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记者>2008年第8期刊登了唐远清<从汶川地震后"母爱短信,,的报道看媒体的转载核实责任>一文,提出转载媒体要承担与首发媒体同样的核实责任,如果转载了虚假新闻应当承担与原发媒体同样的责任.之后,该作者在<新闻记者>2009年第2期发表的<对新闻打假者的困惑的辨析与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唐文")中,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并将自己坚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归结到一点":媒体的天职就是"报道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2.
冯惠慧 《报刊之友》2011,(11):37-38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类虚假新闻正以新的面目出现在媒体上,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表彰个人事迹、宣扬党政风气等所作的"正面报道"。这些为树立典型、谋取功利而过分拔高的一些不实报道,姑且称之为"正面假新闻",正在危害着我们整个社会,然而即使它们被揭露出来,也难以引起媒体足够的重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论是从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的假新闻,无疑都违背了"新闻真实性"这一最基本原则,应该引起新闻业界的足够重视。本文着重对正面虚假新闻出现的原因、表现进行探讨,以求得如何避免此类虚假新闻的产生,净化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3.
冯惠慧 《今传媒》2011,(11):37-38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类虚假新闻正以新的面目出现在媒体上,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表彰个人事迹、宣扬党政风气等所作的"正面报道"。这些为树立典型、谋取功利而过分拔高的一些不实报道,姑且称之为"正面假新闻",正在危害着我们整个社会,然而即使它们被揭露出来,也难以引起媒体足够的重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论是从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的假新闻,无疑都违背了"新闻真实性"这一最基本原则,应该引起新闻业界的足够重视。本文着重对正面虚假新闻出现的原因、表现进行探讨,以求得如何避免此类虚假新闻的产生,净化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4.
吕宁 《新闻记者》2006,(10):58-59
新闻编译,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就是把国外媒体的新闻翻译成中文。但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新闻编译又不止于普通的翻译。因为经过编译后的成品,最终要刊登在我国的媒体上。因此,新闻编译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低低俗新闻与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不良广告,被称为新闻界的"四大毒瘤"或"四大公害".目前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和不良广告经过治理已有所收敛,但低俗新闻却有上升势头.过去媒体的低俗还仅仅局限在对娱乐圈的报道上,现在已波及到各类社会新闻,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6.
张晋升  钟之静 《采.写.编》2007,(2):32-32,33,34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中作为社会调解器的新闻媒体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说真实新闻有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那虚假报道则会妨碍这种稳定与和谐.2006年广州地区部分媒体对"西瓜注水"报道引起轩然大波,其中记者的行为和媒体的态度激起了新闻界对虚假新闻的反思.本文以此为研究个案,试图分析当前虚假新闻的特点和成因,并提山相应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准则。为切实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传播的公信力,2011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但媒体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失实报道,而这些失实报道多数是在所谓的真实幌子掩盖下存在的,这种现象对新闻公信力的伤害较之虚假新闻同样严重。  相似文献   

8.
周娜 《新闻传播》2022,(11):49-51
现阶段,诸如微信朋友圈、QQ、微博、博客等社交媒体已经发展成为人们共享新闻的重要平台和流行方式。但不幸的是,现在的一些虚假新闻也借助社交媒体,拥有了“真新闻”才专属的值得分享的特点。这使得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虚假信息、虚假新闻传播的沃土。而现阶段对于网络信息产生和传播监管相对困难,而且这些虚假的新闻在传播的最初由于宽度和广度均有限,也不足以或不容易被监管机构所发现。正因为虚假新闻拥有这样的一些特点,也意味着那些未经认证的信息形式可以几乎毫无争议地传播,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让新闻观众或读者自己成为真相的最终决断者。  相似文献   

9.
早产新闻析     
时下,随着媒体的竞争,一些媒体以快速抢发报道吸引读者眼球。新闻,贵在新,快发、抢发报道,其实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错的是一些媒体在"快""新"的过程中,发布了大量的早产新闻。甚至是虚假新闻。失去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山东一家媒体曾刊登的一则题目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暖新闻”成为新闻界的一个新名词.它最早为凤凰资讯一个社会新闻栏目的名称,后来一些大的商业网站和地方新闻门户网站也相继在首页重要位置设置“暖新闻”栏目或醒目标识,“暖新闻”与正能量一起,成了新闻媒体的“常客”,也成为网友和读者关注的一大焦点. 回顾:虚假“暖新闻”背后的“冷陷阱” 2015年10月13日,安徽亳州一家媒体以《为救女童,女子被狗咬成重伤》为题报道称,10月12日上午,家住利辛县城关镇李营庄的张宏宇向记者哭诉,9月1日晚上9点多,他的女友李娟下班后骑着电动车回家.  相似文献   

