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的起点问题是基础教育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是教科书、教师、考试,还是学生?目前教学的起点主要有四种形式,即从教科书开始的"教本主义",从考试开始的"考本主义",从教师开始的"师  相似文献   

2.
伴随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小学教科书一直在不断"变脸"。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变脸"是发展,"变脸"是超越,"变脸"是时代、社会和人民的要求。这里,我们关注的是,教科书如何"变脸",应不应该这样变,有不有一定的原则要遵循,"变脸"变的是皮相还是骨骼,尤其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如何适应教科书的"变脸"。  相似文献   

3.
黄佑 《湖南教育》2009,(2):18-20
伴随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小学教科书一直在不断"变脸"。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变脸"是发展,"变脸"是超越,"变脸"是时代、社会和人民的要求。这里,我们关注的是,教科书如何"变脸",应不应该这样变,有不有一定的原则要遵循,"变脸"变的是皮相还是骨骼,尤其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如何适应教科书的"变脸"。  相似文献   

4.
伴随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小学教科书一直在不断"变脸"。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变脸"是发展,"变脸"是超越,"变脸"是时代、社会和人民的要求。这里,我们关注的是,教科书如何"变脸",应不应该这样变,有不有一定的原则要遵循,"变脸"变的是皮相还是骨骼,尤其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如何适应教科书的"变脸"。  相似文献   

5.
初中美术新课程实施四年多的调查表明,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传统课程重视"教教材",教师的创造力受教科书限制.新课程则提倡"用教材教",即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6.
错误是正确的先驱,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变得更精彩;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有生机和活力;因为有了"错误",师生才更具灵性和个性。对教师来说,学生的"错误"是挑战,更是教育智慧的折射。教师只有恰当处理随机生成的差错,彰显差错的宝贵价值,才能使学生在和谐的状态下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严万辉 《成才之路》2014,(30):38-39
正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或教师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但面对这些"错误",教师是如获至宝还是袖手旁观呢?布鲁纳说:"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数学教学中的"错误",能激发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去亲历探究的全程,获得宝贵的数学思考和经验。所以,教师必须以平和的心态容忍错误的存在,将其作为一种可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巧妙的利用,以促进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中,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出现一些失误。教师在教学中要正视错误,树立"错误资源"意识;预设错误,诱发"错误资源"的发生;捕捉错误,恰当选择"错误资源";设计"错误",巧用"错误资源"资源进行教学,让课堂因"错误"而显现智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初中美术新课程实施四年多的调查表明,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传统课程重视"教教材",教师的创造力受教科书限制。新课程  相似文献   

10.
一、以教科书为轴,适时引导,促成积累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专家们根据"课标"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而编写的文本,无论是作为一种"典范",还是作为一个"借鉴",都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学生的认知错误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巧妙地利用有价值的资源,能给课堂带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一堂成功的政治课,需要教师精心预设"错误",巧妙利用"错误"。为此,教师首先应学会"容错",然后才能"用错",最终"诱错",成就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12.
正唯有"用教材教"才能反映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性质。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通过传递信息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身以及在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之中建构的。教师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在"教教材"的场合,教师回避了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把教科书提供的教材经过自身咀嚼之后再喂给学生。这是一种"告知式"的技术主义的教学方法,反映了"教科书中心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上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在出错、改错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教师要站在理性的角度,给予宽容之心,对这些"错误"资源进行理性思考,重审定位,对"错误"资源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教师要应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把这些"错误"打造成一堂课的亮点,寻找"错误",倾听"错误",处理好学生的"错误",让数学课堂因呈现"错误"而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教学中,课程被界定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学科或各门学科的综合",这种课程被称为"文本课程"。这种观念到了绝大部分一线教师的工作中,课程又被进一步"神"化,一般的教师认为课程即教科书,而教科书就是"圣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需要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一、具备新理念,提倡"用教科书教"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科书的使用上,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是教学中的基本任务。正如全国特级教师王文丽所说:"发挥好教材的训练价值,训练学生的听、  相似文献   

16.
读了贵刊2002年第八期上刊登的李凤祥老师的《教科书不能出错》一文后,颇有感触。教科书既是教师教学的工具书,又是学生学习的范例书。它,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专家教授及所有工作人员在编写、出版发行的重视程度上,都足以说明教科书是不能存在半点错误和疏漏的。可是,随着我国教育事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学习错误,是立即否定、责难、打压?还是对学生的错误表示理解,并真诚地帮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让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我认为:教师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同时,教师的责任并不仅仅在于避免错误的发生,而在于当错误发生时能够挖掘错误的价值,使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成为教师教学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存在着"错误",教师的、学生的、教材的……其实"错误"也是一份资源,教师如果能学会挖掘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错误"也会摇身一变,成为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9.
听了一位教师的复习课教学,其中的复习字词环节,学生把"横七竖八"中的"竖",写成了"坚"。教师反复强调千万不要把"竖"写成"坚",不要把下面的"立"写成"土"。还有一个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中的"裁",老师与"载"比较,叮嘱学生不能把下面的"衣"写成"车"。这是复习课,教师听写仍然有错误,可见这样的错误已  相似文献   

20.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坚信"错误"是可利用的。在利用学生的"错误"时,要注重与他们交流。教师应在尊重的前提下,利用好"错误",促进所有学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