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恽逸群同志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长期从事党的新闻工作,先后任新华社华中、华东总分社社长、华中《新华日报》社长、山东《大众日报》总编辑、山东《新民主报》社长兼总编辑、上海《解放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华东新闻学院院长、华东新闻出版局局长等职。1955年起,蒙受冤狱二十余年之久。不久前,有关部门已正式予以平反昭雪。1978年12月,恽逸群同志病逝于南京。恽逸群同志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抗战国际知识》、《新闻学讲话》、《蒋党真相》。“文化大革命”中,恽逸群同志在江苏阜宁中学图书馆度过了10年艰苦的岁月。在这期间,他尽管被剥夺了一切政治权利,仍默默地写下了一些针砭时弊、见解精辟、言人之所不敢言的文章。《平凡的道理——略谈个人崇拜》就是其中的一篇,现刊登于后。  相似文献   

2.
梁玉峰 《青年记者》2017,(20):110-111
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恽逸群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新闻工作经验丰富,从事新闻工作20年.他当过记者、编辑,办过通讯社和报纸杂志,先后在国统区、抗战后的上海和香港、沦陷区、解放区以及新中国从事新闻工作,发表过大量的消息和评论.他热心新闻教育,先后创办和主持的新闻院系达八所之多,为党的新闻理论和新闻教育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捍卫新闻职业道德的先驱 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新闻业发达,但也充满着强烈的功利色彩.假新闻、黄色新闻、医药副刊为名头的广告新闻等层出不穷,新闻失范行为不断出现.初入新闻界的恽逸群心痛不已,他连同陆怡、袁殊等人组织“记者座谈”,主张“联合起来,改造新闻界”.他不时发文提醒新闻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还要肩负社会责任.在《良心与天职》①一文中,恽逸群认为,新闻工作要凭良心,新闻工作是“天职”.恽逸群就是这样以国家社会为己任、恪尽职守、严于律己地从事新闻事业的.  相似文献   

3.
博览群书与博闻强记恽逸群写史论方面的文章,的确是驾轻就熟的。他写的时评和政论,往往也是纵论古今、陈古证今。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恽逸群住在香港,在潘汉年领导下,他和郑森禹办过一个刊物叫《二十世纪》,在刊物上揭露新老汉奸汪精卫、梁鸿志等人的丑闻。他还写过一篇《吴佩孚评传》。恽逸群一生究竟写过多少文字,至今尚无详细的统计。近年来,江苏省社科院《恽逸群文集》编选组的同志搜集的他的遗文、日记、信札等,就有四十万宇。其中除了我们已经提到的一些时评、文论和史论外,还有《杜月笙论》《上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7,(6):107-108
<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唯一出版的新闻学著作,即恽逸群的《新闻学讲话》。这本小册子近4万字,原为作者1946年2月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讲演稿,学员将其授课内容整理以后发表于《新华日报》华中版副刊"新闻工作"上,随后由华中新华书店出版。1947年又有冀中新华书店、山东新华书店、胶东新华书店等版本。1948年4月,恽逸群对《新闻学讲话》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5.
1.1988年7月1日,经市委批准,出版了大连市有史以来的第一张晚报——《大连晚报》。周三刊(二、四、六下午出版)。《大连晚报》是在《大连日报》出版的《棒棰岛周报》的基础上创刊的。1988年6月23日,即《大连晚报》创刊前夕,《棒棰岛周报》出版了最后一期。在3年多的时间里,共出刊198期。《大连晚报》创刊时总编辑为吴厚福,报社设6部2室,即新闻部、出版部、社会生活部、文化部、体育部、广告活动部、办公  相似文献   

6.
陈兴来  李花 《今传媒》2012,(7):143-144
作为在上海出版的唯一美报——《大美晚报》供职最久的主笔、总编,高尔德(Randall Chase Gould)(1895-1975)在其长达45年的新闻从业期间,身兼数职。而在中国尤其是《大美晚报》近二十年的新闻编辑生涯中,高尔德所表现出的杰出编辑才能与管理才能,使该报迅速步入上海报业佼佼者之列。此外,他对新闻专业主义"执拗"般的坚守,也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恽逸群是中国新闻史上不能也不应该被忘记的人物。他为中国人民的新闻事业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他的事迹至今在中国新闻界传颂。他的著作至今仍为后学者所称引。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名报人、名记者,不下数千。能够被《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设置辞条加以介绍的,只有区区108个人,而恽逸群就是其中之一。恽逸群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以前,他曾经加入过国民党。秘密加入中共以后,他长期以教师和记者等公开职业为掩护,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工作,担任过中共江苏省的武进、宜兴和浙江省的萧山等好几个县的…  相似文献   

