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大学生厌学心理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河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厌学心理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较为普遍的厌学情绪和行为,产生厌学的原因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由身心型和外因型原因导致的厌学尤显突出。在不同学校学习、来自不同家庭的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大学生的厌学行为表现有差异,其中男生比女生的厌学程度要高,来自于城镇比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厌学程度要高,高年级比低年级大学生厌学程度要高。身心型原因是导致大学生学习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而导致大学生厌学行为的主要是动力型、学障型、身心型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沈阳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辽宁中医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是导致大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的厌学程度高,高年级比低年级的厌学程度高,沈阳大学学生较其他大学的厌学程度相对比较高。  相似文献   

3.
郭爱丽 《考试周刊》2013,(21):164-165
文章针对新时期大学生厌学的表现,从社会、学校、教育者和大学生自身等多个方面对大学生厌学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消除大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立足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典型的多民族地区,分析新疆高校大学生厌学的表现,厘清了其厌学行为的6个原因,分别针对这6个大学生厌学的原因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厌学心理现象、原因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大学生厌学现象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厌学心理现象,进行了剖析,认为学习被动、学习激情消退、不求上进,自暴自弃、情感匮乏、寻找精神寄托是大学生主要的厌学现象。其原因与认知错误、学校因素、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关。同时针对大学生的厌学心理现象提出了对策,以期为解决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存在"厌学心理",笔者利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当代大学生的厌学原因,寻求有助于大学生克服其厌学心理的策略,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厌学是当今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既是学习障碍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心理障碍。本文主要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厌学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厌学现象,厌学现象的存在给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大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有其社会的、学校的、和个人自身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晓斌  朱飞 《考试周刊》2009,(15):196-197
大学生厌学现象是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高校应当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大学生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从硬性管理和软性管理两大方面探讨了促进大学生优良学风形成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了高职学生厌学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职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厌学是当今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既是学习障碍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心理障碍。本文主要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厌学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丽水学院肥胖大学生对体育课厌学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肥胖大学生中,有34.3%的学生存在厌学体育课的现象;肥胖大学生自身素质较差.影响到了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肥胖大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是没有身体对抗、运动强度相对较小的项目;影响肥胖大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活动不便、害怕出丑、身体素质差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厌学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厌学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大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厌学既与社会、家庭、高校等外部原因有关,也与大学生自身缺乏专业认同感、学习目标不明确等内部原因相关。可以通过完善社会机制,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改变高校教育方式,建立满足学生需求的课堂;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模式;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等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但他们大多正处在一个身心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在校期间很容易产生厌学的现象。文章以甘肃农业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依据调查结果深入剖析当代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望能为高校等相关主体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和减少厌学现象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蔡卡宁 《文教资料》2008,(19):210-211
学风是学生群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厌学是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流行病.究其原因,大学生自身、社会环境、教育体制诸方面都在起作用,它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妨碍着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以探索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但他们大多正处在一个身心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在校期间很容易产生厌学的现象。文章以甘肃农业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依据调查结果深入剖析当代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望能为高校等相关主体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和减少厌学现象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课厌学现象的具体表现、出现时间和产生原因的探讨,提出了预防和改善大学生体育课厌学现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深入调查大学生厌学现象,客观分析厌学现象的原因,提出发展性辅导视角下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干预对策。为使高校大学生厌学现象得到标本兼治,高校应主动适应发展性辅导的要求,树立发展性教育理念,以人格辅导、学业辅导和生涯辅导为主要内容开展发展性辅导,全面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所有学生个体最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一些高校中学习风气不浓,大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厌学行为倾向。立足于道德心理的角度,发现引起大学生厌学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传统道德教育目标内容脱离实际,有些大学生尚未形成明确的人生价值观而不愿学习、甚至厌学;其次,自我实现的需要与爱的需要的失衡而致厌学;再次,归因失当,对某些不正常社会现象的怨恨心理而致厌学。因之,遏制高校中的厌学风,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