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凤眼莲对铜、铅、镉、锌、铁等离子的短期净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凤眼莲对Cu2+、Pb2+、Cd2+、Zn2+、Fe3+等离子的短期个别去除速率、复合去除速率及凤眼莲根茎叶的富集量,结合耐受性实验,对其富集机制进行了探讨。凤眼莲的累积去除率,头两天为Pb>Cu>Zn≈Cd>Fe,以后为Pb≈Fe>Cu>Zn>Cd;耐受性则大致为:Zn>Cd>Fe>Pb>Cu。表明凤眼莲在快速高效去除低浓度含铅废水、治理含镉废水和作为铜污染废水的指示性植物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浓度Pb2+胁迫凤眼莲0.25,6,20,60 d,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凤眼莲根、叶中均有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酰胺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GOGAT)的分布,无论是否有Pb2+胁迫,凤眼莲的根、叶的GS活性大于NADH-GOGAT活性,且GS活性和NADH-GOGAT活性均表现为叶大于根.0.1~2 mmol.L-1Pb2+胁迫凤眼莲0.25,6,20,60 d,其根和叶的GS活性降低,但在胁迫60 d后随着凤眼莲新生组织的萌生,各处理浓度GS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凤眼莲叶片的GOGAT活性受Pb2+的影响在其处理60 d后极为明显,极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3.
凤眼莲对Cu2 、Pb2 、Cd2 等离子的耐受性为:Cd>Pb>Cu.短期累积去除率为Pb>Cu>Cd;表明凤眼莲在快速高效去除低浓度含铅废水、治理含镉废水和作为铜污染废水的指示性植物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苦瓜叶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苦瓜叶中黄酮类物质用乙醇和微波法进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乙醇提取因素由强到弱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得到比较优势的组合为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1:3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4h.在微波法中影响苦瓜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各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而得出比较优势组合为乙醇浓度为70%,液料比50:1,提取时间为3min,提取次数为3次.从时间及成本等方面考虑微波法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5.
对黄柏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柏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 ax=335 nm,最适宜的提取剂为乙醇,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剂浓度为60%,提取剂pH值为3~7,提取温度为60℃.该色素耐光、耐热性强,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以及金属离子Na+、Cu2+、Mg2+、Ca2+等对色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pH水平下茶苗对铝、铜及矿质养分吸收和累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方法,就不同pH水平下茶苗对铝、铜及矿质养分钙、钾、镁的吸收与累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值在一定范围内,对茶苗根、茎吸收和累积铝、铜的影响差异不大,但培养液中pH值升高,铝和铜在叶中的含量明显下降.随pH值的升高,根、茎、叶中的含钙量增加;钾在叶中的含量显著增加,在根、茎中的含量差异不显著;镁在根中的含量增加,而在茎和叶的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培法研究了不同Cu2+浓度(0.5,1.0,2.5,5.0,10.0 mg/L)对水生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及Cu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2+胁迫对凤眼莲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及Cu2+-ATP酶活性的影响与 Cu2+胁迫浓度及胁迫时间均有关,在 Cu2+胁迫时间为1,3,10 d 时,各Cu2+胁迫浓度下均有利于凤眼莲叶片蛋白质含量的积累.一定浓度和时间的 Cu2+胁迫使凤眼莲体内蛋白质含量应激积累增多.在Cu2+胁迫时间为1 d时,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凤眼莲根系活力逐渐增大;当胁迫时间达10 d时,根系活力在Cu2+浓度为1.0 mg/L Cu2+时达最大,以后逐渐降低.试验表明,随着 Cu2+浓度的增加,叶片Cu2+-ATP酶活性在0.5 mg/L时达最大,之后逐渐降低;随Cu2+浓度的增加根系Cu2+-ATP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叶片Cu2+-ATP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8.
采用干法灰化处理植物体样品,湿法处理土壤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香附子与大香附中Mg、Cr、Mn、Fe、Ni、Cu、Pb等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香附中各元素的总体含Mg> Fe> Ni> Mn>Cu> Pb>Cr,大香附Mg>Fe> Mn> Ni>Cu> Pb>Cr.两种植物对Mg外的6种元素的富集系数都小于1.同种元素在同一植株中不同部位的含量不同.香附中:Mg元素叶>根>茎;Fe、Cr、Ni、Pb四种元素含量根>叶>茎;Cu、Mn是叶>茎>根.大香附中:Mg元素叶>根>茎;Cr、Mn、Ni三元素含量根>茎>叶;Fe根>叶>茎;Cu、Pb的含量茎>根>叶.两种草药的Cr、Pb含量均超过2000年的《中国药典(一部)》标准.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培方法,就环境中不同铜离子水平下茶苗对铜的吸收与累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苗根、茎中铜含量均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而叶中含量影响不大.各处理下铜在茶苗各部位含铜量大小依次为根>茎>叶.从整株植物来看,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加,铜在根部的积累量增加,在茎和叶的积累量趋于下降.适量的铜有助于茶苗根、茎、叶对磷的吸收,但超过一定限度,则茶苗含磷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硅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的解毒效应及其机制.Cd2+(4 mg·L-1)处理4 d后水稻幼苗出现明显的毒害症状,生物产量显著降低.然而,在镉溶液中添加30~180 mg·L-1SiO2后镉毒害症状减轻,生物产量显著提高.硅处理不仅极显著减少水稻含镉量和镉的吸收量,而且减少镉累积在地上部、地下部以及在叶、茎中的比值.硅处理后细胞壁中的镉占根中镉的比例增加,而镉在共质体和质外体中的比例显著减少.硅处理还使进入根细胞自由空间的镉更多地转化为交换态,使交换态镉与游离态镉的比值升高.这些结果表明,硅通过抑制水稻对镉的吸收和镉的向上运输,而增加镉在细胞壁中的沉积和自由空间中交换态镉的比重等途径缓解镉对水稻的毒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