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其中"文"即指"文采",这句话强调的就是"文采"之于文章内容的重要性。然而从目前中学生的作文现状来看,相当多的中学生作文词汇贫乏,语言干瘪,缺乏文采。作家秦文君几年前曾慨叹:"现在儿童语言变得越来越贫乏,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令人忧虑的还有另一种现象,许多学生为了获得作文高分,买些《满分作文》作为秘笈,狂背开头、结尾,作文里大段排比、哲理性隽语随处可见,让文章看似文采斐然。可是细读之下,破绽百出,分明是些万能语段的拼凑。这样的文章忸怩作态,缺少清新自然之气,与  相似文献   

2.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科学、崇高的人生理想,揭示出人生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是人生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人生前进的旗帜和力量的源泉.正如孟子所说:"志贵立志,志不立则不成."只有具备崇高的理想,我们才能够战胜艰难险阻,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理想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我们生活的指明灯.如何让理想变得有价值,如何去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针对中学生的理想状况,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当代中学生的理想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学习情意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肯定性的学习情意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记》作为我国最早的论学专著,强调学生要通过立"志"来激发学习动机,以"乐"学来激发学习兴趣,并始终保持"勤"的学习态度等,这对新时代的中学生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俄罗斯教科部副部长克里莫夫近日宣布,教科部已经确定中学生升大学除参加国家统一考试之外,还需要提交个人综合表现成绩。克里莫夫说:"中学生在报考大学时必须将个人综合表现成绩提交给大学招生委员会。大学将根据考生取得的国家统一考试成绩和个人综合表现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并决定是否录取该生。该项规定自2015年招生季开始实施。"据克里莫夫介绍,综合表现成绩包括体育运动竞赛成绩、劳动和军事体育标准成绩、学习优秀奖章、各科奥林匹克竞赛成绩、参加志  相似文献   

5.
吕丹 《考试周刊》2014,(46):28-28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的"必修课"。阅读课外书不仅能巩固课内所学知识,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作者结合教学经验,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幸福的钥匙     
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看到一个中学生左手拿着面包,右手拿着牛奶,便摸了摸"叽里咕噜"乱叫的肚皮,羡慕地说:"唉,能吃饱饭,真幸福啊!"中学生看到身旁快速地驶过一辆黑色"宝马"。他看了看自己的自行车,羡慕地说:"唉,能有这么好的车子真幸福啊!"  相似文献   

7.
北京志业文化中心是史志鉴专业编纂单位、经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并获批准开通"WWW.中华儿女志.中国"(京ICP备09045610号)等网站。已经编纂出版《中华儿女志·陈逢干专辑》和《朱淼水·家庭志》等并已上挂网站。人生苦短,创业艰辛,我们拿什么留给后人呢?本中心三十位史志专家,将为有需求的学校编纂校史校志及校长事迹等,并根据学校需要帮助公开出版发行、拍成电视刻录光盘、上挂网站图文音像通过"北京志业"网或"中华儿女志"网保存、传播,让人们能随时随地看到  相似文献   

8.
如今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而中学生因其特有的年龄、心理特征成为"快餐文化"消费中最活跃的群体,进而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结合中学生思想精神现状及现代诗歌特点,着重阐述了现代诗歌教学对中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的作用。希望本文的论述能让促使老师积极挖掘发挥其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课外生活》2008,(12):30-31
<正>高山流水传说在先秦的时候,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里弹琴,樵夫钟子期听了竟能领会这音乐"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叹:"钟子期的心灵与我是相通的。"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为失去了知音而悲痛,从此不再弹琴了。  相似文献   

10.
数学"无限观"有两种,"实无限"和"潜无限",它涉及到数学基础和数学哲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向中学生普及一些数学基础和数学哲学中的有关知识,破除数学确定性的神性观念,重建数学批判性的人文观点.这样也许会使中学生更能深刻理解"无限"一词的博大内涵.  相似文献   

11.
当下,手机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已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智能手机就像是"移动网吧",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很容易染上手机瘾,甚至有些人形象的称其为"手机海洛因",不少中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工作经验,对当代社会家庭等环境因素对中学生迷恋手机的影响提出一些浅见,以期能对解决当代中学生迷恋手机的问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如何培养一个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李泰然看来,最有实质作用的方法就是摆出数据。1李泰然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学生,正在读高三的他自行研究、制作出一款中学生"碳足迹"计算器手机软件。只需要打开这种手机软件,填入日常消费数据,一个中学生就能快速测算自己日常生活产生的碳排放数量,了解自己的"碳足迹"情况。"计算出来的碳排放量可与平均水平作比较,并且对中学生的‘碳足迹’行为给出建议。"李泰然将计算所需的数据分为  相似文献   

13.
苏辙在谪居龙川期间撰著了《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二书,前者记苏辙平生所历,后者记苏辙平生所闻,二者皆为纪实之作。此二书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因此它们是具有很大文献价值的私人笔记著作,对后人了解研究北宋史事和苏辙思想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苏辙之所以能在人生困顿时期写成《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其根本在于苏辙本人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察现存有关王梵志的文献记载及其诗歌作品,可以发现王梵志不一定是僧人。从诗歌作品看,王梵志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都有一定的关系,敦煌写卷中的王梵志诗歌不应称之为"禅诗"。相对来说,王梵志的诗歌定名为"讽世诗"更为确切,这样也能较好地反映王梵志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如今各种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志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我表达、自我展现,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很多人忽略"倾听"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学会倾听能够有效地获取知识,并且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中强调听说读写,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本文围绕"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古诗词代表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粹,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深邃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滋润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彰显了古代文化的无穷魅力。如何让生活在21世纪的中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古诗词的这种美和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感,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浅议:一是诵读,二是诗歌的意境。希望能给爱好古诗词的学子指导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其蕴涵的世界是那样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的阅读状况究竟如何,常常被人忽略,以至很少有人能准确地回答。当高考、中考指挥棒依然有效地指挥着一切时,中学生究竟在读什么?我个人的调研表明,对于大多数中学生而言,"非主流阅读"正在渐渐地取代"主流阅读",且情况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一种叫"全自动学生评语生成器"的软件。据称这种软件专为学校班主任撰写评语而设计,特别适合中小学班主任撰写学生评语之用。据介绍,该软件能帮助使用者按班中学生情况进行自动评语生成,称"1分钟内生成全班的学生评语,生成的评语能比较好地反映班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操作者还可以根据学生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化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而中学阶段则正是这种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文章从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阐述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探索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营造语境,创设语场,鼓励学生"敢说";注重知识积累,加强思维训练,让学生"能说";做好口语示范,培养说话技巧,达到"会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俞拍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俞伯牙惊叹:"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广陵散:汉魏时期相和楚调组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害,临死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其志。平沙落雁: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梅花三弄: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徵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