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矮秆基因的种类、遗传特性、作用、分子标记及其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第二讲知识基因的类型 知识,作为一个巨大的发达演化系统是由许许多多的知识基因和知识变异体(预备知识基因)构成的.这些知识基因按其功能可分为五大类:客体基因、关系基因、方法基因、范式基因和学科基因.前三者为单基因,后两者为复合基因.这五类基因分别以概念、观念、判断等形态表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分子生物技术在牛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当前牛育种中对分子标记和QTL信息应用研究的亲子鉴定、单基因检测、性别控制和标记辅助选择等四个方面逐一阐述其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数量性状显性互作基因的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学斌 《科技通报》2003,19(5):413-416
通过将特定的分子标记数量化,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有互作的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此方法可以对有互作的显性基因的相对作用进行很好的估测,为基因的诠释提供方法,并可能会被运用到动物育种、生理、病理、发育分子生物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大众科技》2007,(10):4-5
经过4年多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一个课题组人工合成了小麦新种质CI108,发现其含有一个抗条锈病新基因YrC108,并利用分子标记对该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该成果不仅为抗条锈病小麦育种提供了新抗源,而且为高效分子育种提供了选择标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水稻抗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得润  龚俊义 《科技通报》2009,25(4):412-418
褐飞虱(BPH,Nilaparvata lugens)与白背飞虱(WBPH,Sogatellafurcifera)是水稻的两种重要害虫,培育抗虫品种是防治这两种飞虱的有效途经.近年水稻抗褐飞虱与白背飞虱资源发掘与利用研究取得长足进展,迄今已经在水稻上鉴定或定位了许多抗稻飞虱基因,这些基因来源于水稻的栽培种和野生种.本文就近年来水稻抗褐飞虱与白背飞虱主基因定位和QTL分析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简要回顾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飞虱育种上的应用概况,对当前基因定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知识基因探索(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第四讲知识的繁衍表(上) 前已述及,知识演化是知识基因遗传与变异的辩证统一.两者相互交叉,密不可分.然而就各类知识基因而言,它们的遗传与变异性各异.例如方法基因一般不变,其遗传性甚强,而专业客体基因较易变化,遗传性较差.我们根据遗传与变异的程度和方向,将知识基因划分为父本型基因和母本型基因.这种划分带有很大程度的约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在SLE分子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的致病基因的候选基因.方法通过高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得到初发性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在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中挑选4个位于SLE易感区段的基因,通过TaqMan实时PCR技术在55例SLE患者中验证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得到初发性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确定TRIM,KLRC1,IL-4R及EGR-1基因为SLE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实时PCR结果证明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RIM基因△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2.43倍,IL-4R基因与EGR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33倍、0.26倍,KLRC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56倍,在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TRIM基因△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2.94倍,IL4R基因与EGR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32、0.21倍,LRC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56倍.在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中,由于B细胞淋巴亚群所占淋巴细胞比率过低,基因检测数据不稳定,故未作统计学分析.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改变,主要集中于一系列免疫相关基因,其中TRIM,KLRC1,IL-4R及EGR-1基因在患者群中变化显著,初步断定为SLE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基因武器 基因武器,就是运用遗传工程技术,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利用重组DNA技术来改变非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根据作战需要,在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产生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细菌,或在一些本来不会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接入致病基因,产生出新的致病生物制剂.基因武器是建立在对DNA和基因密码的研究之上的,其本质是研究不同种族和人群的基因特性,从而导致种族或人群的灭亡.以特定种族为目标的基因武器,可以找出某一群人口的某种抗原,将其破坏,并制造出一种血液疾病,如贫血症等.这种疾病可能在许多年内不被察觉,直到它减少了整整一个种族的人口.基因武器能影响一个种族的出生率和婴儿成活率,或增加某一种族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我国大豆面临着生产落后、供给严重不足、国内大豆产业受到 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严重冲击的局面。我国是大豆的起源中心,收集保存的大豆资源蕴藏着丰\\r 富的有益基因。开展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大豆基因组序列测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大豆 优异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与克隆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将推动大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并提\\r 高大豆的分子育种水平,为大豆遗传改良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针对这些内容,2003年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重大项目“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及其基因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因的专利问题主要是可专利性及专利性问题。在我国,基因可作为化学物质申请专利,只是在审查上应该对实用性有更高的要求。基因专利的基础就是基因资源,结合我国新修订的专利法及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探讨基因资源的利益共享和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黄子油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栽培种,与黑子油菜相比种皮较薄,种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较高,且饼粕中的纤维素含量较黑子低,能极大地改善菜籽油和饼粕的商品质量,因而成为油菜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为黄子油菜的种质资源鉴定和辅助育种提供了有利的帮助。目前,黄子油菜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方法主要是RAPD、SSR、RFLP等。文章主要就这些分子标记在黄籽油菜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相关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严春晓  郑伟  王良  陈学军 《科技通报》2006,22(3):323-326,331
目的 用基因芯片对胎儿卵巢组织和成人卵巢组织进行HLA-DRB1分型,对于进一步了解胎儿卵巢基因型及其档案的建立进行了初步探索.方法 将6份胎儿卵巢组织分别与育龄妇女及绝经后妇女卵巢组织的基因组DNA,通过组间特异引物不对称扩增,扩增中同时用荧光素Cy3标记.扩增标记后的产物与结合在HLA-DRB1基因分型芯片上的探针进行杂交,通过荧江扫描仪对杂交产生的荧光信号值进行分析,确定样品的HLA-DRB1基因型.结果 18例卵巢组织样本中,纯合子只有1例,其余均为杂合子.其中两例胎儿卵巢组织的HLA-DRB1型别分别与一例育龄妇女卵巢组织及一例绝经后妇女卵巢组织相吻合.芯片重复率为100%.结论 基因芯片是一种理想的分型方法,具有特异性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所需时间少、结果判读容易、一次可作多份样本的优点.通过这种技术对胎儿卵巢HLA-DRB1进行快速分型,可为卵巢移植手术的供受体选择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并可进一步建立胎儿卵巢组织的基因型档案,为卵巢移植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彭霞  郑友德 《中国软科学》2001,(11):121-122
一、概述 基因是指DNA上决定生物一定遗传性状的碱基排列片断.发现某一基因,就相当于读懂了一组生命密码.人们对生物基因的认识及应用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这也是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因此许多人呼吁利用法律保护基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标志物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9.5,PGP9.5)和S-100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直肠粘膜活检标本5例、手术切除标本13例正常对照2例,行一抗为抗PGP9.5及抗S-100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AP法)。结果:所有活检及手术切除标本PGP9.5标记粘膜下和/或肌间神经丛内未见神经元,S-100标记神经丛内无细胞状的“空白”区,但均可见神经纤维增粗且排列紊乱。对照组GPG9.5标记粘膜下和/或肌间神经丛内见黄褐色的神经节细胞,而S-100标记神经丛内见细胞状的“空白”区。结论:PGP9.5和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方法可用于诊断HD。  相似文献   