11.
每年春节前后,总有关于农村话题的热点讨论.今年也不例外,一篇名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被转载到微博,“上海女逃饭”引发热议.2月21日上午,中国江西网发布消息称“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从头至尾均为虚假内容. 在“上海女逃饭”事件的传播过程中,鲜有媒体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和调查.澎湃新闻2月12日刊登的《网传上海女因一顿饭逃离江西农村男友家,网友称内容多处存疑》、界面网2月15日刊登的《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营销骗局大揭露,你被骗了吧》,本应能给其他媒体的热炒提个醒,但最终仍被“婚姻观念”“城乡大讨论”所埋没.即使有些媒体表明了对此事件的质疑,却未曾进行查证,而是跳过了质疑,继续讨论相关话题.  相似文献   

12.
虚假报道是新闻界的痼疾,防范、杜绝虚假新闻是媒体人的职责。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成都日报一直都在冷静地思考着媒体的责任,努力地坚守着新闻道德。管理制度的意义和作用虚假新闻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新闻作品的直接生产者——记者编辑相关。记者编辑的  相似文献   

13.
"虚假报道"一直与媒体相伴而生,如影随形.每年年末都会有各种版本的年度十大假新闻出炉.虚假新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媒体亲手炮制的"宿敌". 2010年7月,济南多家媒体都接到一条线索:连日来,30岁的泰安男子张某拿着一个"元宝",呆在济南一条大街上,边乞讨边守候一位请他吃饭时将"元宝"遗忘的好心人.  相似文献   

14.
关于西方主流媒体(主要指美英的主流媒体)对待虚假新闻,国内新闻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就是其十分重视虚假新闻的防范和处理.表现是,一方面通过高标准的道德规范和详尽具体的采编规范来防范虚假新闻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严厉的惩戒来严惩造假者,造假者往往或被开除或者引咎辞职,有时包括总编等在内的媒体高层也要引咎辞职.典型的案例如《纽约时报》对杰森·布莱尔造假事件的处理,CBS对布什服役记录报道丑闻的处理,路透社对阿德南·哈吉图片造假的处理.然而,事实并不尽然,就像一枚硬币,它还有另一面.  相似文献   

15.
虚假报道之所以出笼,一是作者造假,二是编辑不察。对于作者造假,个别细节失实或差错,应该说,是责任心不强导致的;但如果整个新闻事件子虚乌有,那这样的记者就应该退出新闻队伍。不管怎样,虚假新闻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老话重提。虚假报道最终要经过编辑之手才能上版,在"围堵"虚假新闻方面,编辑应该是"有为"的,也是"能  相似文献   

16.
从目前情况看,新闻媒体的失实报道大多与采用相关人员提供的虚假材料有关。《新闻记者》评出的“2001年十大假新闻”中,有九条是采用通讯员提供的稿件或引用、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仅有一条由专业记者采写的假新闻是由于轻信采访对象叙述造成的①。诚然,新闻单位在把关和内部管理上仍有许多文章可做,但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权力上都不可能做到全部新闻事实都能调查核实清楚。关键的问题是对提供虚假新闻材料无法实施一个有效的约束力。提供者出于种种利欲不断向媒体造假,新闻单位上当受骗、受众被愚弄、指涉对象被侵权、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6,(2):69-70
2015年虚假新闻的基本特点
  第一,新媒体越来越多地成为虚假新闻首发源头。随着媒体生态的巨大变化,我们在考察虚假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时,早已不能局限与传统媒体本身,必须将其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一并考虑。因为对很多媒体和记者来说,往往将这些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奉行略有差异的把关流程和机制。因此,近年来若干有影响的虚假新闻往往发源于这些新媒体平台。第二,导致虚假新闻产生的主因并未变化。在不同形态媒体日渐融合的环境下,新闻的时效性及点击量成为媒体追逐的目标,以致忽略职业道德和既定的采编规范,放弃需要耗时费力的事实核查程序。失范失序必然导致失真失实。第三,对虚假新闻判断标准再起争议。在新闻生态发生剧变的当下,关于虚假新闻的判定似乎又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不少业界人士坚持只有主观故意造假才是虚假新闻的观点;也有人提出新闻报道是不断求证的过程,不应“将某个未完成的报道从生产流程中孤立出来”认定为虚假新闻。对此有待通过讨论,形成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虚假报道、虚假信息不时地通过不同渠道屡屡出现在不同媒体上,歪曲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也失去了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所以坚决遏止、封杀、杜绝虚假新闻已经势在必行,必  相似文献   

19.
一、真实是新闻的立足之本,更是媒体的立命之本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基石,是新闻报道不可动摇的原则,也是新闻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可以说各个层面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也是对新闻核心价值的追求,是新闻业界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集中守望。一家媒体对新闻事实真实性把握能力的高低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媒体在民生大众中公信力强弱的标志,媒体的权威是靠一篇篇尊重事实的报道长年累月经营起来的。相反,一篇虚假报道有可能瞬间导致媒体权威的丧失。美国名报拥有152年历史的《纽约时报》因为刊登了造假高手杰森·布莱尔的…  相似文献   

20.
新论摘编     
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机制1、事前审核机制。要关注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源头,建立严格的事前审核机制。2、事后补救机制。无论是首先刊登虚假新闻的媒体,还是转载的网站,都要及时彻底删除稿件,并在醒目位置发布更正声明,向公众致歉。除了要追究虚假新闻首发媒体的责任之外,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