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军胜  马耀峰 《资源科学》2016,38(8):1476-1490
不同群体对区域旅游的供给感知评价可为目的地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北京市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一手调查数据,建构两大群体旅游供给结构方程感知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分析两大群体对北京旅游供给感知程度及其差异,以识别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所注重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通过对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样本数据的公因子萃取,提取出两大群体旅游供给感知公因子,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安全、交通服务、服务质量与设施、旅游活动、信息服务与营销、旅游景区等方面,并以此建构并验证两大群体结构方程感知模型;②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旅游供给感知存在宏观差异,入境游客注重旅游目的地整体发展水平与软件环境建设,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性消费,而社区居民更注重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市场营销等基础层次消费;③入境游客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较高,而社区居民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相对较低;④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旅游供给感知受个人及群体认知能力、感知水平等一系列微观因素影响,受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结构、发展水平等宏观条件的制约,同时在二大群体所扮演的自然人与理性人角色的共同影响下导致对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出现差异与错位。  相似文献   

2.
不同群体对区域旅游的供给感知评价可为目的地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北京市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一手调查数据,建构两大群体旅游供给结构方程感知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分析两大群体对北京旅游供给感知程度及其差异,以识别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所注重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通过对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样本数据的公因子萃取,提取出两大群体旅游供给感知公因子,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安全、交通服务、服务质量与设施、旅游活动、信息服务与营销、旅游景区等方面,并以此建构并验证两大群体结构方程感知模型;2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旅游供给感知存在宏观差异,入境游客注重旅游目的地整体发展水平与软件环境建设,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性消费,而社区居民更注重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市场营销等基础层次消费;3入境游客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较高,而社区居民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相对较低;4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旅游供给感知受个人及群体认知能力、感知水平等一系列微观因素影响,受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结构、发展水平等宏观条件的制约,同时在二大群体所扮演的自然人与理性人角色的共同影响下导致对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出现差异与错位。  相似文献   

3.
资源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就是探讨资源繁荣对资源充裕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资源诅咒假说。关于资源诅咒假说有很多理论文献和实证分析结论。本文对资源诅咒假说的理论和实证结论进行综述。在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王丽丽  马晓龙 《资源科学》2016,38(9):1653-1662
地质旅游资源是旅游吸引物的重要依托载体,其价值演化研究对于地质公园的发展具有导向意义,同时构成了制定符合特定时期地质旅游资源综合价值充分释放的政策依据。基于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历年规划文本,通过高频特征词提取,以特征向量中心性和中介度中心性为指标,对其地质旅游资源价值演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质旅游资源价值构成大致以2012年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即保护与开发兼顾时期和综合开发时期。第一阶段地质公园的特征较为明显,“地貌、公园、保护”三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保护、自然、公园、景观、旅游、景区”处于主导地位,“公园、保护”拥有最高的影响力度。第二阶段以旅游为主题,“旅游、景区、项目、规划”出现的频率最高,“旅游、景区、发展、规划、建设、服务”处于主导地位,“旅游”的影响力度最大。导致这种演化的直接原因在于经济利益驱动,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下政府对地质旅游资源价值的定位是决定其价值取向,从而导致地质旅游资源价值演化的根本原因。研究认为,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决定了地质旅游的发展路径,是新制度经济学在国内旅游产业的实践应用,而这种特征正是人地关系相互影响的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5.
张玉婷  徐晓林  陈涛 《现代情报》2012,32(6):46-50,54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旅游信息化和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仍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缺少以游客为出发点的信息服务系统研究。本文尝试从游客情感角度出发,运用场所依赖理论基本内容,通过对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系统内容与场所依赖形成的关系分析,针对出行前、旅行中、旅行后3种旅行状态分别总结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系统构建模式,以期丰富旅游规划的内容研究。  相似文献   

6.