16.
曹丽敏 《今日科苑》2009,(19):39-39
研究狗类的系谱图,不仅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的了解狗类,还能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古代人类,我们可以将狗作为研究人类行为的基因标记。  相似文献   

17.
广义的基因治疗是指利用基因药物的治疗,而通常说的狭义的基因治疗是指用完整的基因进行基因替代治疗,一般用DNA序列,主要的治疗途径是ex vivo(间接体内法),即在体外用基因转染病人靶细胞,然后将经转染的靶细胞输入病人体内,最终给予病人的疗效物质是基因修饰的细胞,而不是基因药物.  相似文献   

18.
曹丽敏 《金秋科苑》2009,(19):39-39
研究狗类的系谱图,不仅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的了解狗类,还能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古代人类,我们可以将狗作为研究人类行为的基因标记。  相似文献   

19.
《百科知识》2010,(7):10-10
美国研究人员采集了500名平均年龄达100岁的老人的血样,从中提取DNA,并仔细比对200万遗传标记,发现有三种基因在这些百岁老人身上频繁出现,其中两种能使“好胆固醇”大幅增加,另外一种基因可能有预防糖尿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绿色荧光蛋白(GFP)是源于海洋生物多管水母体内的一种发光蛋白,这种蛋白结构很特殊,在蓝光或紫外光激发下可以发射绿色荧光。适合用作普通的报告标记,尤其适合于活体细胞或组织。GFP基因能在活细胞内稳定表达,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物学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