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日蚀和月蚀     
苏联 A.A 米海洛夫著毕黎译中华书局1951年2月初版这本书也是苏联国家技术书籍出版局所出版的科学普及丛书之一。作者米海洛夫教授是天文学家,曾亲自参加过日食的观侧工作,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异常丰富生动。全书约三万字,分为十四节。第一到第五节讨论日月食发生的原因。第六节介绍了三种不同的日食——全食,环食和偏食。第七节中讲述了日食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如果科学家告诉你说,2014年10月8日,会有日食发生,天文爱好者一查,不对呀!那天不是月食吗?科学家是不是搞错了?科学家会镇定地说,这次日食发生在月亮上!这一语引来诸多人的兴趣:月球上也会有日食吗?月球上的日食什么样?月球日食发生时要是有登月的宇航员为我们拍摄下来就好了。遗憾的是,现在的月球上没有宇航员啊。月亮上确实经常会发生日食,阿波罗12号的宇航员  相似文献   

3.
韩婷苇 《百科知识》2023,(11):13-19
<正>2023年的天空将出现很多奇妙而壮观的天文现象,这其中就包括令众多天文爱好者十分期待的日食和月食。今年全球将发生两次日食和两次月食。两次日食分别是发生在4月20日的日全环食和发生在10月15日的日环食。其中,4月20日的日全环食是一次罕见的日食现象,它是日全食和日环食组成的混合日食,被称为“第四种日食”。混合日食看起来是像日环食还是像日全食,取决于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一年中日月食最多可以發生七次,其中有五次日食兩次月食,或四次日食三次月食。有的年份没有月食,而日食最少也要發生兩次。今年有月食兩次,日食三次。發生月食的日期是在1月30日和7月26日。發生日食的日期是在2月14日,7月11日和8月9日。今年的兩次月食我國都可以看到,而日食祇有2月14日的一次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5.
师者无私     
蒋骁飞 《知识窗》2011,(6):34-34
1597年,年轻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写成了《神秘的宇宙》一书。在书中,他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由许多有规则的几何形体构成的宇宙模型。1599年,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无意间看到那本书,尽管他并不认识籍籍无名的开普勒,而且不完全同意开普勒的见解,但他十分欣赏作者的智慧和才能。  相似文献   

6.
<正>海尔的"化缘"美国芝加哥市西北120千米的日内瓦湖威廉斯湾,有座古老的叶凯士天文台,1897年由芝加哥大学兴建,首任台长是29岁的天文学家海尔。此后,一代宗师巴纳德、哈勃、钱德拉塞卡曾在这里长期供职,20世纪重要的天文学家几乎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1921年5月6日,爱  相似文献   

7.
在月球上发现火山至今已有40年了,发现月球火山第一人是俄罗斯天文学家H·A·科济列夫教授,他因此而荣获发现奖章。科济列夫于1908年9月2日生于彼德堡。他从小酷爱天文学,15岁中学毕业后进入列宁格勒大学深造,23岁时成为一名教授。1936年被捕入狱,到1946年科济列夫作为“特殊有用专家”被有条件提前释放,直至1956年他才获准去克里木天体物理观察台工作,后来又返回了普尔科沃天文台。  相似文献   

