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以及绿色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福建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对福建推进“双碳”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立足于福建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分析企业减碳规划和实施方式,发现当前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存在内动不足,治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有限等主要困境。借鉴安踏集团等晋江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案例,提出积极引导履行社会责任、适当的环境规制与绿色激励并行等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双碳”目标背景下,倡导低碳消费、推动经济低碳转型已刻不容缓。以大学生为考察对象,从生活方式角度研究其低碳消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在因素,包括低碳认知、环境责任和消费习惯是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意愿的主要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消费情境以及个体特征对大学生低碳消费意愿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且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因此,需要同时重视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意愿的内外部因素,在大学生基本素养教育中纳入低碳环保教育因素;正视大学生对低碳消费的个性化需求,丰富绿色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在促进低碳消费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加强绿色低碳教育、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双碳”目标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任务。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建设中由于绿色低碳理念渗透不足、绿色属性体现不够、绿色考核机制缺乏导致的学生绿色低碳意识薄弱、绿色低碳技能匮乏等问题,文章围绕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及考核评价方法优化等内容,探索“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理念融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途径,以及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有助于促进“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低碳消费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低碳经济下的低碳消费成为人们未来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从现有研究来看,Triandis的人际行为理论既考虑了影响行为改变的内外部因素,也注意到习惯与规律在行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更适宜于指导低碳消费行为的改变与建立。而干预低碳消费行为改变与形成的方法,可以是提供低碳消费建议、开展能源消费审计等事前干预和对低碳消费行为进行激励、对消费结果给予反馈等事后干预以及采取团体影响和设定个人低碳消费目标等社会影响技术。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低碳偏好能够促进消费者低碳消费,刺激企业低碳生产,有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为了把握当前消费者低碳偏好领域的研究状况,更好促进减排效果,对收录于中国知网的相关主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结论:一是消费者低碳偏好可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二是我国消费者低碳偏好研究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生产端、消费端以及政府端。三是我国消费者低碳偏好领域要加强低碳偏好形成机理分析和影响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北京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发挥表率、示范和引领效应,但北京在低碳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双碳"目标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北京应加快构建碳减排激励机制,积极开发绿色低碳能源,大力发展低碳产业,鼓励低碳消费与碳减排合作,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谱写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碳”目标,以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为基本原则,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挖掘“双碳”目标与宏观经济学传统理论的契合点,探析了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的缺陷,并结合我国的“双碳”理念,诠释了绿色低碳发展是人类摆脱困境的政策选择。在讲授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绿色低碳理念,引导绿色消费、践行节俭,引导学生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绿色低碳经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减少碳排和增加碳汇两种基本途径,归根结底则是要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逻辑主线,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化转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能够以数据生产要素推动生产方式低碳转型,以数字技术赋能推动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以数字科技革命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绿色低碳价值。实践中,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对实现“双碳”目标的助力作用,应当深化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推进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化发展;健全有效市场机制,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夯实数字经济助力低碳发展的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9.
低碳营销既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企业伦理的应然要求。低碳营销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仅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还要照顾社会、环境、消费者、员工等相关者的利益。企业低碳营销需要转变理念、创新制度、革新技术,从制度层面而言,法律制度是企业低碳营销的"硬约束",伦理道德则是企业低碳营销的"软实力"。要实现低碳营销,必须强化企业伦理,履行更多社会责任,这需要企业、政府、社会等不同力量的共同努力。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缺失是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大障碍,并进而成为阻碍企业低碳营销的主要原因。要根据行业和企业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社会责任标准和措施,保障企业遵守道德伦理,实现低碳营销。  相似文献   

