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案例】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发下来,我在办公室里一张张地翻着学生的试卷,分享孩子们半学期的收获。其中有一道题吸引了我的目光,题目是:“老师总是这样———”。要求孩子补充句子。大多数孩子写“老师总是这样爱笑”、“老师总是这样关心我们”……看到这些,心里渐渐有一股暖流在向外洋溢着,感叹着这些孩子们的可爱、纯真。“老师总是这样说话不算数!”!”重重地描粗了几倍。我看到这里,心里不由一惊,不由得嘀咕起来,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的呢?脑子飞快地思索起来。“说带他们春游,带了。”、说让他们每人当一天班长,也当了。”……实在想…  相似文献   

2.
每天午睡起来,我的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孩子。“老师,帮我穿穿衣服!”“老师,我的纽扣扣不上了!”“老师,给我系一系鞋带!”……孩子的叫喊声把我搞得手忙脚乱,应接不暇。不给他们穿吧,望着一张张可怜兮兮的小脸,我还真不忍心。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本来就差,再这样下去,  相似文献   

3.
“六一”前夕,我带着收上来的试卷刚到办公室坐下,一群孩子蜂拥而至。“孙老师,俺考多少?”不抬头,我就知道是机灵鬼李晟旭;“老师,批到我的吗?”吕希急不可耐;“求求你,老师,先批我的吧?”、“老师,这张试卷我做得不错,可能考满分!不信,你这就批!”陈小雅以此来激我。“……”看着一张张涨得通红、写满紧张和急切的小脸,我既为孩子们对学习的重视、对成绩的关注而窃喜,又不禁为孩子们的心理重负而暗自心疼。小小年纪就要如此……  相似文献   

4.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句在老师和学生中流传广泛的顺口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成效的依据只是一张单一的试卷,而学生总是紧张被动地接受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在未进行评价体系改革之前,我对“一张试卷定成绩”也乐此不疲,我所教的四(1)班学生整天忙于背单词,抄句型,读对话,成了考试的机器,而我则忙于批改,讲评试卷,而每次讲评试卷时,我都声嘶力竭,对所谓的重点是再三强调,  相似文献   

5.
如何教育孩子?这个话题一直是父母、教师及社会所关注的。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对父母或老师的话言听计从的孩子称为“乖孩子”,而把跟父母或老师对着干的孩子称为“坏孩子”。一般说来,“乖孩子”总是很讨人喜欢的,而“坏孩子”总是挨打、挨骂。我曾遇见过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6.
画面一:点点(系化名)对正在盛菜的老师说:“老师,我要吃瘦肉。”老师问:“那肥肉谁吃呢?”点点说:“我妈妈爱吃肥肉。”点点还告诉老师,妈妈不爱吃好东西,好东西都是他吃。画面二:80高龄的张奶奶住院了,子女们端来了她爱吃的鱼头。望着鱼头,张奶奶流下了苦涩的泪:“我吃了一辈子鱼头,还没吃过鱼肉呢。”以上两幅画面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孩子的父母认为这是在爱孩子,好东西让给孩子吃,让孩子生活得幸福是天经地义的事。孰不知这样溺爱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到头来这种“甜蜜的爱”只会结下像张奶奶这样“苦…  相似文献   

7.
看着面前的一张测验卷,心中的怒火逐渐在升腾,又是姚杰:连最简单的看拼音写句子都写成了让人看不懂的乱句子,每天二十分钟给他补的课真不知道怎会是这种结果 !真想抓他到跟前来狠狠一顿,以平息心头的愤怒。   然而头脑中却想起了刚听不久的两场报告,周宏老师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和李镇西老师的“学生总是对的”两句话曾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有更好的办法吗 ?凭心而论,姚杰这孩子文静、乖巧,从不惹是生非,唯一的缺憾就是考试老不及格,而且总是对这满不在乎。能让他也做一回天才吗 ?   上课的铃声响了,我夹起试卷来到教室,孩…  相似文献   

8.
我在判作业或者试卷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来应该从右上到左下的“撇”,有的学生写成了从左上到右下;本来该从左上到右下的“捺”,有的学生写成了从右上到左下。这样一来,“撇”不是“撇”了,“捺”也不是“捺”了,字就变成了“四不像”。开始时我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无法理解学生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而且这样的错误还总是出现在比较听话的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9.
我的童年是在海林市柴河镇的一个山村里度过的,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阳光村。五岁那年我被送进了村里的幼儿班,教我们这些顽皮孩子的是一位姓张的年轻女教师。在我的记忆里,张老师很漂亮,乌黑的长发,自然地搭在前肩,尤其是她那双有神的大眼睛,总是微笑着看着你,仿佛会说话。张老师在家里的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大人们都叫她“三花”,我们也在背后顺口亲切地称她“三花”老师。“三花”老师教课很认真,也很有耐心。记得刚学写数时,我不会正确书写数字“8”,总是画两个“鸭蛋”摞一块就成了。这被细心的张老师发现了。她就耐…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家长座谈会上,我无意中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不知为什么,我孩子的适应能力总是不行,她老是跟不上语文老师的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如果再没有人承认,我就要搜身了,到那时丢脸就丢大了!”我走进办公室就听到张老师的怒吼声。三个女孩头低着在办公桌前站成一排。一个孩子很无辜地说:“老师,你还是搜身吧!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我们的清白了。”另外两个孩子也附和着说,“老师,你搜吧!”  相似文献   