米兰  黄鲁成  苗红  吴菲菲 《科研管理》2021,42(10):28-39
为挖掘国际养老新兴技术合作网络的结构拓扑特征、合作模式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复杂网络多尺度理论,构建了养老新兴技术合作网络自宏观、中观到微观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包括复杂网络全局分析、合作模式演化分析及演化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层面国际养老科技新兴技术合作网络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和复杂网络特征,随着时间推移,网络规模不断增大,连通性增强,但不同阶段合作网络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中观层面合作网络核心由初期的个人逐渐过渡到产学研主体,低广度-低深度型合作模式的绝对主导位置日益削弱,高广度-高深度型模式迅速提升,不同类型主体间合作模式呈现出不同的演化路径,整体合作深度、广度在持续加深;微观层面合作演化影响因素中,技术创新能力始终无显著影响,而地理邻近性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合作主体类型、合作广度、技术相似性的促进作用逐渐削弱,技术互补性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对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养老科技合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影响人们旅游需求的因素越来越多,对固定时间人们的旅游目的地判断受到这种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复杂,传统的预测模型多是静态模型,各个判断因素的属性权重相对固定,不能灵活改变,但是这些属性对最终目的地的影响作用不同,这就导致传统模型很难形成准确判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算法的旅游客源流向地估计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旅游客源相关数据,根据METRIC相关理论,对旅游资源可用度进行准确分析,并建立旅游客源流向地估计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算法进行旅游客源流向地估计,能够有效提高估计的准确性,从而为旅游行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概念、特征和营销模式对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湖北省荆州市旅游发展为例,从创新开发旅游资源次优区人文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为基础,以旅游形象塑造和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角度,探讨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长期有效的进行客源市场的开发与营销是旅游目的地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相关的分析,指出在旅游目的地对客源市场吸引力要素的作用机制中应更多的侧重于政府宏观的保障机制,而在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的营销模式构建中也应强调政府的主导、支持及先行作用。最后政府主导;政府、行业联动;政府启动、企业运作三大营销模式的提出则为目的地客源市场的营销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模式选择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0.
长期有效的进行客源市场的开发与营销是旅游目的地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相关的分析,指出在旅游目的地对客源市场吸引力要素的作用机制中应更多的侧重于政府宏观的保障机制,而在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的营销模式构建中也应强调政府的主导、支持及先行作用.最后政府主导;政府、行业联动;政府启动、企业运作三大营销模式的提出则为目的地客源市场的营销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模式选择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森林“资源诅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宗飞  姚顺波  刘越 《资源科学》2015,37(2):379-390
利用我国27个省区1985-2012年面板数据,在考虑各地区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使用SEM模型分别对区域森林资源丰裕度以及森林资源依赖度是否存在资源诅咒进行了验证,结论显示:11985-2012年间森林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不存在资源诅咒;而林业政策的转变使得1998年前后森林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生了改变;2森林资源依赖度存在明显的资源诅咒效应,即便在控制了影响经济增长各变量后,这种效应依然显著;3进一步分析可知,森林资源丰裕度与森林资源依赖度并不具有必然联系,依托森林资源比较优势及在森林资源不丰裕情况下都可形成高资源诅咒区;4在缓解高资源诅咒的过程中,前者应在提升林业产业效率,将森林资源由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等方面做出努力;而后者则应该转变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走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乡村旅游的发展波及到后现代社会的诸多领域,已成为过去30年国际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搜集了Elsevier 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2010年以来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通过分析得出:①经济价值取向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②乡村旅游者出游动机多样,体验方式及内容不同,对服务、产品的满意度是影响其忠诚度的重要因素。③乡村小企业发展具有局限性,创新和合作非常重要。④乡村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不一,社区参与是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社会公平的关键因素,且该领域研究更多在于“如何参与”的问题。⑤政府干预存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地方实践效应的差异,其研究往往与其他领域研究相融合。⑥乡村旅游的影响研究呈现批判性特征,旅游的“正向”经济影响在社区层面的实证研究中受到质疑,目的地的文化变迁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负面”“被动”的问题等。总之,国外学者多把乡村旅游视为“现代”经济行为,乡村旅游地作为资本、权力的实践场域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鉴于此,中国学者应根据社会需求拓展乡村旅游研究领域、反思价值伦理问题,重构本土理论等,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有关路径依赖与锁定的研究中存在文献信息繁多、领域学科交叉复杂、发展脉络不清晰等问题。基于科学计量的可视化技术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探析国外人文社科领域有关路径依赖与锁定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发现,国外对路径依赖与锁定研究的发展脉络可归结为:①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政策制度-案例分析-锁定或改革-路径创造;②研究的三个热点领域:路径锁定、公司变迁、政治制度;③研究发展的三个趋势:研究层面由宏观趋向微观,研究思路从解释现象的基础研究过渡到解决问题的开发研究,研究方法由案例分析过渡到锁定模型构建。该研究系统的展示了国外路径依赖与锁定研究的全景图谱,利于研究者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轨迹和选择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发展技术路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演化机制的研究稍显匮乏。从产业经济和战略转型的需求出发,探讨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技术轨道理论中,以此构建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的模型,并引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技术轨道跃迁临界点处进行创新模式选择,结果表示:创新风险较大时,产业内创新能力强的主体更容易选择突破式创新;反之创新风险较小时,市场偏好会决定产业内各主体创新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卫郭敏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775-1779
 科学作为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系统,其宏观层次的演化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并且对具体科学活动具有规范性指向作用;其微观层次的演化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科学实践是一个充满选择性的随机过程,科学发现的进程常常体现着非逻辑性的特征,科学成果表现出一定的情境性。从整体性的视角分析科学的演化,把科学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辩证统一在一个整体内研究,认识到科学中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联系,进而得出较为全面的科学演化图景。  相似文献   

16.
