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50年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将1949年10月至1999年50年间的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国初17年(1949-10~1966-04),"文革"中和改革开放前12年(1966-06~1978-11),改革开放20年以来(1978-12~1999).对此期间大学自然科学报创刊、复刊、学术成就、经验教训、相关学术团体、编辑队伍、编辑学术研究和学报社会地位及国际影响等作了全程考察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时代的性格,主要是青年的性格” (恩格斯)。而在每个时代的青年中起先锋和主导作用的,首先是学生青年。在1949年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降生的婴儿,今年36岁,到本世纪末恰为50岁。1966年文革开始时,他们17岁,1976年文革结束时27岁。由此上推,1942年出生的人,文革开始和结束时分别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因其实施晚和不以福利国家自称而独具特色。它发端于1935年,可划分为四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35年以前,是为社会保险的合法性而斗争的阶段,对责任的强调是其显著特征。第二个时期是1935年至1950年,是为生存而斗争的阶段。第三个时期是1951年至1972年,是迅速发展的阶段。第四个时期是1972年到1996年,是面临批评者挑  相似文献   

4.
中华邮政邮票指1912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时期发行的邮票,约略统计共有1300余种。中华邮政邮票可分为三个时期发行:1912年至1937年为前期,邮票设计,印刷较精美,多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厂或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印制;抗日战争时为中期,邮票改在香港和重庆印制为主,因为战争时期条件艰苦,一些邮票印制得粗糙简陋,变异迭出;1945年至1949年为后期,邮票  相似文献   

5.
我国台湾地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发展简介我国台湾地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沿自原南京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1944年5月4日原南京政府制定了专利法共133条,并于5月29日公布(从1912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到1944年颁布专利法为止,共批准692件专利,摘自赵元果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1947年9月26日又公布了专利法施行细则.上述两法律均拟定于1949年1月1日起施行.但由于历史原因,上述法律并未在中国得到有效施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自十八、十九世纪至今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过程。文中将这一演进过程分之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第二阶段为晚清政府时期(1860-1911);第三阶段是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第四阶段为新中国建国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第五阶段是改革开放后至今(1978-)。本文分别就这五个阶段,分析了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整体经济环境,各创新主体的发展状况及相关制度的影响,各创新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及相关制度建设。最后,初步归纳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轨迹。本文上篇主要分析了前三个阶段,即从十八、十九世纪到中华民国时期国家创新系统的历史演进情况。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建国以来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1.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在该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于1949年1月18日首先在天津挂牌。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的制  相似文献   

8.
胡清  温江斌 《科技广场》2007,(12):247-250
江西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由来已久。根据江西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发展特点可分为:萌发时期(1949-1966)、潜流时期(1966-1977)、崛起时期(1978-1999)、蓄势时期(2000-)。本文以各阶段主要文学样式和代表作家分别论述,力图把握江西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所走过60余年的发展脉搏。  相似文献   

9.
王桐  白刚 《大众科技》2021,23(6):16-20
文章通过对1949年以来的桂林城区城市肌理的演变进行分析,明确桂林城区城市肌理的演变规律以及影响桂林城区城市肌理演变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桂林的城市肌理发展是以老城区为中心向四方扩散,西部临桂的肌理扩展尤为突出.桂林城区宏观城市肌理演化轨迹可分为三个阶段:1979年之前,沿路带状生长;1979-1995年,以古城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历史演进(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自十八、十九世纪至今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过程。文中将这一演进过程分之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第二阶段为晚清政府时期(1860-1911),第三阶段是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第四阶段为建国到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8),第五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至今(1978-)。本文分别就这五个阶段,分析了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整体经济环境,各创新主体的发展状况及相关制度的影响,各创新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及相关制定建设,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关制度建设。最后,初步归纳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轨迹。其中,本文下篇主要分析了后两个阶段,即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再到现今的国家创新系统的历史演进情况。  相似文献   

11.
周洪  谷树忠  姚予龙  胡咏君 《资源科学》2012,34(10):2007-2016
资源法律规制、规划规制、标准规制和指标规制构成资源规制的基本体系,其中资源法律规制是最高层次的规制,规制效力最强。本文在对资源法律规制的规制主体、规制内容和规制强度的演进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建国以来中国资源法律规制分为四个阶段:起源阶段(1949年-1966年)、停滞阶段(1967年-1976年)、起步阶段(1977年-2000年)和拓展提升阶段(2000年-)。研究认为,目前中国的资源法律规制存在诸多问题:资源法律规制体系尚未建立,缺乏系统性的自然资源基本法;规制主体繁多,但是缺乏独立的规制主体;惩罚性手段多,奖励性手段少;规制内容不全面、不协调,存在规制交叉、重叠和冲突的情况;规制结果考核有效性不足,缺乏对规制者的规制。未来,中国应从完善资源法律体系、明确资源法律规制主体及其责任、提高资源法律规制的强度、实现资源规制手段的多元化等方面建立健全中国资源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9,(3):220-227
中国科学院自1949年11月成立以来,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以科学院的优势和学术风格,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全院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签订了70多个科技合作协议,其中院一级协议为49个,分布在26个国家和地区.自1979至1988年10年期间,派出和请进总数为11,000多批,36,000多人(其中1979年为1860人,1984年为2520人,1988年为6800人),平均每年3600人.在培养人才方面,自197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通过国家派遣计划  相似文献   

