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旭萍 《考试周刊》2012,(67):188-189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共育已达成共识。而中国家庭中的“祖辈教育”已成为主要形式,祖辈家长成了幼儿教师日常沟通的主要对象。要让祖辈家长成为家园合作的驱动力,必须讲究一定的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周荣 《教师》2014,(34):127-127
老一辈成为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主要负责人,祖父母们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家庭教育在创建和谐融洽的学习型家庭,对全面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实现全民终身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好隔代教育的优势,消除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从而更好地创建现代化的学习型家庭,是本文笔者将要探讨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不少家庭是三代人聚居的。孩子的父母大都近中年,工作、家务、业余进修比较繁忙,不可能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的教育。而祖辈一般已退休在家,大多要分担一部分家庭教育任务,有的还干脆把第三代的教养全部揽了过来。即使是祖辈和儿孙分居的家庭,除节假日的晤聚外,当第三代因生病等原因不能上幼儿园时,也常会送到祖父祖母处“代管”。祖辈协助子女为第三代的教育出力,已是目前家庭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教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伴侣,而祖辈蛰居家中,也容易产生孤独感。祖孙相伴,天真烂漫的孩子使老年人增添生活的乐趣;而  相似文献   

4.
祖辈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同寻常的教育意义,由于现在的父母工作压力大,很多家庭都将孩子的教育交于祖辈。长期事实证明,孩子在祖辈家庭中的教育不如父母的直接教育,但出于各种现实原因,此已经为普遍现象。因此,有必要尝试探讨祖辈利用民间游戏对孩子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5.
《中国家庭教育》2004,(4):71-71
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和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两种主要形态。隔代教育一般在三代家庭和隔代家庭中进行。尽管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但有统计表明,我国三代家庭仍占家庭总数的37%,儿童年龄愈小,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三代家庭所占比率愈大。在社会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加快,父母需要集中更多精力干事业时,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祖辈主要教养人与隔代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园幼儿以祖辈为主要教养人的家庭中,祖辈参与的力度在不同的家庭中是不同的。本文就隔代教育的状况如何、幼儿家庭的哪些特点促成祖辈成为孙辈的主要教养人、祖辈主要教养人具有哪些个人特点、祖辈主要教养人的隔代教育对幼儿带来了什么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隔代教育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隔代教育既有合理的一面,但是同时由于祖辈家长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等方面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存在差别,也会给幼儿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因而强化父母责任、加强交流沟通、更新祖辈观念、丰富祖辈生活等方式成为打造新型隔代教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常听到父母们这样说:“孩子犯了错误没法管,因为他们有保护伞。”这里的“保护伞”指的就是孩子的祖辈。有相当一部分祖辈太“疼”孩子,这种“疼”是非理性、不讲原则的。由此可见,父母辈与祖辈之间对孩子教育不一致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魏小敏 《亚太教育》2019,(10):181-18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年轻的父母由于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将孩子的生活教育责任委托给祖辈,这些祖辈成为孩子的“代理父母”。如今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常见,已成为社会焦点话题。然而,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隔代德育问题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家有老人是个宝。”这是现代许多双职工家庭发出的感慨。为了下一代,祖辈义无返顾,担负起照看家庭和教育孙辈的任务,让年轻的父母们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干事业。但是因为祖辈、父辈和孙辈三代人之间各有各的生长年代、文化背景和性格特点,他们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三代人互动的时候产生不同的观念、态度和方式,形成三代互动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1.
柳玲 《成才之路》2013,(5):61-61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正发生着急剧变革,这种变革必然深刻地影响着家庭生活领域,带来了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家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给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农村,父辈家长大多数都在外打工,他们的孩子自然而然地跟祖辈生活在一起,因此,教育和抚养孩子的责任就落到了祖辈的身上。在祖辈教育家庭中,祖辈对孩子的教育因素甚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对幼儿具有重要影响的微观系统,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核心家庭育儿压力的增大,祖辈-父辈共同养育的模式越来越普遍。“三代同堂”式、“幼儿流动”式及“教养人更替”式成为目前共同养育的主要形态表现,教养人“主角”与“配角”定位模糊、不同层级教养人之间存在代际博弈及教养人频繁更替使教养方式难以一致是共同养育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不同教养人角色异化,影响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代际博弈导致家庭关系失衡,影响幼儿情绪稳定性;教养人之间教养方式分歧,影响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要明确双方教育权责、建立亲密互信的亲子关系及加强祖辈与父辈之间沟通,共同养育好下一代。  相似文献   

13.
现在,许多年轻的家长长期把孩子托付给祖辈抚养。“隔代亲”是人之常情,更何况如今每个家庭都只有一根独苗。祖辈对孙辈的爱常常会陷入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之中。这种缺乏理智的爱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的。但是,邻居张爷爷张奶奶对孙子宇宇的教育,却使我们看到了隔辈人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好的家庭教育不在于家庭的“富裕与贫穷”,而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法。一些富裕的家庭,因教育子女失败而蒙上阴影;一些贫穷的家庭,因教育子女成功而大放异彩。成功的家长并不能保证有成功的孩子。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最大的幸福。“问题学生”往往都有“问题家长”。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15.
四、开发多种渠道。小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教育内容上的多因素,教育途径上的多渠道,教学方法上的多样化。我们在开发多种渠道教育学生时,主要研究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条渠道的结合问题。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生的发展与家庭、社会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统一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比较协调的整体,为学生创造最佳环境,力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现在的家庭结构正趋向小型化,多数是由父、母、子(女)3人组成的小家庭,而家庭教育却趋向“大型化”,一根独苗,父母祖辈都视作  相似文献   

16.
从豪 《家长》2009,(7):10-11
在“四二一”式家庭结构中,父辈觉得很困惑,他们教育孩子时,祖辈往往会跳出来给孩子撑腰,如果父辈过于坚持,祖辈就会翻脸,往往祖辈说一句“有本事你们自己教,我不管了”,父辈就只能让步。祖辈也很困惑,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孩子也越来越难带,祖辈尽心竭力地带孩子,可孩子的父母仍对自己不满意。  相似文献   

1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好的家庭教育不在于家庭的“富裕与贫穷”,而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法。一些富裕的家庭,因教育子女失败而蒙上阴影;一些贫穷的家庭,因教育子女成功而大放异彩。成功的家长并不能保证有成功的孩子。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最大的幸福。“问题学生”往往都有“问题家长”。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18.
徐韵安 《家庭教育》2009,(11):30-31
管教儿孙起冲突 “三代同堂”就是典型的“4—2—1,'家庭,在大多数这类家庭中,儿孙是家庭的核心、太阳,于是教育儿孙总是一项重头工作。但是,由于祖辈和孩子父母的教育理念和策略不同,两代人在管教儿孙问题上的冲突是经常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夫妻离异、家庭破裂,已成为八十年代中国大地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的是非曲直、恩恩怨怨不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我们课题组研究的是生活在父母离异前后的“锅碗瓢盆交响曲”中的千千万万儿童。他们受到家庭什么样的影响?他们的学习与心理状况如何?与生活在完整家庭的儿童有什么区别?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结果,能积极创造条件,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三方面,促进该类儿童获得良好社会适应性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祖辈监护人教育能力不足的问题制约着家庭教育水平和效果得以有效提升。本文对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的产生原因做出了论述,对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的代际差异、祖辈监护人在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中需要改善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以对祖辈监护人教育活动进行有效干预为出发点,对城市不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的老年教育优化方向开展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