张岚  周年兴  赵金凌  周玮 《资源科学》2013,35(7):1520-1525
随着旅游业竞争加剧,不同旅游地已经将提升初游者和重游者的数量作为主要的目标.因此,重游者数量的提升也成为目的地营销的重要目标.本文就近20年来境外学者对重游决策行为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了旅游者重游行为的动机和影响要素,重点就学者应用较多的结构模型进行分类梳理,主要有旅游者动机与满意度及忠诚度模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重游决策模型以及4个重游决策行为的复合结构模型,包括重游意向预测决定因素模型、重游空间行为的模型、质量对满意度及行为倾向范式的结构模型和旅游目的地属性对行为倾向影响模型.综合来看,境外学者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不同的分类标准,就重游者的决策行为模型开展了较为丰富的实证分析和探索研究.研究结论可为提升国内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整合和形象,增强市场营销绩效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区域旅游目的地重游率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30个省际面板数据验证存在"资源诅咒"的同时,从制度质量和技术创新挤出效应的角度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并对门槛变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显著的存在基于制度质量和技术投入水平的单门槛效应,制度质量和技术投入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改善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2)资源依赖度是产生诅咒的关键,丰裕的资源虽然和经济增长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其对制度质量和技术投入水平的影响是负相关的,资源开发对技术创新具有挤出效应。另外实证结果还显示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但是缺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一煤独大”的资源型经济结构给山西带来了经济结构单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种种问题,制约着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山西旅游资源丰富,政府极其重视旅游业发展,文章分析了旅游业对资源型省份的积极作用,概述了山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出资源型省份转型视角下山西旅游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陆地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雨晴  钟林生  陈田 《资源科学》2014,36(6):1133-1141
测度与分析我国陆地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水平,对各边境地区在激烈的旅游竞争中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边境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入手,分析边境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而从边境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竞争力、边境旅游现状竞争力、边境旅游发展潜力竞争力三方面构建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并运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对136个边境县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水平差异显著,云南、广西、辽宁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较强,西藏、甘肃、内蒙古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较弱;②从不同毗邻国边境段落来看,中朝、中老、中缅、中越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较强,中尼、中印、中不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较弱;③中朝、中老、中俄边境县域在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中越、中朝、中缅边境县域在旅游发展现状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中亚、中阿、中巴边境县域在旅游发展潜力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刘嘉毅  陈玉萍  夏鑫 《资源科学》2018,40(7):1473-1482
基于2001—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ys-GMM与GIS自然断裂法等研究方法,就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污染对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样本时间段,空气污染程度每提升1个百分点,入境旅游发展程度就随之下降0.309个百分点;在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三个时段中,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负向影响效应都显著存在,随时间推进,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边际负向影响呈现阶梯式递增态势;政府干预、旅游资源禀赋在抑制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强度;将各省区分为高污染区、较高污染区、较低污染区与低污染区,发现无论处在何种空气污染区中,空气污染都对其入境旅游发展有显著负向影响,污染程度越高的区域,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负向影响效应也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