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闻图片故事属于新闻图片中的组图一类,与组合式新闻图片专题很相似。二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故事"。新闻图片故事的线索集中,图片之间在逻辑上和视觉上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再配以简单的图说,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不可拆分的整体;而组合式图  相似文献   

2.
在广播新闻的创作实践过程中,如何克服广播媒介的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不足,使传播内容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是值得广大广播新闻从业人员关注的话题之一。笔者结合自身广播新闻采编实践经验,从新闻写作的真实性、亲和力、想象力等几个方面,论述广播新闻"故事化"运用对于增强广播新闻宣传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让社会新闻故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新闻采制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某个侧面、某一事件、某一问题,具有记录生活的纪实特点。而社会生活就是无数个这样那样的故事组成的,因此,采制好社会新闻,一定要选好故事,抓好故事,写好故事,做到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这样才能生动地反映新闻事实,才能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也才能生动真实地反映平民百姓的身边事、身边人,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甚至要打动他们,引发他们的关注,从而达到新闻工作者以优秀作品鼓励人、教育人的目的。要使新闻故事化,我们不妨从新闻采编的角度入手,一起探讨新闻的多种手段。一、精心策划选…  相似文献   

4.
新闻一旦与"故事"挂上钩,就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然而现在的新闻尤其是民生类的新闻,故事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面对这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方式,如果想在全媒体时代得到发展,必须找准新的定位,故事化必然是新的发展趋势。但是,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必须建立在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彭严 《新闻爱好者》2006,(4S):29-29
新闻专题是一个电视台不可或缺的节目。我在电视台专题部工作了将近4年的时间,通过对广大观众的收视调查以及采编体会,我发现故事化的新闻专题节目最受观众欢迎。我想,这应该是因为单纯讲故事的方式符合观众轻松欣赏的要求,而且观众对故事的喜爱是永恒的。所以许多专题节目我都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制作的,效果非常好。我认为,讲好一个故事——这是新闻专题节目制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其实新闻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无处不在。因此"新闻"事实上就是一种消息的传递方式,而时间则是制约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能够更真实、快速的反应新闻的内容,新闻视频应运而生。而对于视频浏览、检索和故事的跟踪等用户需求,新闻中故事单元相似度计算的应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们通过不断的实验,发现了一种极为贴近用户感官和实际应用需求的计算方法——利用"场景词汇"来计算故事单元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7.
平凡 《新闻采编》2006,(1):28-28
什么是新闻故事?新闻故事在新闻类作品中不是一个独立的门类,新闻教科书中也没有新闻故事这个门类。新闻故事既是新闻,又是故事。所以,我觉得它和消息、人物通讯有相类似的特征。尽管在新闻教科书没有新闻故事这一类体裁,但在新闻报刊上,新闻故事还是经常存在的。新闻故事的特点是什么?新闻故事由“两个”词组成:一是新闻,二是故事。首先是新闻,其次是故事,新闻有新闻的特点,故事有故事的特点,合起来就是新闻故事的特点。作为新闻,特点就是“新”“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比如说,每年3月全国召开“两会”,这“两会”会内会外有很多新闻…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评论家肯尼斯·伯克说:"故事是人生的设备"。听故事和讲故事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真实的故事就更具有吸引力,故事成就了精彩的电视节目。很多时候,"新闻"的确也具有"故事"的种种特质。我们的新闻记者在新闻采写中如果尽量按照"新闻故事化"的思路和方式报道新闻,增强新闻的客观性与可视性,用事实说话,尽可能地寻找事件中蕴含的戏剧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节和细节,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将使我们的新闻充满趣味性和人情味,使我们的新闻报道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引更多受众的目光。笔者通过近二十年的编导、采访、主持实践,积累了有关电视新闻的几点感想,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9.
近日,偶然读到"三年得诗"和"七步之才"两个故事,觉得耐人寻味,值得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借鉴.  相似文献   

10.
邱金锋 《新闻世界》2008,(12):80-81
以写故事的方式写新闻,在新闻中讲故事,这是一个国际性新闻潮流,这种方式强调新闻的故事性和文字美感的重要性以及结构上的悬念感。本文试分析新闻故事化的特点以及写好新闻故事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敏感度是新闻采编工作的灵魂,是一个新闻记者必备的职业素质.新闻实践中记者缺乏敏感度,必然会导致新闻素材不完整,新闻价值不高.本文将对记者的新闻敏感程度进行讨论,简要分析如何提升记者的新闻敏感度,保证新闻消息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语境中,新闻与故事的界限是分明的,中国人批评新闻不真实的一个代名词就是"编故事"。然而,从传播的起源看,故事与新闻的界限并非天生分明。从远古流传到今天的都是故事,但这些故事在当时  相似文献   

13.
"新闻故事化"是近年来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把新闻事实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尽可能地寻找事件中蕴含的戏剧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节和细节,这种方式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4.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新闻工作应当遵守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然而,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各种各样的虚假报道经常不断、失实新闻层出不穷,究其原因,除了少量是恶意造假外,大多是因为新闻采编中的方法不当,特别是没能做到用完整的新闻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15.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国外新闻学者提出的一个理论.他们认为,如果一个记者讲不出"故事在哪里",那么他就写不出新闻.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故事化是一种借鉴故事的写作手法来报道新闻的写作方式,它通过细节的刻画、悬念的设置、平民化的视角、人物的对话以及线性结构的运用,把新闻事实当做一个故事叙述出来,凸显新闻中的人性与人情。  相似文献   

17.
新闻创新就是要让新闻报道更加的吸引人、更加的深入人心.而在新闻报道中,场景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元素.如果能构建出一个良好的场景,将有助于新闻故事的讲述.文中,就如何运用场景构建讲好新闻故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董修敬 《新闻传播》2009,(6):119-119
把新闻内容当作故事来讲,已经成为业界一种“时尚”.尤其是民生新闻报道的一种新趋势.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这种写作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趣味性和人情味.为当前的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但是.在业界众多呼声中都提出新闻故事化的之际,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又如何把故事化的新闻升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呢?本文通过具体的分析和阐述.对如何提升“新闻故事化”的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闻采编工作是一个细致、技巧性很强的工作,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往往只是平铺直叙的将新闻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报道新闻就像记流水账,往往让观众产生厌倦的阅读或者观看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的概念深入人心,带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新闻事业。我们发现观众或者读者越来越倾向于有美感的新闻,而不是只停留在知道、了解最近发生的事情而已。所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与美学的结合度,创造越来越多的以美学为基础的新闻日益需要,也有利于提高新闻的传播率和普及率。但是当今新闻采编工作停留在了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给予鼓励提高新闻采编的美感,及时普及新闻大事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杨天庆 《新闻三昧》2008,(12):52-53
某报《新闻故事》专栏是比较受读者欢迎的。不只因为它要求用故事形式写新闻,具有新闻性。它的魅力尤其在于故事鲜活,情节完整,有人物、有细节、有起伏、有动感,贴近性强,可读性也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