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线教育“质量革命”已经到来,以学习者视角的在线学习分析与评估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学习预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3P分析框架,构建了学习者信息素养、在线学习投入、深度学习动机与策略,以及在线学习绩效各要素之间的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关系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其作用关系和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学习者信息素养对其在线学习投入、在线学习绩效、深度学习动机和策略均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在线学习投入对在线学习绩效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在线学习绩效对深度学习动机和策略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在线学习投入是信息素养与在线学习绩效的中介变量,但未达到关键程度;在线学习绩效是信息素养到深度学习动机和策略的关键中介变量,且对深度学习动机影响力大于深度学习策略。最后,文章提出优化学习者在线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反复把在线教育推上了舞台,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MOOCs课程,但高辍学率、低持续性、低参与度等在线学习持续力较差现象接踵而至。研究基于扎根理论,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对42名MOOCs学习者进行深度访谈,利用NVivo12对MOOCs学习者在线学习持续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质性分析,系统地归纳了4个方面、11个维度的MOOCs学习者在线学习持续力的影响因素。文章发现MOOCs学习者自身因素是影响MOOCs学习者在线学习持续力的根本原因,课程、环境、教师等外部刺激因素通过影响MOOCs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学习动机、学习投入、自我调节能力等内部机体因素,继而影响其在线学习持续力。最后,基于S-O-R范式构建了MOOCs学习者在线学习持续力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黄庆双 《教育技术导刊》2021,19(12):247-251
为全面系统分析在线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提升学习者在线学习质量,从学习生态观视角出发,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学习者在线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教学环境、社会交互环境、情感心理环境对学习者在线学习投入影响较强,物理环境和制度规范环境影响较弱。进一步分析表明,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师交互和情感体验是影响在线学习投入的高杠杆因素。从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环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构造多边良性循环的社会交互环境;增强学习者情感体验,构建各子系统协同共建的情感心理环境等方面着手,致力于提升学习者在线学习质量,能促进在线学习系统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线学习能力的本质及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学习能力是学习者个体的综合素质在在线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在线学习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是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和完善起来的适应在线学习需求、完成在线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有效方式,是影响个体发展和在线学业成绩的一种积极的力量.在线学习能力不仅具有认知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等一般学习能力的表层表现,而且具有与信息技术能力及学习策略水平、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相联系的深层因素.根据在线学习过程及学习环境与资源的特点,可以重点从五个维度来分析在线学习能力的构成,即元认知能力维度、学习策略水平维度、知识迁移能力维度、信息素养维度及学习资源管理能力维度.其中,元认知能力是构成存线学习能力的基础,学习策略水平和知识迁移能力是在线学习能力的核心,信息素养和学习资源管理能力是保证在线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是开展在线学习不可或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线学习投入程度影响在线学习质量,探究在线学习投入影响因素对于改善在线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将解释结构模型(ISM)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在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基础上建立在线学习投入影响因素多层次结构,确定各层级因素的综合权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和教学方法是最直接影响因素,网络技术环境、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教师参与度、学习支持服务和在线交互环境为最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引导和激励在线学习者,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提升教师存在感和参与度,提供充足的教师支持;营造积极的在线交互环境,提供多元的学习支持等策略,提升学习者在线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6.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在线学习日趋成为成人学习者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为分析成人在线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探索有效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在线教学策略,研究构建基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阶段的“成人在线深度学习发生机制模型”,开发成人在线深度学习测评工具,基于对494名在线学习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学习者需求出发组织真实情境下的教学是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参与程度的关键因素,成人在线课程设计秉持“因需施教”的理念;教师要重视对学习者的“支持—调节”,培养学习者沟通协作、知识建构、问题解决等高阶能力;成人在线教学应提升学习者“在场”体验,引导学习者“学会学习”和“主动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7.
