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ICADL 2011会议的总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对会议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包括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管理、数据挖掘及应用、移动服务、元数据和编目、并行计算/云计算、社会网络和个性化服务、信息检索。这可以代表亚太地区数字图书馆研究及应用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俊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26(5):91-92,F0003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代表着图书馆的未来.本文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特点及功能,阐述了建设公安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提出了建设公安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对策.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3.
国家数字图书馆与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是国内数字图书馆工程中较为典型的代表,通过对两者建设进展的分析把握当前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得出国内数字图书馆发展需要协调和合作,从战略高度确立数字图书馆建设管理的实体,从而避免分散建设、各行其是,并推动面向用户数字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4.
8月16日至18日,“2005中国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江苏无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出版社代表近400人出席了会议。“中国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是由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全国性会议,邀请国内外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国内外优秀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单位代表与会,介绍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国际前沿发展、国内外成功应用案例,并就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开展专题研讨。本次会议就数字图书馆发展涉及的四大议题:环境…  相似文献   

5.
浅议数字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代表着图书馆的未来.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的特点,介绍了目前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情况,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今天,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了!参会的有来自省高校图工委的领导、省各高校的图书馆馆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共60余位代表。另外,我们还特邀了9个有关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公司代表参加会议。在此,我仅代表燕山大学图书馆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了2007年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研究进展,以近十年以来形成的,对数字图书馆进行宏观认识的理性框架,对一年中该领域的典型成果和进展进行了点评,评述了目前我们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所处的位置,特别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数字图书馆方向性的"图书馆2.0"领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结论部分提出以多样性促进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刊深圳消息(记者杨士均)由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CADLIS)、国家数字图书馆(NDL)、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图书馆学会(LSC)共同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市科技图书馆)共同承办的“2007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研讨会暨成果展示会”,于2007年11月26日上午,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四层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开幕式,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汤更生主持了会议。陈胜利、李南生、张儒林、袁海波、张晓林、陈力、朱强、陈凌、程焕文、欧阳亭、彭仁贤、郑炯文、马泰来、周原、蔡素娥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从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国内外图书馆工作者、多个学科参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专家、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相关的企业和机构代表,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约3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在开幕式上,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深圳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儒林、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陈胜利处长、深圳市文化局巡视员李南生女士、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程焕文等,分别代表各个方面致辞,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十年来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会议的召...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上海地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学术交流,由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及中国数字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于4月28日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行。来自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以及复旦、上海交大、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50多所高校图书馆的专家和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奚洁人在会议开始前会见了与会的主要专家和代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数字图书馆代表了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文章主要探讨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有待解决的三方面问题,即标准问题、数字信息长期存取问题和数字信息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馆正成为全世界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上海世博会,代表了当今最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生活或文化趋势,也给未来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很多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在对数字图书馆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主要就上海世博会的先进管理及文化发展趋势给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研究和管理研究带来的借鉴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2 0 0 4年 6月 1 5日上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 ,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了 !参会的有来自省高校图工委的领导、省各高校的图书馆馆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共 60余位代表。另外 ,我们还特邀了 9个有关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公司代表参加会议。在此 ,我仅代表燕山大学图书馆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如何进一步建设好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目前 ,省高数图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如果我们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乘风破浪 …  相似文献   

13.
区域高校数字图书馆实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图书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代表了当今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文章论述了建设区域性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意义、建设总目标及定位,并提出了基于知识网络的数字图书馆框架,分析了框架系统的主要构成模块及实现的关键技术。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9月 12日 ,由湖南省高校图工委举办的“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研讨会暨 TRS数字图书馆应用平台演示会”在湖南大学图书馆召开。共有省内长株潭三市各高校图书馆领导及技术负责人 4 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湖南大学图书馆郑章飞馆长主持了会议。会上特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张建勇研究馆员作了《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综述》的报告 ,TRS公司数字图书馆事业部经理尹玉辉作了《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及其产业化实践》的报告 ;中南大学图书馆张健中副馆长、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罗益群馆长、国防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15.
2004年8月25日至8月27日,由中科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项目管理中心主办、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和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办,在兰州召开了CSDL科学文献数据库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有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孙坦  相似文献   

16.
2月9日,江西省文化厅在省图书馆举行“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江西启动仪式,省图书馆馆长周建文致辞启动该计划,首批10个县级图书馆和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的代表及省图书馆职工等有关方面人员80余人出席了启动仪式,省内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此次“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的启动,标志着江西数字图书馆建设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7.
视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工作坊"在苏州市举办3月24日—26日,由国家档案局主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工作坊"在苏州市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项目负责人伊斯卡拉·潘诺娃斯基女士、世界记忆名录专家和来自所罗门群岛、印尼、中国等国家的37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交流了区域内文献遗产保护的工作经验,对如何申报世界和亚太地区名录进行案例分析,对一些提名材料进行了点评。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苏州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工作坊。  相似文献   

18.
随着以 Internet 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和“数字地球”等概念的提出,人们逐渐习惯于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环境中看数字图书馆,这些观念也使得数字图书馆的角色与功能不断地深入和拓展。对于数字图书馆的角色与功能,在国内各权威业内人士对狮子图书馆的定义中就可以发现: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和国家863发展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的领导人徐文伯将数字图书馆定义为“网站上支持多种搜索功能的海量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28日至30日,我们应邀出席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亚太地区媒体研讨会。这是一次了解亚太地区媒体发展现状和趋势、扩大我国新闻业影响的难得的机会。会议虽然不到三天,但是我们同与会的各国代表广泛接触后,感触颇深。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中国新闻业...  相似文献   

20.
数字图书馆代表着图书馆自动化的高级阶段和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的方向,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该保证以不同高校之间的共同建设及其资源共享为基础,其次各个高校特色化发展为原则,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保存不规范、同质化严重和设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特点,最后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期望能够为相关机构或者类似研究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