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是相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系列经验模式而言的。他国的经验模式作为我们观省自己的一种参照而显示出对我有利的作用,两者相映益彰,彼此吸取对方合理成份以完善自身。所以,中国式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重视比较高等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对于我国当前比较高等教育研究来说,其实际发挥的作用较之于其理应做到的要差得多,对中国高等教育特色的培植所做的贡献就更不理想。目前的基本状况是,在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中,零碎杂乱的外国高等教育经验的介绍多,系统科学的分析少;呆板盲目的抄袭多,明慧开拓的创新少;宏观的理论性多,微观的可行性少。基于如此状况,我们认为在当前建设中国式高等教育体系的形势下,改进和提高我国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关于比较研究外国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方法。我们从两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欢迎。慕课作为一种在线学习的方式,是网络教育发展过程的产物,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在对慕课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慕课的发展现状,分析慕课发展的特点,重点研究慕课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并对慕课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以期更好地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从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看专业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发展速度喜人,质量也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从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来看,应用性和基础理论方面的成果较少;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多而泛,基础教育研究成果少而虚;公办、城市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多,民办、农村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少;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跨学科研究更少。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学资源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但随着我国进入学习型社会,这种"搭便车"式的发展方式产生了许多问题,导致了严重的成教教育"普教化"的倾向,不能满足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目前高等教育学校兼办成人高等教育的环境下,文章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普教化"等问题产生的成因,并对这些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热点。国内有关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起步晚,但在概念、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且潜力巨大,特点概括起来有“八多八少”;国外研究起步早,理论创新多,实证研究质量高,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至少有两点可以期待:一是研究方法日趋成熟;二是大学与区域社会契合发展的研究将日益热烈。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的高等教育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巨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有过失误。上海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壮大,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贡献。现在,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的任务是:认清高等教育的形势,面向实际,加强研究,为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一、上海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说,改革开放的10年是我国教育的最好时期。经历了去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存量危机与增量扩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危机1.问题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资产价值已相当我国国有企业单位存量资产 ( 10万亿元 )的 2 .2 % ,相当国有事业单位存量资产 ( 2万亿元 )的 11%。这样一笔宝贵的社会资源 ,在我国传统体制下 ,没有用好、用足、用活 ,其潜能和效益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形成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结构配置内在矛盾分析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1)高等教育资源组成不合理。表现为教育人口多 ,教育资源少 ;教职工多 ,学生少 ;党政人员多 ,专任教师少 ;本科生多 ,专科生和研究生少 ;普通高等教育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33):94-95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这种转变顺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类型,在办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上有其特殊性和现实性,本人从第二外语德语的教学研究出发,主要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研究,侧重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一、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中的供求矛盾问题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中国高等教育的这种发展源于外部环境的需求,是两者频繁互动的必然结果。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新的全球竞争的关键。然而,相比较而言,我国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源或高层次人才的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滞后的状况。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和愿望已经越来越强烈。满足人民群众这种平凡的要求应该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从近代到现代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出现了新的发展形势,这急需对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进行新的探索和有关研究问题的界定。本文从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及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的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几点困惑和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代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两德的统一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国际化,德国大学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从缩短学生学习年限到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位制度,以及对专业设置改革和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产生的联动效应。同时,在课程实施方面,德国大学注重文理工学科的相互渗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加强“产学研”交流。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当代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基础化、职业化与综合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实践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历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社会、大学在高等教育制度层面各自应以什么方式、角色应对。大众教育的冲击波席卷大学校园,大学在面对精英教育制度与大众教育制度的两难境地时又该做何选择?随着高等教育职能的拓宽,高等教育职能制度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使人在选择大学时产生困惑。文章通过对高等教育制度实践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形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院校研究"是什么,不是什么--解读美国"院校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院校研究"是流行于欧美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专门术语.就美国的经验而言,"院校研究"可以理解为"是研究者基于本校情境、针对院校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所作的应用性研究,是高等学校为改进管理决策、促进院校发展而设定的一个专门的实践领域".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形式,"院校研究"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研究".它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种新的范式,是现代高等学校实施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微观研究是较少受到高教界同行关注的领域。从研究内容及研究角度对1997年至2006年近十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微观研究的论文进行简要地分析与评论,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内高教微观研究已呈现出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日益重视决策、政策与规划研究;关注在较高层次上和多层面上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问题;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学科”基本理论与体系建设工作;高教领域高科技建设与基础性研究工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是以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作为指导思想的,并以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和建立精确、可操作的研究结论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但在反思了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指导思想之后,特别是在中西学术交汇过程中逐渐地接受了非本质主义的思考方式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走向多元化。展望未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将在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之间寻求平衡并获得突破,这将会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更趋成熟。  相似文献   

16.
"学科取向"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在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史上可谓"一枝独秀",并越来越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但是,由于受"走出"信心缺失、语言文化隔阂、研究取向迥异以及学术规范欠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在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格局中仍处于"边缘地带"。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应提升文化自觉,树立"走出"信心;提高英语技能,提升学术竞争实力;科学改造概念体系,沟通中外学术理解;恪守严谨治学精神,遵守国际学术规范,积极扭转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引进多、走出少"的交流逆差,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解析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内在规定性,是为了寻求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安身立命之本"、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存在与发展的"根据、标准和尺度"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之"道"。价值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所崇尚和追求的精神旨归;逻辑是在价值指导下形成的指导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展的顺序和规律。价值和逻辑共同生成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之"道",共同规范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实质。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how teachers are being prepared is seen as a priori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d engagement with research is often considered a crucial element of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Institutional and national contexts have an impact in the way research is value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erspectives of Portuguese and English teacher educators towards the value given to research in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Interviews were completed with teacher educators working within different kind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university, polytechnic and teaching-led university. Results suggest that research has a significant presence and relevance in all cases but is valued differently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随着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高等教育日益进入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变革时代。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发展、如何变革?因此,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构建一套适合于中国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发展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或者说"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从这个问题出发,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