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自诞生起,就具有巨大的内在成长动力,而心理的成长是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的.众所周知,心理的成长要经历一系列连续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如植物的成长离不开水与阳光,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物质和心理的营养。心理营养与衣食住行等物质供给同样重要。我们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我们也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为您解读孩子成长所需的心理营养素,帮助您养育一个健康、阳光的少年。  相似文献   

3.
王峰 《宁夏教育》2012,(7):107-107
学生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不仅身体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午餐,心理也需要合理的“营养”。只有身心同时得到合理的营养供给,学生才能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班集体是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场,它满足了学生成长中的多种心理需求,包括学习知识的需求、交往的需求、归属的需求、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成功的需求。开发整合班集体的教育资源,就会为每个学生精神生命成长提供足够丰富而个性的营养。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一部美国成长小说,主人公伊萨贝尔为了见世面从新兴的美国来到古老世故的欧洲世界,经过天真——受骗——觉醒——成熟的成长过程终于完成了自己心理和道德的成长,从一个盲目追求自由的女孩蜕变成为一个心理和道德都十分成熟的女性。在主人公成长的过程中,一些不可或缺的人物成为促使主人公成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李建美  沈欣 《考试周刊》2014,(47):13-14
成长不仅身体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成熟与成长。文章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分析毛姆的《面纱》这部作品,详细分析了主人公在面对冷漠的丈夫、负心的情人等一系列家庭变故后成熟起来的过程。除此之外,对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相关人物进行了分析,全方位地分析了女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7.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活动有助于教师的心灵成长。本文阐述了推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建设的几项措施:从教师实际出发,确定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的区域研修策略;开展研修活动,互助中完善工作坊活动设计,共享中探索工作坊组织策略,碰撞中提升活动组织水平;提供平台,促进心理教师的成长,有效推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建设。  相似文献   

8.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符合新课改所倡导的评价改革新理念,可以用来及时全面了解、评估与指导学生的心理成长。笔者在分析成长记录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的同时,明确界定了心理成长记录袋的涵义与特点,探讨了心理成长记录袋的创建与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寻求“刺激”的时期,这种“刺激”其实就是幼儿心理发展需要的营养。幼儿蹒跚在路上,往往被一片落下的树叶所吸引,端详摆弄半天。“招猫逗狗”到处“闯祸”,到处“讨人嫌”,这是天下所有孩子的特点,而且总是“屡禁不止”。其实这正是他们寻求刺激,设法吸收营养,发展心理素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正凡是精神强大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无不充分吸取了生活环境中丰富的心理营养。随着学习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经过不断地自我否定与提升,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在学生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给予相应的营养来滋养和补充。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诊疗一个个无穷无尽的"疾病",而是首先致力于为心理补充必要的营养以增强它的免疫力。因此,我的班主任工作开始由"遇见问题"转向了"预见问题",由"开处方"转向了"做营养餐"。怎样"遇见问题"呢?首先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借助心理学知识开启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在心灵深处相遇。  相似文献   

11.
《蝴蝶梦》反映了叙述者在心理上、情感上逐渐成熟的成长过程,成长是其重要主题。小说作者在叙述方式上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自叙手法,人物设置上为叙述者的成长提供了三个反面引路人,同时在情节安排上也体现出具有象征性的成长仪式,使得《蝴蝶梦》的成长主题得到了有力的凸显。  相似文献   

12.
各种小说都有自己的模式,女性成长小说也不例外。以《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和《水与火的缠绵》为例,女性成长小说中的女性成长。作为成长对象的女性虽然各异但也有一定的共性。女性成长过程基本上都分为三个阶段:婚前的青春阶段,婚姻阶段,婚姻破裂及以后阶段。女性成长的方式主要为女主人公在与男性的关系、婚姻的关系和事业的关系中成长。成长的结果多是女主人公事业有成,心理独立,情感明晰。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培养主要将目光集中在教师的学科知识领域、教学技能等方面,教师的心理发展和成长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师方面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职业倦怠、职业压力等,对教师的心理发展和成长的研究较少。我们根据兵团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证实,"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是教师心理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心理成长工作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有效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是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采用"专题工作坊"的形式开展短期心理培训,改变教师的工作理念、优化教师教育手段、促进教师个人成长、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的培训模式。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作为一种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培训方式,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体验,对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知识和技能的内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峰 《宁夏教育》2012,(Z1):107
学生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不仅身体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午餐,心理也需要合理的"营养"。只有身心同时得到合理的营养供给,学生才能快乐地成长。自信是温暖的阳光。拥有自信就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理解和关注饮食卫生、饮食营养和饮食心理,学会安全选购食物、合理搭配营养,适当调节饮食心理,进行健康饮食。活动过程:男:民以食为天,女:食为生活之源。合:健康饮食,快乐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相似文献   

17.
岛崎藤村的代表作《破戒》,以社会歧视问题为背景,反映了特定时代中一名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理成长历程,是一部典型的日本近代成长小说。该小说的成长主题可通过觉醒与困惑的矛盾、成长的引路人、主人公心理变化以及最后的顿悟等方面来揭示。  相似文献   

18.
何红娟 《文教资料》2009,(26):179-180
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非常重要.本文从精神分析、人本主义、格式塔疗法、认知疗法的角度对咨询师的成长进行了诠释,无论哪一学派,咨询者,作为咨询的要素,其心理成长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  相似文献   

19.
成长是对人类经验的普遍关注,是一个反复而又古老的话题,也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百舌鸟之死》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小海鸠心理、思想和道德的成熟构成了作品的成长主题。与此同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小海鸠在成长契机的推动下完成了她人生角色的初步转变,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转变成一位成熟懂事的少女,实现了自身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王花 《考试周刊》2013,(84):176-176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运用有关的心理教育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关心初中生成长的热点多集中在用餐营养、学习成绩及升学率等问题上,却忽略了与每个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致使少数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所以,加强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