12.
刷牙     
《学前教育》2006,(10):38-39
在晚间洗漱环节中,张老师发现明明总是第一个洗完脸,刷完牙,而且每次都非常快。这天,张老师有意悄悄观察明明,发现他吃完晚点送完餐具后,只是洗了脸就回来抹油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刷牙。这时候张老师就走到明明面前问:“你刷牙了吗?”“刷了。”明明回答。张老师又问了一遍,结果明明的回答还是“刷了”。只不过他的声音比刚才小了,张老师说:“刷完牙的孩子嘴里有香味,让我闻闻你嘴里有没有香味。”思明只好张开嘴巴让老师闻,张老师闻后说:  相似文献   

13.
教与不教     
不论是叫孩子做作业还是做其他事情,孩子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师没说过”。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最近总算有了答案。给六年级学生出了一张语文试卷,其中有一道阅读题目是让学生想一下,一头40吨重的鲸相当于几个100斤重的人。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鲸的巨大。结果,学生还没做,就有老师打电话来了,说语文试卷里怎么可以出数学题目?而且斤的概念现在已经不用了,老师没教过,叫学生怎么做呢?当然,还有更难听的话。我对老师说,你冷静一下,等试卷改出来再骂我也不迟啊!在很多老师的观念中,好像学生的所有知识和能力都是老师教给他们的。老…  相似文献   

14.
“老师,我孩子写的是哪张啊?”A家长一脸茫然,找不到自己孩子写的话。“老师,这张是不是我孩子写的?”B家长指着月牙形的小纸条不确定地问。“这孩子,想不到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我平时真是太忽视他了。”C家长凝视着自己孩子写的纸条,一脸愧疚……  相似文献   

15.
父母们很少与孩子谈及金钱,有的父母为了防止孩子“有钱容易学坏”,干脆连一分零用钱也不给孩子,他们认为,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基本的物质需要完全可以由父母给予满足,金钱对于孩子来说不但没有意义,反倒还可能让孩子养成任意挥霍的习惯。事实真的就是这样吗?我以前对儿子也抱有类似的“禁钱”心理,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了,口袋里都不曾有过任何零用钱,尽管他常向我抗议,但我总是严把金钱关。然而一天上午,还没到放学时间,儿子就被班主任张老师送回了家,原来儿子早上没吃早餐,因为低血糖在课间操上晕倒了。张老师一见到我便责怪我怎么连早餐都给孩…  相似文献   

16.
一缕飘香 《家长》2013,(10):20-22
那天,东东的妈妈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孩子放学回来后,我发现孩子的作业记录本上有一项作业内容被重重地涂抹掉了,仔细辨认后,才知道是“订正数学试卷”几个字。于是,我问孩子为什么涂掉了,他说试卷没发,不用做了。我接着问是什么时候考的,孩子随口说:“昨天。”恰好我偶然得知前一天数学老师没来,就对孩子说:“不对吧?”孩子又改口说:“周一。”后来,我在孩子的书包里看到一张没有做完的试卷,问是什么时候的,孩子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我觉得孩子稀里糊涂的。  相似文献   

17.
今天,值得我欣慰。因为,太多的真诚让我感动了。耳边似乎还回荡着家长会上家长们一声声真挚的感谢:“张老师,我的孩子有这么大的变化,真的太谢谢你了!”“张老师,我们的孩子放在你班上,我们放心。”“张老师。你真的像妈妈一样爱着他们,我非常感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我上课举手了,老师不提问我!一定对我有偏见!”“我们班主任总是批评我,挑我的毛病,我讨厌他!”很多孩子在和老师相处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抱怨和抵触,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影响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孩子能够保持良好学习情绪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化解孩子对老师的这种抵触情绪呢?  相似文献   

19.
“六一”前夕,我带着收上来的试卷刚到办公室坐下,一群孩子蜂拥而至。“孙老师,俺考多少?”不抬头,我就知道是机灵鬼李晟旭;“老师,批到我的吗?”吕希急不可耐“;求求你,老师,先批我的吧?”、“老师,这张试卷我做得不错,可能考满分!不信,你这就批!”陈小雅以此来激我。“……”看着一张张涨得通红、写满紧张和急切的小脸,我既为孩子们对学习的重视、对成绩的关注而窃喜,又不禁为孩子们的心理重负而暗自心疼,小小年纪就要如此……六年级临近毕业,今天考、明天考,考得孩子们身心俱疲,听说××中学(本地一所重点中学)今年要考试招生,还得凭成绩…  相似文献   

20.
交头卷     
“今天 ,一定要争取再交一次头卷 !”我心里这样嘱咐自己。试卷一到手 ,我就走马观花溜了一遍。嗬 ,题目都是“老面孔” ,交头卷不成问题 !我胸有成竹地提起笔 ,埋头答卷。答完半张试卷 ,我猛一回头 ,见前排好几个同学已经着手回答后半张试卷 !这意外的发现 ,一下子让我紧张起来 :得加把劲 ,迎头赶上 ,否则交不了头卷 !于是 ,我的笔马不停蹄地在试卷上一路“奔驰”。该冲刺了 !我急匆匆地离开座位 ,终于如愿以偿地把试卷第一个交到老师手中 ,甚至连老师责备的目光都没注意到 ,就神气活现回到了座位上。哈哈 ,我又交了头卷 !第二天 ,试卷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