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教材)第五到第九小节要求学生背诵,背诵内容相对比较多,让学生尽快达到“正确背诵”的目的,我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了抽查。凡是被叫到名字的学生就起来背,背好一节后,由另外一名学生接着背,没被点到名字的学生在下面听人家背。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开始背诵起来——“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前突然一亮……”“不对,应该是‘眼睛突然一亮’。”学生大声纠正道。“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色的花……”“不对,应该是‘淡红的花’”学生又齐声纠正。“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没有‘…  相似文献   

2.
某报曾载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又有启发性的故事:以前江南某处山上有一寺庙,山下有一所学校.先生常上山与和尚对饮聊天,也常布置学生背诵圆周率,规定背到小数点后第22位数(3.1415926535897932384626).学生很难背,甚感苦恼.某天,一个聪明伶俐的学生把先生上山与和尚喝酒的事编成几句话,叫同学们记熟.这天先生喝酒回校,又叫学生背诵圆周率.不料个个背诵如流:"山巅  相似文献   

3.
关于背诵,邓小平同志曾经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小的时候背的东西往往可以记一辈子.而且背的多了,对一个人的文化功底甚至可以起到相当大的影响.……现在背诵太少,所以很多孩子虽然读完中学,甚至大学,却仍然‘文化很低'."的确,现在学生背的内容太少.在记忆黄金时期的小学阶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背诵,只注重对于课文的讲解,学生则习惯于做大量的练习,借此来强化理解和记忆.这样做,忽视了背诵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得英语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死板.我觉得,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背诵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背诵,邓小平同志曾经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小的时候背的东西往往可以记一辈子,而且背的多了,对一个人的文化功底甚至可以起到相当大的影响。……现在背诵太少,所以很多孩子虽然读完中学,甚至大学,却仍然‘文化很低’。"的确,现在学生背的  相似文献   

5.
背诵经典和重要的篇章,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多背诵一些典范的文章,能使人直接受到范文的熏陶感染,积累字词句篇的丰富语言材料,逐步领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规律和方法.古代的文人学士,无不在背诵上下番苦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里的"读"指的就是背,是吟,将文章反复吟咏成诵.而这里的吟,不是"读",是"写",是"作".其意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作.这就说到了"背诵"和"熟读"的好处,也是其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6.
朱芳 《高中生》2015,(10):44
亨利·沃德·比彻还是小男孩时,一天,老师把他叫到讲台前,要他将新学的课文背诵一遍。比彻是个勤奋的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并不是什么难事。他满怀信心地清清嗓子,张口就开始背诵。才背了个开头,比彻就听到身旁的老师重重地对他说了一个"不"字。比彻停顿了几秒,心想,是不是自己背错了?看到老师和同学并无反应,他犹豫着继续往下背。几分钟后,比彻的背诵又被老师一连几声"不"打断。他慌了,感觉一定是自己背错了,变得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起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背诵对一个人的知识积累、智力开发、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人们要学习一门语言,就离不开背诵.对于背诵的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就非常重视背诵在学习语文中的作用.虽说现代教育已不再需要像古人那样大量地死记硬背,但是,适量的背诵还是必需的,尤其对语文这门功课而言.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背诵在这四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背诵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比喻听和说,孩子从"咿呀"学语到独立运用语言,就是一个从"听话"到"背话"再到说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背话"是其中的桥梁.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更少不了背诵.背诵有助于培养语感,人们只有在阅读了大量的作品,许多语句烂熟于心后,对语言才会有着极度的敏感.如果离开了背诵,空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不切实际的.学生往往在背诵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文章的领悟,随着阅历的增加,也会加深对原先背诵过的诗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曾尝试让学生背"循环小数"的定义.结果,只有少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全理解了"循环小数"的意义,并当堂记住了这个定义:而大部分学生是在课后通过不断地重复背诵,才把它记下来: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背的遍数更多,但无论如何就是记不全、记不牢.  相似文献   

9.
多诵少背     
正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实践证明:人的记忆力也和人的肌肉一样,只有锻炼才能增强。懒于记忆,从不背诵的人,记忆力不可能优良。众所周知,背诵,即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辞,是读书的基本功之一。如果将"背诵"分解细化,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背,是凭记忆读出;诵,是用抑扬顿挫的腔调念。我觉得,小学阶段要"多诵少背"。一、"诵"的内容多一些,"背"的内容少一些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诵"的内容都要求"背"。如果在"背"和"诵"之间让学生选择,我想绝大多数的学生会选择"诵"。可见,宁可多诵,也要少背。那么,如果可以多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历年高考的考试大纲都明确指定背诵篇目。一些学生在背诵过程中,总是背不得法,即背即忘,常诵常丢,甚至谈背色变。本文引导学生掌握几种喜闻乐见的背诵方法,让学生做到有"背"无患。  相似文献   