8.
名记者恽逸群去世已15年了,但他与我跨度达半个世纪时间的交往,长久留在我的记忆中。初识于上海 1935年夏天,我中学毕业,从湖州赶到上海投考将创办的《立报》的练习生。因为我家无钱供我上大学,我必须找到一个就业的机会,同时,我一直有志于当个新闻记者。《立报》招考的考场设在四川路桥北堍的上海市商会。主持这场考试的便是恽逸群老师。恽老师当时不过30多岁,年富力强,但是他很瘦,穿着白夏布长衫,走  相似文献   

9.
2011年11月8日上午,《上党晚报》第二采访部的5名记者带着一车的新鲜蔬菜,来到山西省长治市城区英雄中路街道东营社区,将蔬菜送到了社区30户困难居民家中,并与社区干部和居民进行了座谈。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记者节……"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上党晚报》把"走基层"作为每一位记者和编辑  相似文献   

10.
我是流着眼泪读完顾雪雍的《奇才奇闻奇案——恽逸群传》的。恽逸群的道德文章,独具慧眼的见解,光明磊落的胸怀和对后辈的谆谆教诲在我的脑际萦回。这本书从各个方面描述了恽逸群的许多传奇的经历——他早在20年代后期就曾先后担任江浙几个县的中共县委书记。30年代踏入新闻界,中间又几度战斗在敌人心脏,功勋卓著,  相似文献   

11.
本月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恽逸群逝世15周年,他的亲属顾祖年和学生、前《中国日报》副总编辑于友分别写了回忆文章,纪念这位受到新闻界同仁永久怀念的前辈。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1989年12月28日,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南京分会,在新华日报社召开范长江、石西民、恽逸群、许涤新、徐进五位同志的新闻实践学术讨论会,曾经跟上述五位同志一起工作过的新闻界老战士以及新华日报、群众杂志社、扬子晚报、《新闻通讯》的负责同志共40余人参加了讨论会。与会同志缅怀了范长江、石西民、恽逸群、许涤新、徐进  相似文献   

13.
长江的道路——从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识长江同志是在1937年抗战前后,当时上海正酝酿组织新闻界救亡协会,开始筹备这组织的有胡愈之、恽逸群、杨潮、陆诒和我,秋江好象没有参加。那时在上海办过《文艺新闻》的袁殊主张成立青年记者学会。后来我们和胡愈老商谈,愈老认为当时一些记者都不能算是青年了,于是  相似文献   

14.
在解放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恽逸群同志这位中国大革命时期的知名的老党员,受中共中央华东局的任命,先后担任过《大众日报》的副社长、副总编辑,《新民主报》的社长、总编辑,《解放日报》的社长、总编辑。在他担任上述这些职务期间,华东地区新闻战线上有一大批新闻记者、编辑和干部都在他的直接或间接领导下工作过。我们也是属于这一大批人之中的。在他领导下,我们从他的言传身教中受益很多,是把他看作深值尊敬的终生难忘的良师和益友。逸群  相似文献   

15.
晚报的事业红红火火,晚报的读者群越来越庞大,甚至晚报的编辑、记者们也自然而然或多或少地沾了点“牛气”。然而,晚报的质量到底怎样?晚报的总编、编辑、记者的新闻观念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为了探个究竟,笔者对1997年《新民晚报》、《羊城晚报》、《钱江晚报》、《北京晚报》、《齐鲁晚报》5种近500份报纸的一版、二版的头条新闻稿作了  相似文献   

16.
恽逸群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战线的领导人之一。也是党最早的新闻教育家之一,解放前中共解放区唯一公开出版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讲话》的作者。他还是中共情报战线的优秀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7.
1935年9月,上海创刊了一张特色鲜明的四开小型报——《立报》。为它的诞生打响第一炮的总编辑,就是当时被誉为编辑全才的张友鸾先生。当年,在立报编辑部里集中了一批颇有名望的编辑记者,如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作家谢六逸,著名报刊连载小说作家张恨水,擅长写小评论的老报人严谔声,以及中共地下党员、新闻宣传多面手恽逸群等。在外勤记者中有谢六逸的高足舒宗侨和熊岳兰,以及熟悉文艺界情况的钱台生、张常人等。正是这些为国家、民族灾难而痛心疾首的爱国报人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与史学》1998,(3):29-33
《大美晚报》是美国侨民在上海出版的英文报纸,前身为《大晚报》(Evening News),后改名Shanghai Evening Post,于1929年发刊,报馆设于爱多亚路21号.  相似文献   

19.
恽逸群同志是党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他蒙受冤狱达10年之久。十年动乱中又倍遭摧残。“四人帮”被粉碎后,他未能看到自己的不白之冤得到昭雪,就离开了人间。每年12月10日,是恽逸群的忌日。回忆起我在江苏省阜宁中学工作期间,和恽逸群相处的10多个春秋,许多往事依旧历历在目。他的高风亮节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20.
恽逸群曾在一家汉奸报纸里当过编辑,“四人帮”以此来诬蔑他是“日寇密探”。陈晓籁以其亲身经历揭开事件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