慕课的兴起使无数在线学习者受益。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深度学习体验,慕课学习者究竟学到了什么。慕课建设者是否非常清楚“什么值得教”,以及“如何教才能让学习者获益最大”。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通过对中国大学MOOC平台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心理学与生活”中500多条学习者评论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教师优质讲授、课程内容吸引力、学习方式便捷、学习成果认证保证等方面促进了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提升;学习者在增长心理学知识、增强生活体验、提高反思能力、学习知识发生迁移和解决新问题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2018,(3):66-72
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文章基于实证数据分析发现,自主学习能力对在线学习效果的总效应显著,但主要体现为以交互体验为中介的间接效应;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体验对深度学习效果的中介作用较明显。在线课程应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在线平台技术和学习行为大数据的支持,增强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交互体验,从而助力于在线学习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上海某师范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Kolb学习风格量表和大学生在线学习适应性量表来收集数据,调查研究大学生不同学习风格类型对在线学习的适应性,从而发现在线学习适应性良好学习者的共同特性。结果表明,个案学校大学生在线学习适应性较差,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主要影响了大学生在线学习适应性。而且,不同学习风格类型学习者在线学习适应性有着显著差异,其中发散型学习者最适应在线学习,而这样的差别主要存在于学习者反思观察、具体经验和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研究者根据研究结果,对自适应学习系统设计、学习者和教师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斐 《成人教育》2021,41(4):11-18
在线自我调节学习是增强学习者在线学习投入、提升学习绩效的重要保障。当下在线开放课程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广泛深度应用,国内外学者主要关注高等教育全日制学习者在线自我调节学习的相关研究,对学历继续教育学习者的关注较为罕见。采用混合研究法,对疫情防控期间,陕西、广东、云南等三省参与在线课程学习的学历继续教育学习者在线自我调节学习的现状、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研究样本在线自我调节学习现状不是很理想,主要受个人因素、课程因素、文化因素和管理因素的影响,最终从优化课程、重构学习空间、加强过程监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调节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深度学习指要求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进行学习,反思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能力。在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学习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层次,适应新情况,探索新问题,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因而深度学习的教学价值潜力不言而喻。在转化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借助学习共同体环境,对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进行了设计,期望引导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伴随在线学习的需要和对在线学习效果的研究,本研究基于预备—过程—结果的3P分析框架,对10所高校1496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探索在线学习中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学习投入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在线学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学校类型和年级等个体特征上,大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数字化学习能力既能直接预测在线学习效果,还能通过学习投入间接影响在线学习效果。其中,在线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能够解释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二者关系的57.18%。为此,建议从以下3方面采取措施提升在线学习效果: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打造线上“金课”,促进优质资源融通共享;激发动机,提高学生在线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知识图谱,从激发与保持在线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反哺”增强在线学习动机、积极应对在线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加强在线学习动机监测评估四个方面探析在线学习动机研究对教师网络培训的启示,并以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为例,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学习支持和培训评价等四个维度论述教师网络培训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线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者建构性且自主的学习,其中学习动机是指引与驱动学习者学习的动力,也是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93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从学习者、教学者、课程和平台4个维度及其隶属的13个因素分析其对在线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学习需求、自我效能感、教师个人魅力、授课水平、课程内容、课程考核、技术支持、学习交互及奖励措施对在线学习动机可发挥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因此,依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激发在线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开放教育学习者在线学习力是指在线学习环境下,能够有效促成学习者心理动力、认知能力、学习结果相互作用的动态能力系统。从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四个要素及原发、内化、拓展三个层面构建开放教育学习者在线学习力同心圆结构模型。根据对教与学理论的研究,分触发、形成、提升三个阶段构建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力培养模式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在线协作交互通过个人理解与小组对话促进知识建构,是实现在线深度学习的重要活动基础。以促进在线协作交互深度为目标,基于协作知识建构与探究社区框架构建在线协作交互干预原型,并将数字徽章作为过程性评价手段,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尝试探清数字徽章影响在线协作交互深度的内在机理与实践效果。研究发现,小组数字徽章通过明确的小组目标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成员为小组荣誉而努力,进而增强小组整体在线讨论的积极性;个人数字徽章通过个体成就动机的激发,可以增强个体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度;数字徽章能够显著提升在线协作交互的结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线学习是一种师生分离的自主学习,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能提高在线学习效率。利用电子学档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进行监控,不仅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反思、激发学习动机、开展更为有效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全面监控。基于电子学档的在线学习行为监控模型一般包括行为信息的提取模块,整理和分析模块,成果及评价模块,反思模块,行为标准制定模块等五部分。采用这个模型,可以实现对在线学习行为的全面监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三元交互理论,通过对234位高校在校生的问卷调查来探究大学生混合式课堂中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和线上平台环境都对学习者深度学习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为显著;学习动机、团队氛围、线下课堂环境对深度学习行为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利于未来混合式课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三元交互理论,通过对234位高校在校生的问卷调查来探究大学生混合式课堂中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和线上平台环境都对学习者深度学习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为显著;学习动机、团队氛围、线下课堂环境对深度学习行为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利于未来混合式课堂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病因的Margaret Martinez等人在1997-1999的研究中,提出了在线学习倾向这一概念,并将它分成了四种类型:变通型、实干型、顺应型和逆反型。Martinez等人认为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倾向是引起个体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它是影响学习差异的最外层,正因为学习倾向不同,才使得人们的学习偏好、学习风格、学习能力和认知等方面的不同。本研究旨在通过本地化问卷调查,从心理纬度调查我国在线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情感投入度、在线学习策略及自治力等方面的情况,并以此求证Martinez等人的在线学习倾向模型是否符合我国在线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用以指导网络学习环境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工作,为建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个性化的在线学习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