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使之心     
这部连环画是上学期的作品了,所以有点粗糙,本来是画给小朋友看的,画风便相当幼稚,呵呵,故事也是现在拿出来给大家看, 让大家见笑了。  相似文献   

2.
《画风》一文主要写了小艺、李卫、丹丹动脑筋用各种方法画出了“风”,学完本课后,我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两种拓展:1.学生自己打算如何画风。孩子们思考片刻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生:我画一根点着的香,冒出的烟歪歪扭扭。生:我画我妈妈的长发飘起来。生:我画一只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生:画老师的连衣裙被吹起来。生:我的帽子被吹得掉到了地上。……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让他们把自己刚才说的想的画下来,并涂上最美的颜色。随即,乌黑的长发,漂亮的长裙,五颜六色的风筝便跃然纸上,孩子们热情极高,唧唧喳喳说个不停,用自己的小…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取材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15课《画风》。我们在自然界中,经常会遇到“风”,可是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这篇课文巧妙地通过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课文浅显易懂,文中三个小朋友说自己怎样画风的语句富有个性、简单明了、逻辑性强,是进行朗读、思维训练和仿写训练的最佳范例。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断]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后,课堂教学进入到第二阶段——画圆。1.圆规画圆法。师:如果让你画个圆,你会怎么画呢?(很多学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圆规。)师:嗯,圆规是我们画圆的工具。那么你会用圆规画圆吗?(全体学生尝试画圆,在画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一个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一个黑点。”“难道你没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的。”接着老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画有一个白点。“你又看到了什么?”“一个白点。”“太好了,”老师高兴地笑了,“无  相似文献   

6.
我想谈一谈语文教师素质的来源及提升的路径。 一、高素质的来源——教学相“逼” 台湾著名画家刘墉先生带学生画画,总是在一开始就建议他们买最好的工具,逼他们奋力画好画。学生也不甘示弱,他们逼刘墉:每周必须拿出新画来,自己才会画得更好。  相似文献   

7.
微语录     
正◎笔唰唰笔唰唰,拿出一条美人鱼,拿出一支油画笔,拿出一瓶广告色。拿出一张宣纸来,我涂……我拓……拓拓拓拓拓拓拓……变出一幅"鱼拓画",变出一幅"拓画鱼",拓拓拓拓拓拓拓…鱼拓画鱼拓画,笔唰唰,笔唰唰。  相似文献   

8.
老师的话     
每次家访,家长们都会说上一句:“这孩子就听老师的,不论大小事,他都爱说‘我们老师说的’,真拿他没办法。”开始我听了不以为然,心想:老师的话真有这么大的威力?然而,当自己的孩子入园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老师说的话在孩子心中的分量。我儿子上中班时,有一次他告诉我美术课上画了什么,是怎么画的。我说:“你画画的顺序不对,应该……”没等我说完,儿子理直气壮地说:“就是这样,我们老师都这样画的。”我拿出纸笔想纠正他,他  相似文献   

9.
1 拿出一张纸。 拿起你的铅笔。 画一幅图画。 画一幅美丽的图画。 画一棵树…… 5 拿出一张纸。 拿起一支蜡笔。 画一幅图画。 画一幅美丽的图画。 画一朵云在树的后面……  相似文献   

10.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看到一篇《画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教学设计,感触颇多。【案例1】……(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你们听了朗读后想说些什么呢?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师:同学们读中有悟了吗?谁来告诉大家?师:出示课件(赵小艺画风的句子)。赵小艺是怎么画风的?能感受一下吗?师:宋涛是怎样画的?(指名读)师:赵小艺又是怎样画风的呢?谁来表演读?师: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各抒己见)生:自读喜欢的句、段。生:(评价朗读效果、全班交流)……【透视1】教学…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我教的首届小班学生升入四年级,他们已经能非常娴熟地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学习,有分工,有合作,秩序井然。记得有一天,在上《找规律》一课时,我发现有一个小组为了"沿圆形池塘边种树"的问题争论了起来,意见不统一,谁也没法说服谁。我灵机一动,写了一张小纸条递给激烈争论着的组长小舟。他看到纸条上写的"画一画"三个字,愣了几秒钟,马上从椅子上跳起来,大叫一声:"有了!有办法了!"他马上拿出草  相似文献   

12.
康乾年间,扬州活跃着一批画风工稳、以画界画见长的画家。他们是李寅、王云、萧晨、袁江、袁耀、颜峄、颜岳等。他们直接师法唐宋,画学大、小李将军自成一派。他们振兴了元明以来呈颓废之势的古老画种:界画。他们在继承唐、宋界画传统的同时又各自有所创新,各具特色并将院体山水与界画结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品赏、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 一、关注语言形式 语文课首先要上成语言文字课,若关注思想内容,也须由文字引发,由文字贯穿,最终归结于文字.一位年轻教师教学《画风》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画出句子.(2)引导交流:谁,画了什么?画出了风.(3)请学生到黑板上画画文中的景色.(4)请学生给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5)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风又无处不在,那么风还在哪儿呢?你也来当当小画家,把你眼中的风画出来.(6)语言交流:你是怎样画风的?  相似文献   

14.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有一次,辗转奔波在太行山千峰万壑之中的赵树理,奇异地发现了这样一张画:汪精卫被画成一个猴子,由背后的日本军人牵着线任意耍弄……。赵树理一边看,一边拿出笔来在画上添了一留小字:“做了日本官,好象猴爬杆,一时  相似文献   

15.
画风     
上美术课时,老师问:“谁会画风?”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  相似文献   

16.
画风     
七.!厂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会画风。我要画青青的草地,小草在向我们点头弯腰。我要画漂亮的风筝风筝在天空中飘呀飘、画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瞧!她正在追飞走的画纸呢指导教师赵萍俘画风@陆晓彤$浙江省桐乡市凤鸣天女中心小学201班~~  相似文献   

17.
假日,去拜望一位在画坛已颇有名气的中学同窗,见面寒暄后,主人拿出一幅画。此画题名:《雨中捕鱼图》。画面上,一蓑笠渔翁立于船头,扬臂撒开一张鱼网。我看后问道:“雨在何处?”主人笑曰:“雨在无画处。”主人见我困惑不解,便道:“绘画,讲完不画之画,所谓于无画处皆成妙境!譬如此画,若画中有雨,画则实;实,意境则浅,观画者一览无遗,无玩味之余地,遂情趣寡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猜猜玩玩,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准备:1.画三座编号分别为1、2、4的房子,房子里分别画有按数学上二进制原理进行分布(详见后面的说明)的动物,三座房子里共有七种动物(见图)。2.图上画有七种动物玩具(或剪纸、图片)。方法:1.教师拿出图上画有  相似文献   

19.
埃及纸草画     
<正>在埃及,无论是在机场,还是在旅游景点或工艺品商店,您都可以见到一种特殊的画。画的纸张有些发黄、发皱,却柔韧有余,富有弹性;入画的有金字塔、埃及古代的各种神,还有名目繁多的吉祥物和田园风光等,画风古朴、简洁而凝重。这种画便是堪称埃及文化瑰宝的  相似文献   

20.
黑点与白点     
一位老师走进教室。他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道:"一个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