10.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首先,探讨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其次,指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再次,论述了低碳消费、低碳消费方式及低碳经济对消费方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消费对策:完善低碳消费市场体制,政府引领低碳消费方式;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坚持低碳生产与消费;社会组织发挥引导、宣传和教育的作用,积极推进低碳消费方式;消费者要转变消费习惯和观念,倡导文明消费,实现低碳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1.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减碳承诺。"双碳"愿景的达成需要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倒逼绿色金融体系进行深刻变革。当前,我国绿色经济复苏需要金融支持,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高耗企业的低碳转型。然而,我国金融支持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市场主导的绿色金融体系还在起步,绿色金融组织体系不够健全。我国应借鉴美英两国低碳发展的金融支持经验,完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参与。  相似文献   

12.
低碳消费是社会兼顾经济效率和减排效率的关键节点,但低碳消费启动困难已成共识。在众多启动措施中,激励性规制是启动低碳消费的最直接杠杆,据此规制思想,我国设计了"节能惠民工程"消费直补政策,经运行4年,能效水平成为影响家电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节能意识深入社会心理,但"骗补"行为的存在对低碳消费、政府管理和企业声誉均产生消极影响。经过Jean-Jacques Laffont和David Martimort委托—代理模型验证,在由政府、家电厂商和家电消费者三方缔结而成的激励规制合约中,家电厂商在销量、产品节能水平甚至定价上存在隐蔽行为,降低了政策效应。政府需要通过增加监督惩罚机制设计和强化节能能力管理的优化方法来规避规制合约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和社会系统性变革。高校实验室是加强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应探索和引领绿色低碳发展,但在其自身低碳建设上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统筹解决。基于碳排放核算标准,剖析高校实验室低碳建设与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在联系,结合高校“体育风洞实验室”低碳建设,从低碳技术、减碳措施、组织实施及全员参与等方面提出“双碳”背景下高校实验室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强  张婧 《今日教育》2023,(10):34-37
<正>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议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政府“双碳目标”(以下称“双碳”)的发布,是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积极承诺,是落实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关于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理念精神,2022年10月26日,教育部发布《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特别提出基础教育阶段在政治、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课程教材教学中普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理念和知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培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适应绿色低碳社会、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一代青少年,是基础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教学的应有之义。而让成长中的青少年理解“双碳”理念,并把这一重要理念化为自觉的行动和意识,仅靠讲授相关概念知识是不够的。笔者结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借助项目化学习策略,探索在校园推进“双碳”目标落地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率先由英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的全球性共识,也是我国政府今后的一个主要工作目标。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需要加强我国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政府要推动企业的低碳生产和居民的低碳消费、要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强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要加强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双碳”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顺应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势。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双碳”目标教育是地理学科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文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构建教学结构序列,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双碳”目标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预期--一种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消费心理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预期,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掌握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变量等信息,对未来变化及自身利益得失进行预测、估计、判断和臆想,并受此制约参与商品交换、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心理与行为现象。预期作为消费者制定和实施消费决策的先决条件,对消费者的满意度、消费者信心、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消费者对待改革的支持程度以及公众或群体消费心理都有直接影响。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预期发展成为大规模的群体性心理和行为现象,对市场运行、经济发展、政府宏观调控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巨大的冲击力量。为此,无论宏观层面的政府决策,亦或微观层面的企业运营,都必须对消费者预期心理予以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加快城市绿色转型是中国努力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城市绿色转型的主体选择主要包括政府规划引导、产业界响应、企业自主行动、中介组织服务、社会群众参与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城市绿色转型,要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加快绿色产业布局,加强低碳技术创新,鼓励企业清洁生产,鼓励科研院所低碳创新,吸引社会群众参与。  相似文献   

20.
厘清消费者低碳农产品支付意愿的决定因素与作用机理,是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农产品、推动农业绿色转型,进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基石。结合自我决定理论,沿着“自主性—受控性”轴线,以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和湖州市的消费者为样本,探讨自主动机(环境偏好、环境价值观、行为认同)和受控动机(环境心安感、外部压力)对消费者低碳农产品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偏好、行为认同、外部压力与支付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这种影响通过产品认可的中介作用发生;学历和月收入强化了外部压力对支付意愿的正向影响。以上结论为全面理解消费者的低碳农产品支付意愿提供了基础,有助于在消费者中进一步推广低碳农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