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慧 《山东教育》2005,(21):90-91
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音乐欣赏教学是发挥学生创造性想象的重要因素,创造性想象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音乐欣赏教学是发挥学生创造性想象的重要因素,创造性想象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本前提。作为音乐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加强激趣引思,启发学生想象,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想象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应从五方面入手;要勤于观察、积极体验、善于记忆;要以强烈的感情为动力;要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要培养学生再造性想象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云 《学周刊C版》2019,(19):105-105
想象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提高想象能力。教师可有效利用趣味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心理特征。它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其中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而创造能力的培养又是改革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也只有创造性的体育教学才能让体育实践课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灵敏的思考能力,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体育院系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许丽华 《时代教育》2007,(7Z):113-113
作文是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此可见,作文是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想象是作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思维形式。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想象力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真正的创造是想象活动的结果。有计划地设计安排想象性作文训练,对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四种能力之一。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尤其是独立创造性想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摆脱传统的束缚,进行大胆革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小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创造思维也具有他自身的特点。(1)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限制。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意志力较弱.因此他们的创造活动不易持久.他们的创造愿望来得快。去得也快.常常是瞬间即逝。如果有成人及时的引导和鼓励.他们的创造能力就会向前发展。(2)小学生最喜欢幻想,最富于想象,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常常是由创造性想象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张建 《学语文》2008,(3):23-24
想象力,即人的想象能力。所谓想象,心理学上指存知觉材料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许多先哲和科学家都深知想象力在人类创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力却可以遨游世界。”既然想象对人的创造性活动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基本知识,而且要注重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伴随着丰富想象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王生龙 《小学生》2010,(7):21-22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学习活动、认识活动、交际等都离不开阅读。但如果没有个性化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阅读就会失去鲜活色彩。《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阅读教学应努力让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广阔空问,  相似文献   

13.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通过创设想象情境,巧用“艺术空间”,大胆假设推断。借助绘画旋律,以及仿写、扩写、改写等方法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从而大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具有极其丰富的潜在创造性因素。新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作文时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音乐欣赏教学是发挥学生创造性想象的重要因素,创造性想象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本前提.作为音乐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加强激趣引思,启发学生想象,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地想象”创意活动,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情境中,根据幼儿兴趣、需要和能力特点,通过预设任务目标(即“目的地”)提供相关的材料,来挖掘幼儿新颖性、创造性的想法及多样的、独特的问题解决方法,在实现任务目标的过程中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要突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讲求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的个性,开展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8.
黄锌赟 《课外阅读》2011,(5):286-286,143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幼儿,提高幼儿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及情感,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想象正是幼儿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再创造别人想象过的事物,它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有利于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小班幼儿是想象较为丰富的时期,也是幼儿语言活动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的语言活动既包括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专门活动内容,也包括渗透在从幼儿入园的问候、晨间谈话,  相似文献   

19.
赵晖  张国荣 《江西教育》2003,(23):27-27
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我们要努力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凭借教材,巧妙设计读写结合题,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1.续编故事,培养想象能力。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  相似文献   

20.
创造力在社会发展中起了具大的推动作用,创造性教育产生的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从创造性的教育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不仅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