8.
美国洛厄尔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特拉维斯·巴曼近日透露,他在一颗类似于木星的气体行星上发现了水蒸气的存在。英国《独立报》2006年4月11日报道了这一消息。如果消息得到进一步证实,这将是天文学界首次在太阳系以外的行星上发现有水存在。对天文学家来说,“水”就仿佛是找到地外生命的密码。那么,发现有水行星对于证实地外生命的存在意义又有多大?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家在我们心目中总是高高在上、才智超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们也会迷信吗?好像不大可能。可是科学与迷信之间确实有过一段暧昧不清的过往。就拿天文学来说,这门学科曾和占星术有着不解之缘。16世纪丹麦杰出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就是一个身兼天文学家和占星师双重身份的神奇人物。1546年,第谷出生于丹麦一个贵族家庭,青年时代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受到了最好的教育。他对天文学充满了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苑》2012,(2):62-63
1560年8月21日,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发生了一次日食。由于事前天文台预报了这次日食的发生时间,因此,在那天,人们翘首仰望天空,等待着那一时刻的到来。果然,原本光芒四射的太阳慢慢地缺了一角,就像一块圆形的饼被人咬了一口。接着,缺口越变越大,天色也越变越暗。激动的人们为这一奇观拍手欢呼。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2月20日,当代杰出的天文学家、科普专家、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大卫·邓肯天文及太空科学协会教授卡尔·萨根博士,在与骨髓炎抗争了两年之后,在福莱德·胡钦斯癌症研究中心与世长辞,享年62岁。 美国的科学界和世界各国了解和熟悉他的人们为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而悲痛,广大公众和青少年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9月19日消息,在火星上发生日偏食时,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拍摄了大量照片。地球上的日食由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穿过形成,火星上的日食则由火星的两颗卫星所致。照片中,太阳被火卫一遮住,好像被“咬”了一口。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11,(24):5-5
席泽宗,天文学家和天文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6月9日出生于山西省垣曲县。1978年起,席泽宗担任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古代史研究室主任,并负责筹建了该所的近现代史研究室。1983年~1988年间,席泽宗担任所长。在为科学史研究事业的组织和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席泽宗仍然勤奋地进行研究工作,撰写了大量有价值、有影响的论文。1984年,他成为中国天文学史专业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4.
在广义相对论的历史上,弗洛因德里希扮演了一个特别的角色。他是第一个对广义相对论感兴趣并致力于为广义相对论寻找天文学证据的天文学家,也是长期以来一直给予广义相对论实际支持的唯一一位德国天文学家。然而,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他早期检验广义相对论的种种努力并未有任何实质的收获。与德国一流天文学家的正面交锋也令他的科学事业一度陷入困境,检验广义相对论的工作直到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的成立才逐渐恢复。1919年英国传来的好消息给爱因斯坦塔的建立提供了契机,这个新天文台成为验证广义相对论的新阵地。本文一方面着重呈现弗洛因德里希在1911-1920年间为检验广义相对论所做的工作,另一方面借助他的检验工作及事业发展来揭示德国天文学界早期对广义相对论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当天文学家在其他星球上寻找外星生命时,人们最先想问的问题是:"那个星球适合居住吗?目前是否有生命存在呢?"尽管天文学家搜寻了好几十年,但对外星生命仍是毫无所获。然而现在某些天文学家宣称,有可能将外星生命"一网打尽",而且实现这个目标,如今只是个时间问题。因为他们想出了一个寻找外星生命的新法子。  相似文献   

16.
历史在2003年11月13日似乎把克莱德·汤博发现冥王星的过程重演了一遍,这天晚上,美国天文学家迈克尔.布朗把一架1.2米口径的望远镜对准了一个选定的天区。不过,和1930年那时的克莱德·汤博相比,布朗轻松了许多。他不需要守在望远镜前一张张地拍照、冲印和对比,因为那架望远镜实际上是一个能自动处理一切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17.
乔治·卢卡斯1944年5月14日出生于美国加州的一个农场主家庭,他的父亲同时还是一个文具商人,有三个兄弟姐妹。他十几岁的时候,在道恩高等学校学习,在那时他对一级方程式比赛产生了兴趣,并打算成为一名赛车手。可是就在他毕业时发生的一次车祸,结束了他的这个梦想。1964年,他考入南加州大学电影系,1968年结束了在南加州大学的学业后,卢卡斯义无反顾地“撤离”洛杉矶,与科波拉合作租下旧金山北郊的一个仓库作为工作室,潜心制作个人首部电影《THX—1138》。  相似文献   

18.
思维擂台赛     
《发明与创新》2007,(12):22-22
1.日食的准确时间几个人在谈论昨天的日食时间,一个说:"我看到日食是12点零8分。""不,是11点40分。""我记得是12点15分。""我的表是11点53分。"4个人说的时间都不一样,因为他们的手表都不准。其中有两只表比准确时间  相似文献   

19.
日食     
今年11月23日将要发生一次日环食,我国广大地区可以看到偏食。到时候,大家可以用煤烟熏黑的玻璃去观看,以免眼睛被日光灼伤。在古代,由于人们不明白日食的道理,所以每当日食来到,总是惶惶不安,不知道是凶是吉。那些封建皇帝,更利用一些神话传说宣传迷信,号令全国斋戒沐浴,自己带头吃素打鑼,以致一些荒唐的迷信传说流传日广,长期以来有些人还相信日食是由于“天狗吃太阳”。到近代,天文学工作者不但为我们详细解释了日食的原因,而且能准确地预测日食的来临和见食地  相似文献   

20.
月球表面经常会突然出现红光或耀眼的白光,那儿发生什么事了?一开始,红光出现,之后变成了耀眼的白光,闪光持续的时间不一,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这是月球表面的一个奇异的现象。早在1787年,英国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