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差一点先生     
<正>差一点先生,十八岁那年,差一点考取了大学。虽然平时学习吊儿郎当了点,高考总分差了一大截,不过,分摊到每门功课上,其实只差了一点。差一点先生因此常常懊丧地对人说:"如果考取了大学,指不定现在已经成了享誉世界的化学家,或者获得了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2.
王在花 《文教资料》2013,(21):18-19
"差一点"句式在学术界讨论已久,有很多分化这一句式的规律,如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甘智林先生的标记理论等。文章先将该句式分化为肯定形式"差一点+VP"和否定形式"差一点+没+VP",并分别从两个方面入手探析"差一点"句式。  相似文献   

3.
流沙 《高中生》2008,(5):58-58
一位贫困生,考取了大学,但因为家境贫寒,根本交不起学费。他的父母四处筹钱,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借钱给他们。最后,这位贫困生的父亲找到媒体,希望媒体能帮帮他们。有一位记者热情地接待了他。记者问:"您儿子考取了什么大学?"  相似文献   

4.
“差一点”先生是大名鼎鼎的“差不多”先生的儿子,“差不多”先生在咽气时“差一点”先生还没有出世。“差不多”先生看着挺着大肚子的妻子在身边嚎啕,心里也不免酸酸的,后人光知道“差不多”先生临终前“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这句话,其实,“差不多”先生还有另外一句话:“只是,差……差一  相似文献   

5.
差一点     
人生能有几回搏!一只鹦鹉说:"我差一点就变得和人一样灵活!一只幼鸟说:"我差一点就扑向天空的爱河!"一粒种子说:"我差一点就变成了美丽的花朵!难道面对需要努力才能得到的结果,我们只能说:"差一点,差一点。"  相似文献   

6.
李海默 《成长》2005,(10):74-76
今年五四青年节的下午,我由九龙搭乘东广九铁路的班车,在大学站下车。拐出站门,就是去年差一点就人读了的香港中文大学(CUHK)。之所以说是差一点,是因为去年7月被中山大学历史系和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几乎在同一时刻录取了,经过一番权衡,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中大。最关键的个原因是:我最崇拜仰慕的陈寅恪先生在那里度过了学术生命的最后时光,那座寒柳堂对于我个人启蒙而言,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差点儿P"的基本韵律结构 在"差一点 VP"句式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问题上,朱德熙(1980)认为:(1)企望之下,肯定形式的"差一点买着了"可理解为"没买着",而否定形式"差一点没买着"即"买着了";(2)不企望之下,肯定形式"差一点打破了"="没打破",而否定形式"差一点没打破"="没打破".  相似文献   

8.
作为"差一点P(没P)"结构特例的"差一点死"和"差一点没死"同时存在异形同义和同形异义现象,在学界已成共识。但对两者异形同义和同形异义的特定语境的分析却见仁见智。本文从言语交际活动过程的角度就"差一点死"和"差一点没死"的语义真值判断及其修辞表达效果进行探讨,以厘清两者同为真值和不同为真值的具体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我校5名校卫队员考取国内知名大学研究生",郑州大学的这则消息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据《大河报》报道)事实上,"逆袭"的保安,并非郑州大学独有。中国人民大学的保安张团政,去年考取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法律硕士研究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保安刘鹏林,于2010年开始攻读河南财经政法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奖励》2004,(11):16-19
余国琮,男,汉族,1922年11月出生,民进成员。1939~1943年7月就读于西南联台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士学位;944年.余国琮先生怀着科学教国的理想,经考取后自费留学干美国密执安大学,并于1945年获科学硕士学位。1947年,他在匹兹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  相似文献   

11.
正韩国:"比死刑还残酷"一年一度的韩国高考被媒体戏称为"比死刑还要残酷"。韩国高考全称"大学修业能力考试",考生要在一天内考完4门科目,然后经过大学的层层面试才能被录取,2009年普通高中和专门高中的毕业生考取大学及专科学校的比例为81.9%。特长生通过"特别选考"(相当于中国的"自主招生")进入大学,占35%左右,有些大学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提前录取,占5%左右。  相似文献   

12.
5月16日,江苏省镇江市金山街道迎江路社区开展"脑瘫大学生向残疾人讲述成长经历"活动,曾以优异成绩考取江苏大学的脑瘫青年涂径"现身说法",向10多名残疾人讲述他的成长经历,鼓励  相似文献   

13.
"差一点(没)"句式是语法学界讨论较多的一种句式.从"点"本身包含的肯定、否定两方面含义入手,比较分析了"差一点(没)"句式的五种含义,从而对其基本含义进行了有益补充,并为此句式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4.
在文章中有意识、高频率地使用某一词语,形成一条鲜明的词语线,以突出作者的某种意念的修辞方式叫频词。一、频词的主要类型主语频词。例:丁老先生不知道怎么知道少荆做了次长。丁老先生突然知道未来的女婿是大汉奸。丁老先生大发雷霆。丁老先生差一点气死过去。丁老先生把明轩臭骂了一通。丁老先生想勒死婉。丁老先生看  相似文献   

15.
"高考移民"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考移民"的出现 多年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考录取线一直实行差别对待政策.近年出现了一些高考录取分数线较高省份的高中毕业生,为了考取大学或者被更好的大学录取,瞄准了区域间分数线的差异,将自己的户口或者连带他们父母的户口,空挂到录取分数线较低的省市,高考前再到户口所在省市报考的现象,这就是倍受关注的"高考移民".  相似文献   

16.
新闻性     
一位贫困学生,今年考取了大学,但因为家境贫寒,根本缴不起学费。父母四处筹钱,没有一个愿意借的。最后,这对老实巴交的农民夫妇找到了媒体,希望媒体能帮帮他们。有一位记者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记者问:“你儿子考取了什么大学?”他们说:“第三批,西安……”记者自言自语:要是北大  相似文献   

17.
把孩子送入职业高中,似乎是每个家长别无选择的无奈之举。可是,有一位家长却在他孩子仍有希望考取普高之时,将他送进了职业中学的大门。在别人的不理解中,他爸爸帮他分析了理由:你也许能考上普高,但决不能进重点;你也许能考取大学,但应该难进一本二本。现在解决大学生就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09,(11)
王石川3月11日在《武汉晚报》撰文:中国首善陈光标最近提了一个建议:富人的子女要读大学,差一点分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9.
两个学生考取了同一所大学。一个是大陆的孩子,一个是台湾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中考改革的受关注程度不亚于高考改革,甚至在很多学生和家长心目中,中考比高考还要重要,因为如果能够考取"重点"高中,那么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重点"大学的校门,由此中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此,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尝试进行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