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历史学科是中学所有学科中蕴含人文思想最丰富的学科。文章立足中学历史的教学过程,从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学存在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培养的重要意义、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对策等几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唤醒人们美好的人文情操。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应用于地理教学中,这种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求。地理学科以丰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完美结合,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到了科学的作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重视地理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因此为了科学地学习地理知识,就要改革地理教学模式,以人文性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本文主要就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与训练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地理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应用于地理教学中,这种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求。地理学科以丰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完美结合,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到了科学的作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重视地理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因此为了科学地学习地理知识,就要改革地理教学模式,以人文性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本文主要就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与训练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地理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推进,关于地理学科的教育要求在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人才素质培养的角度来看,在地理教学中能够贯入人文精神,可使得学生在地理科学领域获得知识与情感价值的双向成长。选择人文精神为地理教学的教育新内容与目标,通过对地理学科教育中人文精神融入现实进行理性认知,并基于此尝试构建符合当前社会及教育价值需求的人文精神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本身存在的人文性,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深入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经验,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忽视人文素养培养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科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独特的优势,它在实施人文教育过程中有明确的内涵,首先是传授人文知识,即,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存在着大量的人文社会问题。因此,中学地理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人文地理现象,及如何揭示规律,预测发展趋势等,其次是培养人文精神素质,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 :“从学校走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 ,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和谐的人。”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 ,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治、品德的磨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课 ,如何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笔者做了一些尝试。一、对人文精神的再认识人文 ,是指与人有直接关系的文化。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人文知识修养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精神属于精神文化范畴 ,…  相似文献   

8.
地理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部分。人文地理知识主要包括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相关内容。人文精神是指有关"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的内容。高中地理教师可通过丰富自身人文底蕴、进行多元教学设计、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的实践认知,来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王涛 《广东教育》2006,(9):43-44
教育应该不仅仅是追求学业的成功,还应包括让人格、个性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而后者的实现,有赖于人文教育的实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构成,历史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教育目标决定了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也突出了其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重任,因此强化中学历史课堂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成了当前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如何强化历史教学的人文精神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是包含科学与人文知识的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融合科学与人文精神,有利于教育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科学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要求和当前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出发,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方面渗透科学与人文精神,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建立融合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完整的中学地理教学目的,这对地理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是包含科学与人文知识的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融合科学与人文精神,有利于教育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科学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要求和当前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出发,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方面渗透科学与人文精神,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建立融合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完整的中学地理教学目的,这对地理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上具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涵,加强历史教育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中学历史教学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统一起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教学不断改革和深入,高中语文不再是工具性的教学,更是对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培养。高中语文教学素材中,含有大量的人文精神教学素材,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心态,更好地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体会,还可以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贯穿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学才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情怀和情操,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文教育,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世纪教育正在面临的重要课题。高中历史教学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且新课程的实施也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中学生的人文教育开辟出了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67):21-2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教育观念的更新换代,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对教育理念的素质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高中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很高。语文本身就具有人文性,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堂中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对人文性内容的渗透和理解,学生在这样的语文教学环境中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含义进行说明,并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和说明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然后对高中语文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人文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强调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倡导人文价值观念、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人文品质和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教育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作出掌握,同时还有必要推动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使命感。这不仅是素质教育深化过程中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从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实践策略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中学历史教学需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在于推动学生历史素养的发展,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通  相似文献   

19.
人文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对教育的影响,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刻。作为人民教师,不仅要授好课,而且还要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要求。人文教育是关于人文科学的教育,人文科学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就现行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结构和特点来看,可从加强和培养学生的文学和音乐方面的素养入手,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不可忽视的方面。一位中科院院士在一次学术交…  相似文献   

20.
语言作为一门人文科学,肩负着培育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的重任。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人文素质的启蒙时期。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培养进行探讨,提出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