐看下面的风景。大人坐在那里,既有快乐又有一丝害  相似文献   

12.
《海外求学》2004,(3):54-57
本刊经常接到留学生家长咨询,他们想利用休假出国探望他们在国外读书的孩子,不知该如何办理出国探亲的手续?申请探亲签证是否容易?  相似文献   

13.
难题之八 教师不喜欢我的孩子66%的家长认为;“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述为: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孩子常说老师偏向别的同学;老师有时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我的孩子;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和老师难以合作;孩子在学校总受欺负;孩子怕老师...  相似文献   

14.
当老师的,一般都喜欢那些能说会道、表现出色的孩子,班级里那些不声不响、表现平平的孩子,往往就会被老师忽视和冷落。  相似文献   

15.
请别不开心     
董老师是一名小学老师,退休三年了,离开学生,她常常感到日子无聊,很想再为孩子们做些事情。还好,董老师有一批学生虽然毕业十几年了,仍然记得她,也只有他们会在董老师生日时来探望她。今天,是董老师的生日。她一大早就收拾好房间,等着学生们上门,这时,电话铃响了。拿起电话,那边传来一个稚嫩的孩子的声音:“你……好……”声音很胆怯。董老师听到小孩子的声音,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她用老师特有的柔和的声音说:“小朋友,你好呀!你叫什么名字?”那边的孩子轻声说:“我叫小鹏,我,我想找妈妈。”“你妈妈不在这里,有什么事情能先跟……”董老师…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交往的烦恼主要来自老师或同学。老师的批评或误解是最让孩子难受和委屈的。事实上,师生关系融洽,孩子能与老师友好相处并有效交流与沟通对促进孩子本人的学习与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父母要引导孩子善于缓解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与老师融洽相处并有效交流与沟通。教育孩子首先要尊敬老师,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其次要培养同理心,即作为学生要学会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老师批评学生实际上是爱护学生的表现,是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而体会老师的难处,理解老师的做法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善师生间的关系,减轻或避免自己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17.
抗击非典,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春天的北京打响了。派往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的战士中,有我园幼儿沈晨的妈妈隗晓红护士长。离开年幼的孩子,奔赴充满危险的战场,作为一位母亲,是需要何等的勇气!隗晓红护士长临走之前到幼儿园来送了一面锦旗。因为走得突然而匆忙,没有告别,没有嘱托,但我们却深深理解她对孩子的牵挂,对幼儿园的重托。幼儿园的领导和孩子所在班级的老师决定一起到家里去探望孩子。沈晨知道老师来家里看望她,高兴得又蹦又跳,并画了许多画给我们看。“老师,这是我画的北京天安门,我的妈妈就在那里抢救病人。这是我画的和平鸽,它会…  相似文献   

18.
探望礼仪     
当亲戚、朋友、同学、老师本人或家庭中发生意外(包括疾病、伤害、中毒、盗窃、火灾、死亡等)时,到对方家中或医院等其他处所探望,是常理中的事。但是,探望时是否讲究礼仪,效果会大不一样。时机探望要讲究时机,注重场合。一般地说,当发生意外的主体正在情感冲动之时,或处于极度悲痛之中时,一般人(除非是最亲近的人)是不宜去探望的。应  相似文献   

19.
惩罚     
《学前教育》2004,(1):24-25
一次教学活动中,一个小朋友总是和旁边的孩子打闹、说笑,老师多次暗示和提醒都无效。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老师只好请保育员老师“看管”,可保育员老师一离开,他又旧病复发。老师想让他暂时离开,独自反省,又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怕别人说这是变相体罚。如果孩子犯了错,只能简单批评几句,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不好管了,有些不良习惯也难以纠正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您说应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2006,(10):41-41
小小班的一次音乐活动,老师要教唱新歌《小小蛋儿把门开》。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歌词,老师特意画了一幅毛茸茸、胖乎乎的小鸡破壳而出的画。就在老师边指图边朗诵歌词时,一个孩子忽然喊道:“老师,小鸡死了!”老师似乎没听见,仍然笑容满面很“镇定”地继续教学。这个孩子又大声地说:“老师,很多小鸡死了,要把它们扔掉!”这回老师应该是确切地听到了,但仍然没有回应。随后的时间里,这个孩子努力地寻找一切机会告诉老师“小鸡死了”,无奈每次都被老师忽略过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