13.
1966至1976——“文革”十年.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受到极大挫折,这是我们年轻的共和国为成长付出的沉重代价。但回首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很大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都成长于这个时期。他们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凭着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执著极其艰难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且潜心于科学探索。在文革之后新的政治环境中.他们继续矢志不渝地投身于科研这片沃土.为祖国的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的现状、问题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在中国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然而现有研究中对中国湿地保护立法进行整体、系统和深入分析的成果尚不多见,为此,从立法角度研究中国有关湿地保护的规定、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中国湿地保护相关的立法及政策,相继经历了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以前为谋取经济利益保护湿地生物资源立法时期,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后至2012年"十八大"前逐步认识湿地生态价值采取就地保护湿地的立法时期,以及"十八大"以来至今将湿地作为环境要素独立保护的立法时期。就当前中国有关湿地保护的立法而言,有关湿地保护规定的数量虽然多,却存在诸多不足,集中表现为:相关规定目标定位偏离、内容零散化、缺乏操作性;湿地保护的专门规定法律位阶过低;湿地的定义和范围界定混乱;有关湿地保护及利用的规定严重滞后。本质上讲,上述问题的产生源于专门和可操作的湿地保护法规缺位。由此,亟待完善湿地保护的相关立法,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颁布《湿地保护条例》等专门法规为核心寻求突破;对涉及湿地保护利用的现有法规与政策规定进行系统评估和清理;完善与湿地保护相适应的配套机制和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5.
保定市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曾磊  鲁奇  宗勇 《资源科学》2004,26(4):96-103
城市地域空间扩展情况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测度指标.该文以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为研究对象,以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城市统计资料、城市土地利用图为研究基础,以GIS空间分析、相关分析等数学方法为研究手段对保定历史时期及近50年来的城市土地扩展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将保定市城市土地扩展的时间演变过程划分为2个主要历史时期和3个次要阶段,即1948年前的传统城市发展时期和1949年~2000年的现代城市化发展时期.其中现代城市化发展时期又可进一步化分为3个次要阶段:1949年~1963年的跳跃式发展阶段,1963年~1981年的波动式发展阶段以及1981年~2000年的稳定快速发展阶段.并基于图层叠加对保定城市用地空间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城市用地扩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该文简要讨论了其中最主要的3个驱动力:政策变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18,(11)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社区居民发起成立,在城乡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公益慈善、邻里互助、文体娱乐和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活动的社会组织。其发展大致可分成四个时期:萌芽时期(1979—1986年)、雏形时期(1987—1996年)、发育时期(1997—2007年)和成熟时期(2008年至今)。社区社会组织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不可或缺,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社区服务、扩大居民参与、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  相似文献   

17.
病死畜禽属于农业废弃物,简易处理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前提,资源化利用则是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根本。国外立法实践表明,柔性专门法律预设是实现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的基础,而在中国现有法律体系中尚属缺位,学界对该领域整体、系统、深入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回顾中国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相关立法进程及政策演进,相继经历了以环境污染防治为主的"末端治理"阶段(1995年之前)、以废弃物治理责任延伸至生产者为主的"无害治理"阶段(1996—2015年)、以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为主的"循环治理"阶段(2016年以来)。考察当前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相关法律,存在立法目标有偏离、规则体系不完备(主体不明确、客体不清晰、关系不确定、责任难落实)及保障制度有缺失等诸多问题。适应养殖业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发展要求,采取过渡性立法策略,在上位法修改中增加相应条款,适时制定部委专门规章,以明确立法目标、构建规则体系、完善保障制度是扭转当前现状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8.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五十年代,从苏联和东欧引进了156个大型项目,这156个重工业项目为饱受战争创伤的贫穷的中国打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第二阶段,六十年代,是一个技术引进的低潮时期。从苏联和东欧的技术引进几乎全部停止,少量的技术引进主要来自西方工业国家。引进的是一些单项关键生产设备和必需的科研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我国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的发展过程与现状:1949-2001年间的散在立法阶段,我国的信息化立法停留在分散立法的阶段,主要是由国务院和各部门针对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通过制定法规和规章加以调整,重点集中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互联网治理等方面;2002年至今的集中立法阶段,立法作为全面推进信息化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电子签名与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安全保护以及互联网治理等领域得到极大发展,其中《电子签名法》是我国电子商务和信息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我国第一次系统建立了规范的、可操作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和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回顾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建设的历程,对推动农业和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建国后国务院和农业主管部门等颁布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为研究对象,将农业和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的演进划分为4个阶段:萌芽阶段(1949-1978年)、初步发展阶段(1979-1994年)、全面展开阶段(1995-2004年)、高度重视阶段(2004年-现在),总结各个阶段的成效和特点,分析农业和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演进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