11.
背诵是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形成语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一个人脑子里如果储存了一定量的语言材料,说起话来就会出口成章,写起文章来就能笔底生花。因此,“九义”教材中年级段十分重视背诵,较之普通教材增加了7次背诵内容,达24次之多;针对背诵枯燥乏味的特点,编者安排了两次选背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其中一次是《美丽的小兴安岭》2至5节任背一节,一次是第六册的《寓言二则》任背一则,选背的内容分量差不多,避免了学生拣短的背,偷懒。 背诵是一种语言训练,除了必要的“练”以外,还需巧妙地“训”,即教师根据背诵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身心情况加强背诵方法的指导。这样学生兴趣浓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导背诵总的原则是大纲里所说的“讲究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落实到每课,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五年制五、六册指定背诵内容具体谈谈:  相似文献   

12.
正在很多教学随笔或论述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何指导学生背诵的文章,也经常看到老师通过"范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几乎未见过教师"范背"之说。苏教版语文新课标对每个学段都有背诵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通过30年的教学实践,我体验到了范背的好处。一、便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把握、驾驭教材要求背诵的文章,往往是名家名作,通篇都很重要;要求背诵的段落,基本上是一篇文章的重点或难点内容,或者是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将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我在教学中尝试借力"微信、美篇、为你诵读(背诵软件)"等"互联网+"平台,运用"据情背、据景背、据意背、据时背、拓展背、活用背"古诗词教学六步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据情背中年级学生古诗词理解力还不够强,如果没有兴趣,就不愿意主动背诵古诗词。古诗词教学"入其境",才能"会其意"。导情入  相似文献   

14.
王军红 《班主任》2012,(9):59-59
正那节语文课,为了激发学生背课文的兴趣,我临时开展了一场小型的背诵比赛。我告诉学生,如果谁能在20分钟内把需要背诵的课文背下来,我就奖励他,奖品暂时保密;背不上来的学生要表演节目,而且必须把大家逗笑才行。听了我的这番话,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趣。时间到了,我刚喊停,学生们就把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说:"看来通过努力,大家都能背上来呢,我还真不知道该叫谁了。要不,你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相似文献   

15.
<正>文言文背诵是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又是重点,没有一定量的读背,文言文的阅读水平很难提高。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文言文的背诵是令师生头疼的一大难关,要么知难而退干脆不要求,要么好事过多,效率低下。那么,怎样突破背诵文言文这个难题呢,通过长期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一、让学生认识到背诵的重要性一些学生往往不认真读背,是因为他们认为:"背那干啥?理解了不就行了么?费那么多时间,考试反正出题几率很小。"  相似文献   

16.
苏步青读小学时,天天背诵《左传》、《唐诗三百首》,到毕业时,这两部书已能倒背如流。刚进中学,老师不信他能写出作文《读曹刿论战》,顺口举出一篇《左传》中的文章让他背,他一口气背完,还说:"整部《左传》,我都可以背出来。"  相似文献   

17.
背诵是语文学习最简单、最伟大的方法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前一诵",引导学生巧背、多背,实现量的积累,通过多种情境创设,增进学生学习运用。为此,学生方能乐背不疲。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标把“积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标提出了背诵的具体篇目、数量,明确了学生背诵的要求,即在理解基础上记诵,反对死记硬背;保护和扶植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反对以“背”代“惩”;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等等。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增强背诵活力的快乐背诵、有效背诵、自主选择和分层要求等原则。创设学生愉快背诵的情境,创建激发和培育学生背诵能力的动力机制,无疑是语文教改的着力点。教学中,我以“语言储蓄所”为载体,建立起推动背诵的动力机制,学生在“仿真式…  相似文献   

19.
一"三线并行"抓背诵 第一线是经典背诵.从<弟子规><三字经>到<千字文>,接下来是<论语><孟子>等.一年时间,我和孩子们背完了<弟子规><三字经>,背了一部分<千字文>. 第二线是古诗词背诵.我收集了一些朗朗上口的经典诗词,每周介绍6首让孩子们背诵.一年时间,孩子们背会了150余首.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由此可见,阅读背诵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激发孩子背诵的兴趣,从而提高低年级学生背诵效率,成为优化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心里学原理,我总结出了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快速背诵"法,即"读读"、"说说"、"演演"、"背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